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教练似乎察觉到了问题,立刻叫了暂停。
球员们下场休息时,斯波向林伯顿示意,让他暂时休息一下。
“林,你休息一下吧。”斯波说道。
“好的。”林伯顿欣然同意。
在热火目前的阵容中,面对猛龙队的防守策略,他留在场上无疑是浪费自己的体能和精力。
钱莫斯和韦德同时在场时,效果还算不错,甚至比他和韦德搭档还要好。
钱莫斯突破速度快,虽然有时显得不太可靠,但正是因为他的勇猛,已经对提前夹击的防守有了免疫力。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钱莫斯的状态。
状态好的时候,他可以无视包夹,直接冲向篮筐。
状态不佳时,即使面对空篮也难以得分。
然而,现在的问题并非钱莫斯和韦德搭档的好坏,而是如何解决他们共同存在的难题。
其他球队很快就会针对热火的这个弱点进行研究,并全力抓住不放。
到时候该如何应对?如何调整阵容?
如果韦德还在巅峰时期,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
韦德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可以轻松突破紧逼防守,让对方的夹击变得无效。
但问题是,韦德现在的状态已经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比,膝盖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这导致他的速度和大幅度变向能力急剧下降,很多动作都无法完成,终结能力也在不断下滑。
曾经的闪电侠,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球员。这也是詹姆斯选择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林伯顿,他的速度较慢,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破解这种双夹击的防守策略。
他并非像詹姆斯那样,在包夹到来之前就能直接冲击篮筐。
除非他们两个人都不持球……但是,如果他们都不持球,那么谁来组织进攻呢?
难道要让钱莫斯上场吗?三后卫加洛尔-邓和波什?
这样的阵容搭配,简直就像是自杀。
进攻端难以保证,防守端肯定会被对手抡爆。
韦德、钱莫斯、洛尔-邓,这三位球员在防守方面还是可以的。
钱莫斯和早期的洛尔-邓,更是以防守著称。
然而,最近一两年,洛尔-邓的防守表现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在进攻端投入过多精力,也可能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总之,他的防守水平只能算合格。
钱莫斯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凶狠和坚持不懈,防守强度有所下降。
他和波什的防守更是差强人意。
波什虽然身体单薄,面对体重大的内线时处于劣势,但在面对外线球员冲击时,他至少有一定的防守经验和协防能力。
他确实缺乏协防和单防的能力,移动迟缓,速度慢,这使得他在防守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这还不是全部。
当前并非小球战术盛行的时代,尽管三分球技能在联盟中已成为标配,但这是针对内线球员而言。
采用三后卫的阵容还远未成为球场上的主流,在许多人看来,使用三后卫策略就像是自杀。
这也没有错。
三后卫阵容存在天然的身高劣势,钱莫斯身高188cm,韦德193cm,再加上他自己的196cm,他们真的能防守住对方吗?
即便他们的机动性可以弥补身高上的不足。
那么篮板球和护框怎么办?谁来弥补防守端的问题?
显然,这样的阵容安排几乎等同于放弃防守,成为送分的代名词。
因此,这种策略是不可行的。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林伯顿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灵感。
他和韦德即使不持球,也可以寻找一个中轴点来推动进攻。
这样一来,猛龙队如何包夹他和韦德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一想到这里,他兴奋不已。
这个解决方案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他立刻转向斯波,急切地说:“教练,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听听?”
斯波一愣,原本紧锁的眉头更加紧皱,“嗯?”
林伯顿直截了当地说:“其实解决双包夹的问题很简单。”
斯波一愣,脱口而出:“简单?”
林伯顿点头回应:“是的,很简单。”
斯波挑起眉毛,露出兴趣,“说说看……”
“我和德维恩只要不持球,所谓的包夹也就不存在了。”林伯顿解释道。
斯波嘴角勾起,“那谁来持球呢?”
“我们可以安排有外线三分威胁的球员作为中轴点,这样进攻就不会停滞,我和德维恩也可以随时接球发起战术。”林伯顿继续说道。
这一下,斯波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笑了,“林,你的球商很高,不错!非常不错!”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至于是否可行,我也不确定,一切取决于您的决定。”林伯顿谦虚地说。
斯波微笑着说:“没关系,现在才新赛季第三场,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谢谢您的信任。”林伯顿真诚地说。
他对斯波的敬佩之情又深了一层。
事实上,许多教练对球员的建议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对角色球员的建议。
毕竟……作为军队的指挥官,每位主帅都有自己独特的指挥理念和战略部署。
球员提出建议,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越权成分。
当然。
核心球员的建议还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角色球员提出建议,则可能被视为对权威的挑战,或是索求更多的球权,这实在难以忍受。
即便没有私心,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一旦球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教练需要一一回应,这无疑会导致混乱。
如此一来,教练通常不会接受球员的建议。
如果教练固执己见,连核心球员的建议都不接受,尤其是在比赛进行中提出各种意见,更是大忌。
然而,斯波教练不仅愿意倾听,还能认真考虑,这种胸怀令人敬佩。
林伯顿原本只是想提出这个问题,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他只是希望斯波教练在比赛结束后能够反思,觉得有道理,然后采纳。
然而,斯波教练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要尝试一下,这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斯波教练的胸怀,真是宽广如海!
林伯顿在内心感叹之际,斯波教练已经付诸行动,召集所有人,首先对肖恩-威廉姆斯说:“肖恩,你接下来会上场。”
然后转向波什:“克里斯,你将在中圈弧顶位置担任中轴,如果有机会,自己处理球;如果没有,就传给林或德维恩。”
接着转向韦德:“德维恩,你尝试跑位切入,或在罚球线附近游荡,随时准备接应。”
最后看向林伯顿:“你做好准备,随时接应,如果他们不来包夹,你就地与克里斯挡拆,试试效果。”
“肖恩与洛尔,你们俩分居两边底角埋伏。”
斯波教练迅速明确了战术安排,这实际上意味着牺牲了鸟人安德森。
虽然林伯顿没有提到鸟人安德森,但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安排会让安德森下场休息。
林伯顿之所以不惜得罪安德森也要向斯波教练进言,只因为一点:如果找不到破解双包夹的方法,他可能要回到替补席。
这真是太难以忍受了。
主力球员之所以成为主力,不仅是因为身份的象征,更是因为他们占据着战术中的重要地位。
在一支球队中,如果你连首发都不是,你还称自己是核心?
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他清晰地记得,当年艾弗森在灰熊被安排为替补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不知道哪位招牌球员坐在板凳席上,我不知道哪个奥运选手是替补,我不认识哪位全明星球员是板凳球员,我不知道哪位MVP是替补,我不知道有哪个一线会是第六人。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艾弗森?
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热议。尽管艾弗森最终不得不接受替补的位置,但事实表明,自你接受替补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球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或许有人会提到马刺队的GDP组合。
确实如此。
吉诺比利对于马刺夺冠至关重要,是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马刺在攻防两端的核心人物始终是蒂姆-邓肯,吉诺比利的职业生涯场均得分从未有过一个赛季超过20分。
而且……吉诺比利虽然被称作替补,但实际上他的出场时间并不亚于首发,他的战术地位也是其他首发球员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位典型的第六人麦克海尔,也只是在替补席上打了五年。
因此,一个替补成为球队的核心,这只是少数情况。
纵观整个NBA历史,又有多少个像吉诺比利和麦克海尔这样的例子呢?
再者,真正的核心是蒂姆-邓肯和大鸟伯德,吉诺比利和麦克海尔不过是二号或三号人物。
他本立志要成为全明星,怎能甘心坐在板凳上?
让他回到替补席,对他来说,比杀了他还要痛苦。
嗯……
那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