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饿殍千里

换源:

  “最近路过的难民越来越多了,看来雍州城真的守不住了。”江兴皱着眉头,脸色有些凝重。

“宁哥儿,要不我们前往内城吧?那里安全些。”

江宁自然此时的情况危急,可是他能搬往内城,但江桥村的村民怎么办?

雍州城那边,戎狄十万大军压境,百姓望风而逃,数十万难民往内城方向逃离。这么多的人数,绝不是一两个城能接收的了的。

现在内地各城,为了防止难民生乱,全都紧闭城门,不让难民进入。

那些地主权贵倒还可以花钱托关系进城,但江桥村的这些百姓可没这个能耐。

“还有一波粮食没收,已经和农庄的人联系了,但是他们送不过来,需要我们自己去运。”梁子说道。

“多少粮食?”江宁问道。

若是粮食不多,那就不要了。

“五千多斤,已经付了一半定金。”江兴说道。

“这么多?”江宁皱了皱眉。

“兴哥,项虎,梁子,你们三个带上一些人还有五辆马车,半个时辰后,随我出村收粮。”

“出,出村子?”江兴脸色一惊,要知道,村外可是有数百山匪,还有大量的难民,饿殍千里。

“没办法,五千斤粮食,不能不要。”江宁沉声道。

目前光是长宁县外就有上万难民,知县老爷害怕担责,紧闭着城门不让难民进入。现在已经人吃人了。

“好,我叫上几个青壮,带上弩箭。”江兴说道。

江宁点了点头,准备走出院门,突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院中的叶千雪。

此时,叶千雪正站在院子里,神色间写满了担忧。

“自个在家,一切小心点,若是有山匪打村子,就跑到村长家里,他会组织村民抵抗。”江宁吩咐道。

“奴家知道了。”叶千雪咬着红唇,微微点头。

“相公,等一下。”叶千雪焦急的跑进屋里,拿出一个小瓷瓶,慌不迭的跑到江宁面前。

“这是止血的药膏,你……你小心点。”

“好,你也记住我说的,弩箭不要离身。”江宁柔声道。

“嗯。”叶千雪微微颔首。

江宁沉默的转过身,坐上江兴的马车。

逐渐离开院子,直到远一些,江宁才敢抬头望向叶千雪。却不曾想,叶千雪却一直仰着头,望眼欲穿的目视着远去的马车。

“宁哥,是不是不放心嫂子?”项虎憨笑问道。

“宁哥儿,你要是不放心,我让我家婆娘过去陪着她。”驾着马车的梁子,开口说道。

“不必了,咱们速去速回。”江宁叹了一口气,本以为靠着自己前世的能耐,在大楚至少衣食无忧,可以快活一生。

没想到竟然来到着乱世,即使现在不缺钱粮,可每走一步还是要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出村了,项虎,都打起精神来。”江宁皱眉冷声道。

刚出了村子,一众人都警惕的望着四周,每个人手中的弩箭都上好弦。旁边还放着磨得铮亮的幽黑长刀。

几个不长眼的山匪,刚耀武扬威的跳出来。

“此路……”

便被项虎拿着弩箭,射穿了脖子,倒在地上捂着咽喉一阵痉挛。

其他山匪见状,全都吓得仓皇而逃。

一群乌合之众,在没有有效组织之前,根本不堪一击。

五驾马车速度极快,不到多时,便出了村子三里之外。

“宁哥儿,有尸体。”刚走出村子没多远,面前的景象越发的让人揪心。

江宁也没想到,此时的难民已经沦落到这种程度,一个臭水沟里草草的掩埋着几个难民,泥坑被雨水冲开,弥漫着刺鼻的尸臭味。

江宁心头越发的沉重,曾经他只在书中看到“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只当是诗人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如今亲眼所见,才知道竟是真的。

“出发。”江宁声音发冷。

“加快行程。”江兴勒紧缰绳,冲着后面的几辆马车喊道。

五个赶马夫齐声吆喝,挥鞭让马儿尽量跑的快些,江宁转过目光,心头有股说不出的难受,仿佛被一块石头压着,压的他透不过气来。

“宁哥儿,到了。”勒住缰绳,江兴小声开口道。

他也看到江宁的脸色不太好。

“下车装粮食吧。”将脑海中的不快驱散,江宁缓过神来,率先跃下马车。

“这个农庄叫周家庄,庄子主人打算把粮食卖掉换成银子,然后迁到内城。”江兴解释道。

“马车停下,都带着长刀,弩箭上弦。”江宁终归是放心不下,特别是看到沿途上万难民的惨状之后,心中的这抹不安越发强烈。

没办法,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年头,只能努力的活着。要么做一个任人欺辱的小白兔,要么做一个令人畏惧的猛兽。

周家庄距离江桥村三十多里地,山路难行,早上出发,到时已经夜色将晚。

在装完粮食之后,一行人都没有选择趁着夜色回去。

而是在农庄周边,搭棚子睡了一夜。

“告诉哥几个,晚上睡觉的时候,轮流值哨。”江宁皱着眉头说道。

好在这边的山匪较少,加上一行十几人全都拿着弩箭,长刀,普通小劫匪也不敢招惹。

饶是这样,天亮之后,江宁依然有些压抑。在返程的路上,听说好几个走商的贩子,在夜里熟睡之际被人抹了脖子,身上的银子和衣服全被扒光了。

几个比较惨的,身上的肉都被刮干净了。

即使报了官,官差也不过是来看一眼,走个形式就回去了。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尸体,人也司空见惯了一般,甚至一些难民还会围上去看看,肉有没有腐烂。

五两马车排成一排,车轱辘滚得飞快,在泥泞的道路上压出一道道车辙。

“宁哥,前面就是官道,会安全些。”坐在车头的梁子,回头说道。

却不料,后头的江宁却冷冷说道:“走小路。”

小路回到江桥村需要多走十几里的行程,在平时江宁绝不会选择这条路,不过现在,这条路算是眼下最安全的路。

官道上全是难民,官兵也不在巡逻,驮着几千斤粮食走官道,定会引来难民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