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
牛领导为啥会认识杨文诚?
又为啥这么客气?又是“您”又是“缘分”的,简直像是在讨好杨文诚!
院子里所有人,都瞪大了眼。
尤其是汪正春和张泰山两口子,脸上的表情直接僵住了。
尤其是杨文诚在跟牛领导说话时,还一副不咸不淡的语气:“牛裕祥,好久不见啊。”
来的不是正是牛裕祥。
肉联厂的主任级干部。
不过牛裕祥和汪正春这种车间主任不一样,他是总厂的主任,而且是差一步就能坐上刘成都那个位置的。
他在县肉联厂的时候,就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能把他请来当证婚人,可以说是张泰山一家最骄傲的事。
以后有牛领导的照顾,他们家张国孝以后不说飞黄腾达,也肯定顺风顺水了。
正因如此,王芳才骄傲上了天,
可现在,这位他们眼中遥不可及的大领导,却在讨好杨文诚。
天塌了。
王芳踉跄了下,一屁股坐在了板凳上。
先前要赶走杨文诚的那些人,脸色也涨成了猪肝。
这打脸来的也太快了吧?!
“杨老板,你怎么在这啊?”
牛裕祥握着他的手不肯松开。
杨文诚面无表情地说:“来参加堂哥的婚礼,不过,我俩马上就要被赶回去了,介绍一下,这是我妈张淑珍。”
“张太太你好,能培养出李总这样优秀的人,您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牛裕祥深精拍马屁之道,特热情的跟张淑珍寒暄。
“你、你好。”
张淑珍却很不适应,很拘谨的打了声招呼。
同时又有些茫然地看了眼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文诚他竟然有这样的人脉了!
牛裕祥也没问为啥被赶回去,而是说:“哎,您要是回去这顿饭还有啥意思,杨老板,这样,我请您和张太太去县城下馆子。汪定春,等回头你去我办公室一趟,请我当证婚人之前,也不先调查调查清楚人品怎么样!”
听他这么说,杨文诚眉头一挑。
这个牛裕祥,挺会说话啊。
他没去杨文诚为啥会被赶回去,而是先表明立场: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你不在这吃了,我也走!
而且,我根本不管事情经过,先把人品不好的帽子,扣到新婚这家人头上。
这就叫,先把屁股坐正!
汪定春却一哆嗦,脸都白了:“这、这都是误会!张泰山、王芳,你、你咋办的事啊?也不知道给杨老板提前安排好座位?”
“我、我……”
王芳哑巴了,她脑子现在还在宕机。
张泰山脑子转的快一点:“谁说文诚和淑珍要走了?外甥,舅早就安排好座位了,我进屋给你拿凳子,都别走啊!”
“今天你哥结婚,你一定得喝一个!”
转眼张泰山就热情起来。
就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见杨文诚一句话都不说,张泰山又看向妹妹,脸上全是哀求:“淑珍,吃完席再走呢?”
“这……”
张淑珍张了张嘴,鼻尖竟然有点发酸。
被指使着干活的时候,她没想哭。
没法上桌吃饭的时候,她也没想哭,甚至被赶走的时候,她也只觉得委屈了杨文诚。
可现在亲哥哥跟她道歉了,她却很想哭。
以前她逆来顺受麻木了。
但现在,儿子长大了,能替她撑腰了!
张淑珍的脊梁又挺直了几分,她摇了摇头:“反正你们也不欢迎我和文诚,文诚,咱们回去吧。”
“张太太,一会坐我的摩托,我给你当司机,咱去县城吃!”
牛裕祥立马开始献殷勤。
张泰山赶紧往前,拉了拉她的手:“淑珍,刚才都是我不对,你就留下吧,王芳!还不过来给我妹妹道歉!”
随着他的怒吼,王芳脑子终于开始转了。
她脸色特难看,原以为自家儿子最争气,可跟杨文诚比却啥也不是。
这让她先前做的一切,都好像小丑。
可她还是得硬着头皮,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走过来说:“淑珍,我、我给你道歉,行吗?”
看着哥嫂卑微的表情,张淑珍叹了口气。
其实王芳以前跟她一样,在家里不受待见,老是被使唤来使唤去的。
是张国孝娶的好,她才觉得翻身了,跟张淑珍说话时,才蛮横起来。
“文诚,毕竟是你哥结婚……”
张淑珍心软了。
杨文诚点点头:“娘,都听你的。”
他对这些亲戚没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但张淑珍不一样,如果留下能换娘开心,杨文诚一点都不介意。
“快腾出座位来。”
张泰山松了口气,忙招呼大家让座,把两个亲戚赶去了其他桌,让杨文诚娘俩坐好。
牛裕祥就坐在杨文诚旁边,跟他东拉西扯的闲聊,时不时还给他敬酒点烟的。
毕竟之前在县肉联厂,要不是杨文城不计前嫌,马光耀肯定就把牛裕祥的职位下放了。
没多久,新郎新娘到了,开始过门拜天地。
一顿喜酒也还算热闹。
可所有人的焦点,都在杨文诚娘俩身上。
几个中年女人看着张淑珍,眼神都特别复杂。
“以前觉得她儿子最没出息,现在看来……”
“哎,张淑珍这是翻身了呀。”
席间这些便宜亲戚对张淑珍那叫一个可爱。
张淑珍从一开始的受宠若惊,后来也慢慢习惯了。
期间说到杨文诚开了个厂子,供销社里卖的火腿肠就是他们生产的,村里更炸开了锅。
众人看他们娘俩的表情,也愈发和善。
这顿酒一直喝到五点多,外场的街坊们都各回各家了,杨文诚看了眼天色:“娘,时候不早了。”
“对,该回去了。”
张淑珍刚起身,就被旁边的亲戚拦住了:“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明天再走吧?今晚咱包韭菜饺子,文诚,你也留下?”
“对对,就住我那屋。”
这群亲戚就跟啥事都没发生过那样,说的特自然。
杨文诚没打算留下:“厂里那边还有事呢,娘,我反正是得回去了。”
告别了这些亲戚,牛裕祥提出送他回家,但被他拒绝了。
杨文诚蹬着自行车走的时候,那些亲戚全都出来送他,一个个的说着舍不得,就好像杨文诚跟他们关系多亲密一样。
离开后,杨文诚在黄柳村里绕了会。
最后沿着记忆的方向来到一家房子前,敲了敲门:“郑姨,你在家不?”
“小杨,你来了?”
门开了,是席上唯一替他说话的郑晓荣:“快进来说话。”
“就不进去了。”
杨文诚往里看了看:“东来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