第八十三章 北行纪(23)徐州,徐州(下)

换源:

  陈玉成再看向杨震,杨震会意,说道:“这次我军成功缴获了徐州城的辎重,抛去制作干粮的,粮草足以应付守城大军一年有余”

“另外还有大量的火药、军械、清妖军服、被服以及食盐,还有近三十万两白银,若是再在城内清剿一遍,估计百万两也是有的”

陈玉成赶紧道:“切不可滥杀无辜,只杀民怨较大者,余者必须秋毫无犯”

“然后头一件要务就是排查民户,城内的积年老吏都是门清,对于这些人就算有些民怨,有些身家,也不要滥杀一人,除非民怨特别大的方可”

“由其带着在城里排查,这三日我决定先在城里操练,大量士兵可用来协助排查,最多三日也就完了”

“然后马上安排会审、迫杀、征兵适宜,这些事情再多五六日也就结束了”

“在这三日里,每师除开炮兵外必须抽调人手协助建造河北、河南两座大营”

“好不容易有停下来歇息的时候,赶紧让洋鬼子教授我军炮兵如何有效放炮”

“我观府库还有不少麻袋、草绳、木材,还是用老法子,先打下两排间隔约莫一丈的木桩,然后用绳索将其串联牢固,再将已经装填好土石的草袋子填入,形成夹土寨”

“夹土寨预留火炮孔洞,最上面应该能经受得住五十斤虎蹲炮的后挫力”

“最终形成一道周长约一里,高约一米半,厚约一丈的夹土寨,府库还有不少清妖自制的各式火炮,一股脑装上去就是了,大炮装在最下面,小炮装在上面”

“士兵也能依托此墙从容射击,一丈厚的土墙也能经受住大炮的轰击”

“如今天寒地冻,建成后在土墙内外浇上水,不出一日就能冻得结实,又是一道遮挡物,敌人若是攻过来滑不溜秋也难攀登”

“上面放置虎蹲炮的地方设置台阶,同样用草袋子砌成”

“土墙外面再挖一道壕沟,等我军主力离开后让新兵半日挖掘,半日训练即可,壕沟深达一丈,对了,如今土地估计也冻结实了,也简单,时下府库还有大量香油,河边枯草众多”

“确定地方后,就铺上枯草、枯枝等,然后浇上香油,烧一阵也就是了,然后就赶紧开挖,完毕后在里面铺上削减的木棍、竹棍、铁蒺藜等”

“除非清妖有重型火炮运抵,否则是不大可能攻破大营的”

“我部旧式火枪大部分都给捻军了,不过也保留了大约一千杆,徐州城还有近两千杆,全部配给新兵使用,北方风势较大,旧式火枪使用不便,便让其半日训练火枪,半日训练长枪”

“一旦不便使用火枪时能用长枪对敌”

杨震问道:“如果清妖大举进攻萧县县城,徐茂公向我们求援又该如何?”

陈玉成问道:“如何大举?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附近大股敌军也就是兖州府的山东巡抚张亮基的一万团练、绿营兵,张亮基才来到这里几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助曾格林沁、胜保围攻我北伐军”

“哪有时间训练团练、绿营兵?何况该部自由我军主力对付”

“余者徐州本地的马队、团练,我军还有四百骑,若是他们前来围攻萧县县城,张兄出动四百马队就能将其击退,从前面几场战事就可看出,在马上使用新式火枪威力极大”

“徐州本地马队、团练绝对不是对手”

“至于更多的兵马,比如归德府的、淮安府的,他们要抵达徐州,肯定不敢单独过来,等到彼等大军云集时,多半也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此时我军新兵已经训练一阵子了,大可拉出去历练一番”

杨震点点头,“你的意思还是必须救?”

陈玉成点点头,“自然是的,有一个牵制自然是好的,何况新兵光在城内训练总归是不好的,必须拉出去历练才行”

“归德府的舒伦堡部马队最多只剩下三百多,西凌阿、常亮两部最多剩下四百多,加起来也就千骑不到”

“何况彼等不可能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抵达徐州附近,届时张兄便广布侦骑,一旦发现敌踪,便利用彼等时间、距离的差池发动袭击战,退一万步讲,就算彼等簇拥在一起进抵徐州”

“张兄亦可发动游击战,先击破一部,然后徐徐将其大部歼灭,彼等骑兵一灭,步军想要独自攻破萧县、徐州难以上青天”

“对付骑兵的战术亦可用到对付步军上,比如在其行军途中,等等,张兄熟读兵法,不会错过的”

“当然了,如果是上万马步军一起围攻萧县,那么我们就不用理会了,白莲教众就任其自生自灭吧,真出现那种景象,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了,届时我军新兵已经练成了,我军主力说不准也开始南下了”

“何况萧县县城至少有三千白莲教众镇守,城头也有火炮,明日护送这里的教众前往萧县时,不妨也为其携带一些弹药,徐茂公至少能坚持一个月,不用担心的,除非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新兵家属住进了新房,获得了粮食、财物,又杀了不少士绅,必定会死心塌地跟着我们干的,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日常就由女营骑马巡逻,发现异常后再向监军禀报,亲卫卒、亲卫旅迅速出动”

“亦可保万无一失”

“城里还有几百户工匠,将其全部纳入匠户营,但不许其私藏武器,官营作坊也还有不少铁料、煤炭、铅料,加上缴获的纸张,正好用来试制新式火枪的弹药”

“当然了,少数大匠可在蒋旅帅的主持下试制新式火枪,新式弹药研制完毕后完全可以让新兵家属协助制作,比如纸张、木塞等容易制作的部分”

“蒋旅帅”

太平军匠户营也有官职,也挂着旅帅的名头,将旅帅就是蒋桂娘的父亲,他听到自己名字后赶紧站了起来。

“我有一个提议,新式弹药确实是好,但是纸壳弹依旧有破损、受潮的现象,遇到连续大雨、大雪的天气也会受潮,府库还有一些铜料,铜料较软,类似于纸壳,是否能用铜壳取代纸壳?”

“还有,果真取代了纸壳,如何将铜壳退出枪膛?这些日子,你就带着营里的大匠琢磨吧,当然了,纸壳弹药要优先考虑”

“是”

老蒋头心里十分激动,以往的时候,匠户营也就是做些修补缴获的清军铠甲、枪炮、马蹄铁的活计,现在丞相大人竟然要自己做这么多大事,虽然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但毕竟是做上了大事不是?

以往,匠户营往往与孩儿营、女营并称,自己都是赳赳男儿,虽然都是为了生活计,但终究有些羞赧,如今能替丞相做大事了,岂不会喜不自禁?

他又想到女儿蒋桂娘的婚事,若是能配上丞相大人那该多好,可现在丞相大人身边还有杜小娥、陈芸娘,现在又多了一个罗秀儿,都是大有背景的,多半看不上自己的女儿了。

想到这里,禁不住有些悲伤。

陈玉成见老蒋头陷入了沉思状,也暗忖起来,“我这副身躯在后来就是娶了蒋桂娘的,这之前肯定是有些渊源的,不知怎地,这脑子里怎么没有任何记忆?”

不过现在的他的选择太多了,将她们一股脑拿下也是可能的,就看自己如何选择了,后来的陈玉成也只娶了蒋桂娘一人,显然不是好色之辈,必定是蒋桂娘身上有着他不可拒绝的优点。

但自己至少现在尚未发现。

又看到众人敬仰的目光,赶紧收拾心情平复下来。

“若是击败了城外的团练骑兵,大可将其马匹缴获,然后养在城里,平时除了女营使用,新兵们亦可轮流学骑”

“徐州左近也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有马匹代步也比用双脚跑路轻省,骑马步兵大有用途啊”

会议很快结束了。

陈玉成将陈安成单独留了下来。

“安成,你虽然今年才十六岁,不过也是独领一旅的将领了,跟着我学了这么久,除了兵事上,其它方面应该也有所小成了,杨震较为古板,如果不是我答应将芸娘嫁给他.......”

“什么?”

陈安成一听就急了。

“怎么,这可是陈承镕叔父答应了的”

“丕娘”

陈安成看看四下无人,便走到他跟前。

“你自小父母双亡,是由族人收养长大的,有件事你的养父母也没告诉你”

陈玉成也疑惑起来了。

“究竟是什么事?”

“丕娘,不瞒你,芸娘也是收养的”

“啊?你怎么知道的?”

“丕娘,芸娘是我军在金田蛰伏时父亲偶然遇到的,当时她才九岁,显然是遭受过惊吓,已经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见她可怜,便带回了家中”

“她的口音不像广西的,倒是像广东的,估计是从那里逃难过来的,多半是跟着家人逃到广西时与家人失散了,又遭遇到了大难,便失去了以往的记忆,问她是哪里人,她却一概不知”

“但她却拥有一个寻常人家不可能有的金锁,上面还刻着一个冯字,多半是姓冯人家的女儿”

“这样啊,不对,是不是你的父母已经将她许给你了”

陈安成摇摇头,“我年纪还小,先不谈这些,丕娘,她是陈家养大的,你现在是陈家最杰出的人物......”

陈玉成赶紧摆摆手,“千万莫要乱说,如今陈承镕叔父才是我家最杰出的人物,人家可是能自由进入东王府、天王府的大人物”

陈安成却摇摇头,“虽然话是如此,但终究没有驻守一方的统兵大员威风啊”

“你......”

“嘿嘿,丕娘,这可是你教我的”

陈玉成:“......”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的意思是我走之后你就是我方真正的留守大将了,杨震有些固执、古板,若是见到、听到太过过分的事情,就由你出面纠正他,他虽然是职同丞相的监军”

“但现在山高皇帝远,你手下的老兵最多,你的话他还是会听的,他若是继续固执,便拉出罗秀儿、罗啸风两人,他们是我军大将罗大纲的女儿、义子,罗大纲虽然职位不高,在军中的威望却很高”

“更是上万天地会老兄弟的主心骨,他们的话杨震也会听一听的”

“嗯,我知道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