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放异彩

换源:

  做生意信誉最重要,杨青递上了五十文钱。

“我不要钱…我要吃的…”

江宁捂着咕咕叫的肚子道。

“一点吃食而已,我请你吃。”

杨青吩咐了一句,很快小厮就端来了几个肉包,一盘点心,和一壶茶水。

江宁饿死鬼投胎一般狼吞虎咽起来,没两下的功夫就将面前点心吃了个精光,他无比惬意地打了个饱嗝:“多谢掌柜。”

“算数好有什么用?这考取功名,还是要多读些圣人的书。这算是毕竟是低贱的工匠学的。”一书生打扮的儒生摇头晃脑的说道。

“对,诗词歌赋,这些才是我们文人该学的,至于这算数,懂得一些加减,能卖菜就行了。”

这群文人显然在江宁面前丢了面子,言语都酸溜溜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江宁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竟然算数比他们都好,这让他们很不习惯。

在座的有几个刚考取了秀才的,不由的凝着眉头,摇头晃脑的说道:“算数,市井小贩算账用的,低俗不堪。我等文雅之人,应以诗会友。”

言罢,那秀才指着隔壁的卖豆腐的小娘子,作诗一首:“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此诗一出,那在场的文人皆是摆手叫绝。

“好诗,好诗!张生不愧是秀才,比某些只懂得数数的童生强多了。差点忘了,江宁连乡里的童试都未过吧?”

那张秀才凝着眸子,似笑非笑的看向江宁,眸子中带着一抹不屑:“算数不过是卖鱼贩肉之徒才学的营生,这诗文才配的上我等的身份。”

那高傲的态度,让江宁有一种想抽他两巴掌的冲动。

刚吃了两个肉包子,饥饿感顿消。

江宁索性和眼前的张秀掰扯掰扯,身为一个理科生,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群酸腐文人高傲的嘴脸。

“不就是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吗?”江宁冷笑道:“像你这种诗,我也能做。”

“你也能?”

书坊内的书生皆是一脸的讥讽,眼前的江宁谁人不知?长宁县有名的败家子,二十多岁连个童生都不是。

根本就没人相信他懂得做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江宁面不改色,一首清平调脱口而出。

震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那张秀才在听到江宁这首诗后,脸上瞬间露出震撼的表情,这诗文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句字字流葩,句句浓艳。

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

一色素淡字眼,将美人的容姿跃然于目。

不仅是在场文人,就连读些诗书的杨青都满面惊讶。

“江兄,这诗真是你所做?”杨青眼神中带着质疑。

“没错。”江宁脸不红心不跳。

心里却想着:“李白老爷子,我就像混口饭吃,莫要和我一般见识。”

“我不信,这首诗一定是他抄的。”张秀才急着说道。

江宁淡笑开口:“你说我是抄的,那我抄的谁的?你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可不能冤枉人。”

那张秀才登时脸色涨红:“这样,我出一题,你若是能做出诗来,我就相信你。”

“但说无妨。”

“如今正是秋季,你便以秋为题材写一首四言绝句,要带着豪情的。”

秋多代表着伤感,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写秋,都带着伤感哀愁之意。

“这题材有些刁钻啊,既要写秋,又不能伤感,太难了。”

眼前文人都打了退堂鼓,直呼太难。

江宁凝着眉头,搜刮脑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宁,眼神中充满了崇敬之意。

就连那傲慢的张秀才都不禁满脸肃然,朝着江宁深深的一拜:“江,江兄大才,我等冒犯了。”

江宁意犹未尽:“既然写了秋,就不能少了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妙,妙哉!”众人皆是摆手叫绝,脸上皆是惊艳不已。

“真是奇了怪了,这江宁竟有如此才华?看来以前传闻都是谣言!”

“可能是江兄为人低调,我知道有些文人嫉世恶俗,不喜欢朝堂上的规矩束缚,故而会在考试的时候交白卷,以此表达自己的不忿!。”一书生皱眉解释道。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古人云大智如愚,君子怀才而不露与色。想必江宁就是此类人了。”

在场之人对江宁顿时肃然起敬。

杨青脸上也蓦然浮现敬意,将江宁请到了二楼雅阁,取出上好的龙井茶。

茶香四溢中,杨青道:“江兄精通算学,还精通诗文。为何如此潦倒?以江兄的才华再不济在富贵府中也能当一个幕僚。”

“一言难尽。”

江宁只说陈志看上叶千雪,各种威逼打压他。

“那陈志是城中出了名的纨绔,平日里横行霸道、作威作福惯了。”

杨青摇头叹道。

古代官吏地位极高,皇权不下县,知县就是土皇帝,县尉管着县里大小几十个官差,更是只手遮天。

“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

杨青这话让江宁眼前一亮。

杨青还未开口,一位亲信面色急色闯进:“掌柜,大事不好了!”

“何事?”

杨青眉头一皱。

“今早您派小武运送三千本心经去圣佛寺,途中马儿受了惊,带着马车掉进河中,小武淹死了,经书也被水泡烂了!”

杨青顿时脸色骤变:“什?什么?”

“杨掌柜,出现意外也无可避免,眼下能做的就是赶紧补救。”

杨青面如土色:“圣佛寺预订的三千本心经,我已收了定金,请了十五个书生抄写,昨日才写完。”

“三日后是最后期限,我若拿不出心经,不仅会失去圣佛寺这个客户,还得赔上一大笔银子!”

杨青脸色发白!

江宁却不禁愣在原地,大楚朝制作书籍居然还是依靠手抄这么落后的方式?

“我有法子,可以在两日时间内,写好这三千本心经。”

江宁凝着眉头,自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