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使安全带

换源:

  安全带的原型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应用非常早,像母亲背孩子的背带、采药人的麻绳、赛马人的绑绳等等。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发明三点式安全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迎面而来的是一位英俊的年轻人。他是瑞典某航空企业员工尼尔斯•博林。专门研究座椅弹射装置,也就是当危险来临时能将飞行员弹出飞机的安全设施。

但是时隔不久他就辞职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呀,他目睹了一起车祸。他看到一辆小汽车与大货车相撞:主驾驶系着两点式腰部安全带,却因内脏受挤压被送医抢救;副驾驶未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当场失去生命体征。更为糟糕的是,后排还坐了一位小朋友。

现场惨不忍睹。

尼尔斯突然意识到:航空领域的弹射急救固然重要,但汽车里的生命防线却如此脆弱。“我得好好研究汽车安全带,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辞职后,他重新进行了人生规划,进入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进行安全带方面的专门研究。

有一天,他在动物园散心时,被一只跳跃的袋鼠吸引——袋鼠妈妈腹部的育儿袋随着奔跑轻轻晃动,袋口的褶皱像天然的弹性绷带,将幼崽稳稳托住。突然灵光一现:“幼崽在袋子里既不会被甩出去,也不会被勒伤,这种‘柔性包裹’的结构太精妙了!既舒服又安全!”

来听听他和袋鼠妈妈在说什么吧!

“小朋友,你几岁了?”尼尔斯友好地问道。

袋鼠妈妈心想:“说我是小朋友?我才不搭理你呢!”

“嗨!袋鼠妈妈,你听见了吗?”尼尔斯举起手来招呼道。

“听见了,怎么了?”袋鼠妈妈一边吃草一边回答道。

尼尔斯很好奇:“我想看看你的肚兜长什么样子!”

“这不是肚兜,这是育儿袋!白痴!”看来袋鼠妈妈今天心情不大好。

育儿袋里伸出一个小脑袋来。袋鼠宝宝问道:“妈妈,你骂谁白痴呢?”

“哇,好可爱哦,快过来,我给小宝贝奶糖吃!”尼尔斯很开心。

“不要,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妈妈袋子里有奶吃!”袋鼠妈妈一蹦一蹦地跳开了。

这一次灵感更坚定了尼尔斯设计安全带的决心。他来到瑞典国家图书馆,翻阅了大量资料,大致理清了历史脉络:

1855年,世界最早登记了马车两点式安全带的专利。

1902年,赛车手首次使用了双肩两点式安全带。

1953年,安全气囊专利获得认证。

“已有的安全带并不能保障安全,这是为什么呢?”尼尔斯边翻书边思考。

“我一定要向袋鼠妈妈学习,发明一种最安全的安全带。加油!”他给自己打气。

尼尔斯没有想到的是,跟同事中交流他的安全带的设想,遭到了一阵嘲笑:“安全袋?在开车的时候胸口装一个袋子,那得多丢人?”

尼尔斯说:“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说的究竟啥意思?”一位同事问。

“我说的安全带,首先要具有舒适性。舒服才有人系,有人系的安全带才安全嘛。”

“那你慢慢设计吧,哈哈。”同事们等着看笑话呢。

吵归吵,大家还得一起努力。

在以后的日子里,尼尔斯一边设计,一边和团队进行对撞实验——给假人绑上安全带,让汽车高速翻滚、撞击,测试哪种安全带效果最好。

他以袋鼠育儿袋的柔性结构为灵感,在设计中做了“减法”:

最先设计一个四边形,中间两个对角线,但是人们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了。后来,减去上面一条横线。再后来减去左边一条竖线、右边一条竖线。最终剩下胸部两条交叉线和腰部一条横线,这可不能再少了吧!

请来了几位司机试戴,司机们反馈:“这跟绑犯人似的!”纷纷表示反对。

再减掉一根试试,形成 V字型——腰部是两点式安全带,与飞机上的设计一致。再用一根斜带一边与座位基座相接,一边与汽车机柱相接。这样就构成了“三点式”安全带模型。

当座椅绑有假人的实验汽车以 60 km/h的速度撞向模拟障碍物——绑有两点式安全带的假人“染色凝胶内脏”飞溅而出;绑有双肩式的假人“塑料锁骨骨架”断裂;而绑有三点式的假人躯干虽有前倾,却完好无损。

好了,1959年,三点式安全带正式取得了专利认证。

可是最为尴尬的事情来了,尼尔斯的发明大家都不愿意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尼尔斯来到了街头。亲自做起了安全带的产品宣传员:

“安全带、安全带!”

观众:“不用!”

“免费用、不收钱!”

观众:“不用!不用!就不用!”

尼尔斯后来想,也许人们怀疑我的方法不牢靠。他就又用电视做起了安全带广告。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节目:鸡蛋碰石头!

对,但不是让鸡蛋直接碰,而是让鸡蛋戴上安全带坐在车里去碰石头。

“轰!”的一声,车子撞坏了,人们从座位上取出完好的鸡蛋,一点也没碎。

可令人生气的是,人们依旧拒绝使用。

尼尔斯快崩溃了,他到街头刨根问底:“为什么坐车时不佩戴安全带呢?”

大家反问他:“为什么要戴呢?”

有一位老司机说出了真心话:“我买车嘛就是为了自由、奔放;追求速度、激情!怎么能让一根带子束缚起来呢!”

尼尔斯无奈地摇头:“好奇怪,难道你们不怕死吗?”

老司机说:“生死自有天定,你说什么呢?你以为你是天使?!”

尼尔斯找到了政府寻求帮助。

政府官员说:“让民众自己选择吧,限速才是当下的关键,你就别操心了。”

交通事故还在增加,每年数以万计的人们失去生命。

转机出现在 1968年。尼尔斯团队耗时十年,整理出 28000宗交通事故数据:系三点式安全带的乘客,死亡率比不系者降低 57%,重伤率降低 44%。这才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全世界汽车厂商这才在每个车座上安装三点式安全带。

法律来了,交警来了,不但前排人员统统要系,后排每位人员也都必须系安全带。

截至今日,这个小小的安全带已拯救了无数生命,尼尔斯也因此项发明载入史册。

现在,你们还觉得尼尔斯不是一位真正的天使吗?

安全带是很有灵性的哦!你可以这样试一试:慢慢地拉它,它很温顺的。使劲猛地一拽,根本拉不动的呢。

这是由于安全带卷收器正常情况下慢慢延伸或回收安全带,锁止机构在汽车急刹或碰撞时利用棘爪卡住卷收器,从而锁住安全带。

这就是说当汽车受到突然冲击、翻转、坠落时,安全带会紧紧地把人抱在车座上,像妈妈保护孩子那样。而现如今的儿童安全座椅则是为全天下的宝贝们量身定做的,让宝贝们坐车的时候得到更强力的保护。

让我们带着天使的祝福,为童心绽放、学业进步、事业腾飞安全起航吧。

【辅助阅读】

人类最早使用安全带是在马车上,用于防止乘客颠落;1902年,美国纽约赛车手首次将自己捆在座位上,这成为安全带的雏形。1913年德国工程师把安全带应用到作战飞机上,直到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1959年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才得以全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