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现实不需要逻辑

换源:

  “呃——谢谢陈导。”虽然感觉不可思议,但王宝宝还是道谢。

毕竟如果这部电影真的能够达到10亿票房的话,3%的票房分成,那就是3000万。

而如果将片酬投进电影里,哪怕只是200万,10亿票房,按照制片预算 宣传费用来说,那就是4000万。

差了足足20倍。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最少人家陈默安是帮了他。

哪怕这可能只是一个恶作剧。

“恩,好了,不打扰你了,再见。”陈默安说完,也没有理会王宝宝的反应,直接挂断了电话。

王宝宝正一脸莫名其妙的时候,手机响了。

再一看,竟然是徐山争!

心中一动,王宝宝接起了电话。

挂断电话,徐山争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王宝宝面对他的邀请,自然是十分坦然的答应下来。

不过在聊到片酬的时候,王宝宝虽然接受了最终200万的片酬,却要求将片酬折进制片成本里。

再加上之前黄博的要求。

这就是六分之一的票房分成都是别人的。

这还不如他之前在萤火那边拿到的7%呢。

按照保守估计,最终票房能有一个亿的话,制片方分成也才3000万。

再扣掉六分之一作为两人的份额。

也就剩下2500万。

他才赚250万?

堂堂导演 主演,竟然还没有黄博赚得多?

这也太坑了!

可如今,事情已经确定,他之前不满陈默安分配的太少,就换了一家,联系到了光线。

光线同意了他3000万的预算,并且愿意给他10%的份额。

原本他还挺高兴的。

但是如今这样一算,他还不如直接要片酬,然后折进成本里呢。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哪怕徐山争再不高兴,如今又不敢拒绝。

毕竟不论是黄博,还是王宝宝,人家给的都是友情价。

否则正常来说,这两人的片酬加在一起,那就最少3000万!

两人片酬都能赶上制片成本了。

能够给到如此低的价格,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不用黄博和王宝宝,其他人又没有这个效果。

至于光线,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一个电影导演新人,人家给你机会,让你当导演。

他徐山争要是敢转头去找萤火,不说萤火愿不愿意,就说光线也饶不了他!

到时候他就真的自绝于娱乐圈了。

毕竟没谁愿意去结交一个白眼狼。

然而……

这只是正常情况下。

这世间的事情,总是不会以个人意愿作为转移的。

就如同小说需要逻辑,但现实不需要。

在察觉到自己10%的份额,已经比不上黄博的份额之后,徐山争就玩了一手神之操作。

他直接狮子大开口的找光纤要15%的份额。

光纤自然不可能同意。

所以这部片子的项目自然也就黄了。

然后徐山争转过头去找萤火。

最终,以500万片酬的份额,入股影片。

也就是说,影片中现在有三分之一的成本是三位男主演的片酬。

这还没算宣传费用。

作为后来人的陈默安,自然知道电影这种东西,如果不进行宣传的话,是无法获得太高票房的。

没办法,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

没有宣传,任何电影都无法在初期就获得关注,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票房。

当然,宣传费用的多少,是要看最终成片的效果如何。

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的。

如果上映之后,票房持续走高,那么在还有票房潜力的情况下,宣传自然也要跟上的。

考虑到企鹅、微博的推广费用,一次性就要600万。

另外还有各大地铁口、飞机场等地方的线下投广,差不多能够达到2000万。

如果真的到了这种情况下,那么总成本就是5000万。

其中三位主演占据的份额就是20%。

到时候会有五分之一的票房分给三人。

这也是经过最终谈判得到的份额。

大家都投资,就意味着大家都不投资。

自然也就没有谁吃亏之类的说法。

当然,如果硬要说比较吃亏的。

其实应该是王宝宝。

毕竟如果这部片子最终的票房没有到达一个亿,他的收入完全到不了两百万。

那就是亏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低就是了。

首先,剧本经过陈默安以及徐山争等人的润色,已经差不多达到了目前能够改动的极限。

不敢说一定大赚特赚。

但是亏是不可能亏的。

都是从业多年的喜剧演员,剧本好不好,一看就知道。

其次,资金充沛。

因为没有打算吃独食。

所以资金充裕。

甚至陈默安还要求了一千万的预备资金。

如果将来三千万拍不了这部戏,那四千万也拿下了。

不过相应的,到时候份额上亿达就占优了。

经过一番协商,三人出资一千万。

萤火拥有相关版权,再加上500万现金,共1000万。

中影投资1000万。

亿达投资500万。

共计3500万。

如果未来这三千万不够,亿达就会额外再掏1000万,这就让制作成本达到4500万。

再加上2000万左右的宣传费用,总费用达到了6500万。

而其中,算上宣传费用,亿达一共占了3000万到4000万。

当然,比例也会随之变动。

看似萤火在这之中吃亏了。

但其实并不亏。

毕竟萤火现在的资本还是太少。

再加上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

电视剧吃独食并没有什么不妥。

毕竟电视台多,平台也多。

可电影吃独食就容易出事。

陈默安又不想惹麻烦,吃亏一下也没什么。

等以后有钱有势了,自然也可以吃独食。

但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合作才是共赢。

不过和萤火不同,徐山争筹备前期拍摄的过程就比较慢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戏的所有场景,其实都是在泰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徐山争的电影处女作。

由不得他不上心。

所以拍摄速度就比较感人了。

按照陈默安的估算,弄不好要到年末才能拍完。

当然,这就和陈默安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只要让安迪派人盯着就行。

主要不胡乱花钱,也没什么。

不过这部电影的启动到底还是让光线知道了。

光线那边最终什么也没做。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项目本身未来如何,谁也不清楚。

所以没必要和萤火死磕。

毕竟光线本身只是具备发行能力,还不足以作为一家优秀的电影公司扬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