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未雨绸缪

换源:

  老农的屋子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屋顶上破了一个大洞,自然光线极好,泥墙也脱落了不少。

甚至比曾经的江桥村还要穷困,江宁的眉头不由的皱了皱。

对老农说道:“你和庄子里的人说一声,明天叫上十个妇人来帮忙干活,我正缺少织工。”

听到江宁的这句话,老农的脸上登时露出一抹惊喜,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问道:“这位东家,可管饭吃?”

老农根本就不奢望有工钱,只希望能管两顿饭,这样可以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家里的余粮不多了,根本就撑不到来年收成。

江宁淡笑道:“每天管两顿饭,每月在够十斤大米。”

老农的脸色顿时涨红起来,不仅管饭,还给大米。

十斤大米,省着点吃,够一个人吃一个月的了。

瘦骨如柴的老农,脸上难得的涌现一抹血色,激动的说道:“好,我明天就让家里的妇人都去。”

不过说着脸上却露出一抹为难。

江宁见状自然明白老农的忧虑,庄中的妇人都穿不上衣服了,总不能衣不蔽体的出门吧?

江宁回头对江兴说道:“兴哥,你回头送几匹布过来,若是有妇人穿旧了的衣服,也可以送过来一些。”

江兴闻言,点了点头,带着几个庄人回去,半个时辰后又返了回来。

几个汉子的手中都抱着一匹布,还有一些衣裳,都是淋过雨的人,都不忍看到其他人受苦。

当江兴把几件旧衣裳还有布匹拿来的时候,老农和冲子眼眶都忍不住湿润起来。

老农弓着背,叫来庄里的人,共十一户人家。

当老农把布匹和衣裳分给庄人的时候,这些人全都感动的抹眼泪。

老农的两个儿媳还有女儿换上衣服,纷纷出来给江宁磕头。

江宁慌忙搀扶起几人,深受现代思想的他,难以接受跪拜这等大礼。

他更喜欢站着的庄人。

“你们穿上衣服,明天一早来大同村,我给你们安排活,每天管两顿饭,每个月还有十斤大米和两钱银子。”江宁许诺道。

还有两钱银子?老农一脸的诧异,原本管饭还给大米就已经让他很高兴了,没想到还有工钱,这群人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

有了银子,就可以购置一些农具,以后日子就慢慢有了盼头。

庄子里的人都是三钱银子,只给周家庄的人两钱银子,江宁都有些过意不去。

只是现在他并不需要太多人手,新造的纺织机还没到,让十个妇人过来,也没多少活给她们干。

等到新打造的纺织机到了,在给她们涨工钱。

然而即使这样,这群妇人就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江宁又让江兴送了百十斤大米,感动的庄人声音都哽咽不止。

翌日一早,老农天蒙蒙亮就带着十个妇人过来,为了让江宁满意,挑选的都是年轻能干的姑娘和小媳妇。这战乱年代,少不了有些寡妇,几个没娶媳妇的庄人没事就去献殷勤。

叶千雪把这些妇人安排到纺织坊,让她们帮忙干一些闲活,这些妇人全都干的起劲,知道中午管一顿饭吃,都心心念念的盼着中午到来。

村子里一天只吃中午一顿饭,然后早早的干完农活就回屋躺床上睡觉。

要不是昨天江宁让送过去一些大米,她们早上恐怕都饿的起不来。

绣娘知道刚来的几个妇人身体虚弱,除了整了些馒头,野菜和肉沫之外,还煮了十几个鸡蛋。

当香喷喷的大馒头摆在眼前的时候,这十个妇人全都目瞪口呆,高兴的哇哇大叫,她们平时一天只吃一顿粗糠,连一点油水都没有,所以看上去每个人都脸色蜡黄。

看着香软的大馒头和油光蹭两的野菜,还有肉沫,她们全都馋的吞口水。

绣娘先给周家庄的十个妇人每人拿了两个馒头,添上一碗野菜炒肉沫,又给了一个水煮鸡蛋。

庄里的人看到多给了一个鸡蛋,也不嫉妒,他们当初来庄子里的时候,绣娘也是这样特意照顾他们的。

几个妇人吞着泪一边大口的吃着馒头,一边偷偷的抹了抹眼泪,一个妇人舍不得吃鸡蛋,把鸡蛋小心翼翼的包好揣在怀里。

绣娘看到也不多说,在她下次添饭的时候,给她多塞了一个鸡蛋。

吃罢午饭,这些妇人干起活来更加起劲了,叶千雪看着慌忙叫住她们,给找了一些轻巧的活。

男人继续加筑高墙,女的纺织,整个庄子一片生机盎然。

“宁哥儿,纺织的布找了几个买家,价格都不错。”江兴兴冲冲的说道。

“嗯,这种事已经你来处理就行了,不用全都给我说。”江宁淡笑着说道。

听到江宁这句话,江兴心底那叫一个高兴,这说明江宁对他极为信任。

不然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全权处理。

“好,我这就叫人把纺织的布运过去。”江兴笑道。

望着平静祥和的庄子,江宁的心头有些沉重,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持续下去该多好?

只可惜,这天下烂透了,这青州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戎狄的大军。

以金银贿戎狄,终究不是长久之策,这群戎狄早晚会再次南下。

这也是为何江宁要建造高墙的原因,既然官差靠不住,就只能靠自己。

很快,砖窑第一批砖烧制好,江宁带人检查来一下,对烧制的砖块比较满意,色泽发青,质地坚硬,而且比较颜色均匀。

“没想到竟敢能烧成这么好的砖。”江勇脸上有些惊讶。

江宁到不惊讶,按照他设计的砖窑烧制这种品质的砖,完全不成问题。

“以后就用这种砖建造箭楼。”江宁豪爽的说道。

闻言,江勇的脸上一阵肉疼:“这么好的砖,用来建造箭楼,有些浪费了吧?不如留着给庄人盖房子。”

江宁摇头:“先建箭楼,房子可以先搁置一下,有容身的地方就行。”

江勇有些不理解:”宁哥儿,我们已经进了青州了,不会有戎狄了,何必建造这么高的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