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心想:“这些盗马贼中肯定不乏英雄好汉。如果我能负责这个任务,去搜捕他们,那么,抓到无用的草寇就可献功,若遇到真正的豪杰,也能结识几个,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场。”
于是,他跪下向杨总兵禀报说:“请将军让我去执行这个任务,我定会全力以赴。”
杨总兵非常高兴,表示:“李自成如此积极主动,若此次任务成功,我定会重用你。”于是,他授予李自成令箭,派遣他去剿匪。
再说甘肃与兰州交界的地方,有个名叫高如岳的人,他力大无穷,弓马娴熟。他聚集了一百多人,伪装成良民,在附近从事盗马活动。
他们外出打劫时,领头者头戴白包巾,身穿白战袍,而其余贼人则根据五方的颜色,分别穿着红、紫、青、黄的衣服。
在甘肃与兰州的交界处,许多人都认识他们。高如岳自称为“高闯王”,他不惧任何好汉,遇到他的人都会被他擒获,因此当地人都传说:土山坡下有个厉害的高闯王。
起初,李自成并不知晓这些消息。他带着手下的五十名士兵外出搜寻,四处乱闯。
在他们的旅途中,他们顺便夺取了一些粮草,并声称这是遵照将军的命令,前来搜捕盗马贼。因此,无人敢于挑战他们。
大约三天后,高如岳带领着七八名盗马贼外出打劫,恰巧被李自成撞见。他迅速将五十名士兵排列成一队,准备迎战。只见对方的头领显得与众不同。
他头戴白色包巾,身着绣有千朵花的白色战袍,包巾上还装饰着万字图案。
他骑着一匹白马,马鞍银光闪闪,身后跟着五彩斑斓的队伍,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战斗尚未开始之际,他便大声宣告了自己的身份。
李自成正准备布阵迎战,那名身穿白衣的男子突然冲了过来,高声喊道:“我是高闯王,快让开一条路,让我们通过。”
李自成回应道:“我看你也是个英雄好汉,为何要从事这种打劫的勾当?我可是奉了甘肃杨将军的命令来捉拿你们的,你明白吗?”
高闯王回答说:“有本事就放马过来,与我决一死战,我绝不会畏惧!”
话音刚落,他便策马飞奔而来。李自成急忙迎战。两人交锋了二十多个回合,胜负难分。李自成心中暗自赞叹:“此人真是英雄,不宜硬碰硬。”
于是他用枪架住对方的武器,说道:“自古以来,英雄好汉就应相互结交。看你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绝非等闲之辈,我们下马见个礼,我有话要对你说。”
两人下马行礼后,就像鱼儿遇到了水,彼此倾诉着自己的经历。随后,他们一同骑马返回土山下的小营寨,杀羊宰马,当场结拜为兄弟,并对天发誓:“同甘共苦,若有人心怀异志,将不得神灵庇佑!”
发誓完毕后,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留在营寨里过夜。
他们一起外出,抢劫了几个过路的客人,夺走了他们的财物,并割下他们的头颅,带回甘肃镇报功。李自成将抢来的东西全部分给了手下的五十名士兵。
临别时,李自成对高闯王说:“兄长,以后不要再出来抢劫了。我这次离开,如果将来我立下战功,获得成就,定会回来接你,一同享受边疆的荣华富贵。若是我境遇不佳,也会来找你,与你并肩作战。”
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李自成带着五六颗过客的头颅,返回甘肃镇。他去见总兵杨肇基,报告说:“近日在途中伺候,昨日偶遇盗马贼,我与他们交战,斩杀了五六人,特来交还令箭,献上首级以求奖赏。”
杨总兵非常高兴,称赞他的功绩,并提升他为把总。李自成叩头谢恩后,去找他的好友刘良佐,两人一同前往酒馆,畅饮欢庆。
不久之后,京城的公文和兵部尚书申用懋的密信已经送达巡抚衙门。梅之焕大为震惊,急忙邀请杨总兵来商议劝说王的事情。杨总兵是一位勇猛的将领,非常愿意一同前往。
梅巡抚表示:“这里是我们重要的镇守之地,以往京城有警报,都不会要求本衙门派兵勤王。现在既然有公文下达,我们便不得不遵命。我离开后,还需仰仗贵镇留守此地,我才能安心。”
杨总兵回应道:“边境目前平静,关防严密,且有兵备道在此。皇帝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
梅巡抚肯定地说:“既然你们决心前往,这实乃朝廷之福。君命难违,无需等待,立即出发。
明日召集将领,后天请先行一步。我会处理好事务,仅差一日路程,将及时赶上,确保按期抵达京城。”
杨总兵立刻告辞回去,准备出兵事宜。梅巡抚先行发出文书,要求沿途供应兵粮,确保无误。
次日,梅巡抚与杨总兵一同前往教场挑选将领和士兵,发放安家银两,分配任务后,便接受了兵备道的送行酒宴,各自返回衙门。
李自成和刘良佐都是杨总兵麾下的把总,自然要准备装备,准备出征。他们俩都擅长骑马、射箭、使用长枪和斧头,确实是一对英勇的战士。
然而,他们看到担任先锋的王参将毫无能力,杨总兵却因宠溺而随意将先锋印交给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