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双料奖项

换源:

  所谓曝光效应,俗称磨眼睛。

当人们多次看到某个事物时,即便第一次对这个事物没什么感觉,也会因为不断看到它,而慢慢提升好感。

“我拍的这两部电影,都是非常接地气,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徐涛很有自信,“所以,只要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或者买VCD,就一定会喜欢。”

“你的方案说服了我。”宋明薇毫不吝啬对徐涛方案的赞美,“虽然我从来没试过,但却觉得你的想法,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过错。”

直接采用以往未使用过的方案,是比较冒进的,这本不符合宋明薇的谨慎性格。

但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徐涛,宋明薇已经破例去赌了好几次了。

并且,目前还没有赌输过。

这应该就是她对他逐渐建立信任感的原因吧。

半个月后,两部电影的宣传结果确实挺出乎宋明薇的意料。

没想到八卦杂志的受众面这么广。

华影公司仅用了最开始预算的十分之一,就达到了前期的宣传效果。

电影还没有上映,据民意调查,大家对于两部电影的期待十分高,已经有大概七成的观众表示会到影院去看。

宋明薇拿到这份调查数据的时候都惊了一下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宣传及工作方式是不是有些老套了。

为什么徐涛的提议和意见总是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呢?

两个月后,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出现在宋明薇手机的显示屏上。

是内地相当出名的制片人顾铃,这些年,她一直忙于筹办各种电影节。

“好久不见了,明薇,真没想到你们公司又押对宝了。”顾铃的语气很是愉悦。

虽然没有表明是什么事,但宋明薇直觉上认为一定是个好消息。

“顾姐,咱们许久不联系,怎么一开口就忙着恭喜我呀?”宋明薇语气平和,但内心已经有些期待了。

“我说的,当然是你们公司投资的两部电影啊!送审以后,已经确认其中一部《奋斗时代》获奖了。”顾铃亲自打电话,其实根本不需要确认真假。

但宋明薇还是忍不住再确认一次:“你说的是徐涛导演拍的那部?”

“是啊,我们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

“太好了!”宋明薇的语气顿时兴奋起来,“是什么奖项?”

顾姐笑着回答:“最佳导演奖!3月20日,我们会在行政中心大会堂举办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你们一定要来领奖啊!”

“最佳导演?”宋明薇一时难以形容自己的喜悦之情。

她投资并获奖的电影不胜枚举,但唯独最佳导演奖,一直空缺。

没想到徐涛这个新人一出手就是最佳导演奖,这可是内地行业内最有含金量的奖项。

见宋明薇一直没有表态,顾铃忍不住进一步询问:“你们确定要来吗?我们需要提前为你们安排前排的位置。”

“前排?我们?”宋明薇顿感受宠若惊。

要知道这些重量级颁奖晚会的前排都是安排行业内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的。

要么这些人有着强大的财力和人脉,要么就是对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才能够落座前排。

没想到徐涛依靠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就可以落座前排。

这是何等殊荣?

宋明薇刚想点头答应,港区那边的强哥又突然打来电话。

“不好意思,顾姐,我这边有另一通紧急来电,我请您给我十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行程,再答复你,可以吗?”

挂掉电话以后,宋明薇赶紧接通了强哥的电话。

没想到那头也传来了喜讯:“明薇,恭喜你啊。徐涛在港区拍的电影《蔷薇天后》获奖了,你们可一定要来现场领奖。”

“什么?”宋明薇彻底呆住了。

又是一个奖项?

意思徐涛拍出的两部电影都获奖了?

接二连三的惊喜让宋明薇应接不暇,“强哥,是什么奖项啊?”

宋明薇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止不住颤抖。

强哥很有底气地回答:“最佳男主角!”

为了让宋明薇清楚这个奖项的分量,强哥进一步郑重说明:“要知道,我们港区很少把这个奖项颁给内地演员,而且还是颁给一个新人。”

事实上,强哥对于这个评选结果也有些意外。

按理来说,再出彩的新人也应该先拿最佳新人奖。

但组委会竟然跳过了这个奖项,直接给徐涛定了最佳男主角,可见评委对他表演的肯定。

“明薇,这个奖,你们一定要来领。”强哥在电话那头也有些激动。

宋明薇缓了一阵才开口,“那什么时候领奖呢?”

“3月20号,在港区电视台大礼堂。”强哥自信满满,认为宋明薇绝对没有理由拒绝,“到时候港区大部分重量级明星都会到场,这可是你们扩展人脉的好机会!”

可强哥等了半天,都没有等到宋明薇的明确答复。

“怎么啦?是高兴过了头吗?”强哥急脾气上来了,“你们至少要先点头,我才好给你们安排前排的位置。”

又是前排?

从天而降两个大惊喜,宋明薇当然不知道该接哪个。

两个地方,两个重要奖项,都是不能被轻视。

现在倒是让宋明薇犯难了,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

似乎,谁都不能得罪啊。

“哥,我先看看行程再回复你。”宋明薇找了同样的借口,赶紧挂掉手机,并陷入无限纠结......

这时,宋丽华突然冲了进来,“姐。”

“小时候教你进门要先敲门,现在还没学会?”看到这个不省心的妹妹,宋明薇更加头疼了。

“姐,难道你真的要按照对赌协议的内容,把我踢出公司?”宋丽华不相信,自己的亲姐姐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把自己扫地出门。

原来宋丽华早就通过圈子里的人脉关系得知,徐涛的两部电影票房已经高达400万。

剩下的距离500万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还只是票房收入,还不算将来售卖VCD的利润。

由此可见,徐涛要达到对赌协议的要求简直轻而易举。

这个结果,是宋丽华根本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