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造纸成功

换源:

  “江兄,这是竹纸?”杨青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盖的欣喜。

身为书坊掌柜,他经常和各类纸张打交道,见过不少好纸。

可那些名纸和江宁制造的竹纸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就是竹纸,这种纸异常坚韧,雨水不化,墨水染上去不会晕开,而且不容易被虫蛀坏,可以流传千年。”

听到江宁滔滔不绝的赞美,杨青更是惊喜不已。

现在大楚最常用的纸就是麻纸,这种纸价格低廉,方便制造,但质量极差,遇到水就会散成一片。

若是保管不当,不出几年就会发霉发黄。

“这竹纸当真如江兄说的这般好?”杨青脸上露出一抹质疑。

江宁闻言,当即对杨青说道:“去笔墨,还有一碗水来。”

杨青一脸狐疑,去笔墨他知道干什么,要水何用?难不成用来研墨?

不过他依旧让伙计端了一碗水,还有笔墨过来。

江宁取出笔墨,在上面挥墨如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好诗,好诗啊。”杨青忍不住拍手叫绝。

“真乃千古绝句!”

然而就在杨青想要拿起纸张,自己琢磨江宁所做的诗时。

江宁却拿起碗,将水倒在竹纸之上。

“江兄,你这是何意?”杨青心中咯噔一跳,这千古绝句,就这样没了?自己还没背会呢?

不过他的话刚落音,他就看到,被水浸湿的竹纸竟然字迹分明?

墨水丝毫没有被晕开的痕迹。

他眼神中闪烁着一抹惊讶:“这字迹竟然没有被晕开?也竹纸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若是普通的麻纸,被水这么一浸,墨早就晕成一团了。

哪里还看得清字迹。

“这竹纸不仅白洁柔顺,即使被谁浸湿也不会化开,笔墨留在之上更是神骨兼备,气韵动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纸啊?”

徐远脸上洋溢着激动之色,说话时,整个人都手舞足蹈起来。

“江兄有多少竹纸?”杨青迫不及待的说道。

江宁说道:“时间比较紧,我只造了一千张。”

“一千张?”杨青犹豫了几秒,然后拍案道:“江兄,这竹纸全部出售给我如何?”

“我给你一张纸五十文的价格。”

一张纸五十文,一千张就是五十两,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普通麻纸的市场价也才十几文钱一张,草纸更便宜。

杨青肯出五十文,足以见他的诚心。

江宁来的时候,就计算了一下,造竹纸一共花费了二十多两银子,不过土锅还有水槽都是可以继续利用的。

这样算下来,这次卖纸至少挣了三十两以上。

江宁脸上心中激动不已,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他知道杨青之所以这么急着要这竹纸,一定有更大的利润。

不过江宁也不在乎,做生意,都有的赚才会长久。

总不能钱都被自己赚了。

再加上杨青待他不薄,上次引荐他见慕容知舟,不然自己也拿不到五十两的悬赏。

当然,五十两银子是其次,重要的是结交了慕容知舟这一号人物。

“好。”江宁也不讨价还价,爽快的答应。

杨青生怕江宁会突然反悔,立刻叫伙计把掩盖在稻草之下的竹纸抬到书坊内。这才取出五十两纹银,递到江宁面前。

五十两,将近三斤重,江宁在手中掂了掂,分量不轻。

“江兄,你看这样如何,你以后生产的竹纸我全都要了,你在价格上给我优惠点?”杨青毕竟是个商人,见到这难得的商机,自然不肯放过。

江宁哪里看不出来杨青的想法,他笑着说道:“杨掌柜,这是想要垄断竹纸的生意?”

被江宁一语道破,杨青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道:“物以稀为贵,这竹纸自然好,但生产的量多了,价格也就随之下来了。”

“而且这竹纸若是每个书坊都有,自然卖不出高价,到时候你辛苦生产,却不挣钱,亏的还是你。”

“不如咱们两个合作,竹纸你原价卖给我,但只卖我一人,我书坊的利润在多分你三成。”

杨青也是一个爽快人,开出的条件很高,让江宁根本拒绝不了。

不仅竹纸原价买自己的,卖出去的利润还分自己一半?

“这样杨掌柜岂不是很吃亏?”江宁很不好意思的一笑。

杨青摇头笑道:“不然,虽然挣得少,但总比挣不到强。”

“我相信,江兄的竹纸一定可以名扬天下,到时候我也会连带着沾光。到时,莫说五五分成,就是分我两成,我也赚得盆满钵满。”

听到杨青的话,江宁抱拳说道:“那就按照杨掌柜的,以后这竹纸,杨记书坊专供。”

“对了,你下个月要多少竹纸?”江宁话锋一转,嘿嘿问道。

“三千张,来得及吗?”杨青问道。

若是江宁一个人做,显然三千张是完成不了的。若是招两个工人,那倒没任何问题,只是有担心技术会被泄露。

江宁想着,到时候把工序分开,把一些简单的部分,交给村里的村民去做。

自己只需要负责一些核心的工序即可。

“三千张没问题,不过。”江宁有些不好意思。

“江兄,但说无妨。”杨青说道。

“能不能钱把定金给我?”江宁一副奸商模样。

虽说两人关系不错,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他手中的钱也不多,若是买了原料手中就所剩无几了。

杨青脸色为难,刚付了江宁五十两银子,现在他手里也紧得很。

“江兄,你也看到了我现在手中银子也不多,我先每张纸付十文顶尖如何?”

十文一张,那就是三十两纹银。

江宁点头道:“三十两也行,给钱。”

杨青心疼的又掏出三十两纹银,递给江宁。

江宁指了指案桌上的诗:“这首诗,就赠与杨掌柜了。”

杨青一听,瞬间忘了心疼,眼睛熠熠生辉的望着诗句。

这首诗裱起来,兴许能卖不少钱,就是……字迹太差了。

杨青索性把诗抄录下来,有空找个书法大师再重写一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