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选角风波

换源:

  周一早晨,程默提前半小时到达公司,准备《都市夜归人》第三季的选角会议。电梯门打开时,他意外地看到苏瑾已经站在会议室里,正对着墙上的演员资料皱眉思考。

早。程默轻声打招呼,不想惊扰她的思绪。

苏瑾转过身,今天的她穿了一套米色西装,头发挽成一个简洁的发髻,耳垂上小巧的珍珠耳钉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与杭州雨夜那个卸下防备的女人相比,此刻的她又恢复了那个一丝不苟的制片人形象。

早。苏瑾点头回应,目光落在他手中的文件上,剧本修改完成了?

程默将文件夹递给她:昨晚刚定稿,新增了两个配角的戏份。

苏瑾接过文件,指尖不经意间擦过他的手背,那一瞬的触碰让程默心头微微一颤。她迅速收回手,翻开剧本快速浏览起来。

这个心理咨询师角色很重要,苏瑾指着其中一页说,需要演员有足够的深度。

程默走到她身边,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茉莉香气:我考虑过请林雨晴来客串,她的气质很符合。

苏瑾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程默读不懂的情绪:你们还有联系?

偶尔会聊音乐和剧本。程默谨慎地回答。

苏瑾轻轻嗯了一声,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十点开始面试,我们先确定一下主要角色的标准。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两人沉浸在角色分析和演员匹配的工作中。程默注意到,每当讨论到关键情节时,苏瑾的眼睛会微微发亮,语速也会不自觉地加快。这种对作品的全情投入,是她最迷人的特质之一。

九点五十分,其他工作人员陆续到达。选角导演张姐一进门就笑着说:苏制片今天气色不错啊,有什么好事吗?

苏瑾略显尴尬地整理了一下文件:只是睡得好而已。

程默偷瞄了她一眼,想起杭州那晚她说过自己长期失眠。看来那场谈话确实对她有所帮助,这个认知让他心底泛起一丝满足感。

选角正式开始后,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苏瑾坐在中央位置,程默在她右手边,两人不时交换意见。大多数演员的表现中规中矩,直到一个叫周晓的年轻女演员走进来。

各位老师好,我是周晓,试镜心理咨询师一角。女孩的声音清澈而沉稳,与角色设定完美契合。

程默翻看她的简历——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话剧经验丰富,但影视作品不多。当他抬头时,发现女孩正专注地看着苏瑾,眼神中带着某种程默熟悉的崇拜。

试镜表演开始后,周晓的表现令人惊艳。她将剧本中那段复杂的心理独白演绎得层次分明,最后甚至让在场的几位工作人员红了眼眶。

表演结束后,苏瑾难得地露出了赞赏的微笑:很有感染力,对角色的理解也很到位。

周晓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谢谢苏老师!我一直很崇拜您的作品,《都市夜归人》前两季我看了不下十遍。

程默注意到苏瑾因为这个直白的赞美而微微脸红,她轻咳一声:谢谢,回去等通知吧。

周晓离开后,选角导演忍不住赞叹:这孩子不错,形象气质都符合,演技也好。

程默点头赞同:确实是个好苗子。

但缺乏知名度,市场部的同事提出异议,这个角色很重要,我们需要有号召力的演员。

会议室里立刻分成了两派,争论逐渐激烈起来。程默看向苏瑾,发现她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她感到压力时的习惯动作。

休息十分钟。苏瑾突然宣布,然后起身快步走出了会议室。

程默犹豫片刻,跟了出去。他在茶水间找到了正在倒水的苏瑾,她的背影看起来有些紧绷。

还好吗?程默轻声问。

苏瑾转过身,水杯在她手中微微颤抖:只是需要透口气。她停顿了一下,那个女孩...让我想起了刚入行时的自己。

程默有些意外她会分享这样的私人感受:周晓?

嗯,同样的固执,同样的...不被人看好。苏瑾的声音低了下来。

程默想起苏瑾曾经提过,她刚入行时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而屡屡碰壁。他轻轻接过她手中的水杯,避免水洒出来:但你现在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苏瑾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脆弱:有时候我也会怀疑,坚持艺术性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茶水间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那一刻的苏瑾不再是雷厉风行的制片人,而是一个会自我怀疑的普通女性。程默突然有种冲动,想要拥抱她,告诉她她有多优秀。但他只是递回水杯,轻声说:正是你的坚持,才让《都市夜归人》与众不同。

苏瑾的眼神柔和下来:谢谢。简单的两个字,却让程默心头一暖。

回到会议室后,苏瑾恢复了冷静专业的姿态:继续讨论吧。关于周晓,我认为演技和角色契合度应该是首要考虑因素。

最终,在苏瑾的坚持下,周晓获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会议结束后,程默留下来整理资料,苏瑾走到他身边:晚上有空吗?我想请你吃顿饭,感谢你在杭州的帮助。

程默惊讶地抬头,对上她平静的目光:当然,我的荣幸。

七点,香樟餐厅。苏瑾说完便离开了,留下程默站在原地,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下班后,程默回家换了身休闲西装,提前十分钟到达餐厅。香樟是家低调的法式餐厅,隐藏在一条安静的小巷里,环境优雅私密。服务员领他到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是精心打理的小花园。

苏瑾准时到达,她换了一身墨绿色的连衣裙,头发披散下来,比白天工作时柔和许多。程默起身为她拉开椅子,注意到她耳垂上换了一对小巧的钻石耳钉,在烛光下闪闪发光。

你看起来很漂亮。程默由衷地说。

苏瑾微微一愣,随即礼貌地微笑:谢谢。她拿起菜单,这里的鹅肝很不错。

点完餐后,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平时的交流都围绕着工作,此刻突然变成私人约会,一时不知从何聊起。

周晓让我想起我的第一部作品,苏瑾打破沉默,当时没人看好那个题材,但我坚持了下来。

程默好奇地问:什么题材?

关于女性职场困境的纪录片,苏瑾的眼神变得遥远,花了我两年时间,几乎耗尽所有积蓄。

后来呢?

后来获得了独立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苏瑾轻轻搅动着餐前酒,但商业上并不成功。她抬头看程默,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选择更商业化的路线,现在会不会更...轻松一些。

程默从未听苏瑾谈起过这样的自我怀疑,他认真地说:但那样就不是你了。正是你的坚持,才让星辉的内容与众不同。

苏瑾的嘴角微微上扬:你刚才在会议室也这么说。

因为这是事实。程默坚定地说。

前菜上来了,两人暂时停下交谈。享用美食的过程中,程默发现苏瑾对葡萄酒很有研究,她详细地为他讲解每一道菜搭配的酒品及其背后的故事。这种专业之外的兴趣让她整个人鲜活起来,不再是办公室里那个严肃的制片人。

你懂的真多,程默赞叹道,是专门学过吗?

苏瑾摇摇头:只是个人爱好。我父亲是葡萄酒进口商,从小耳濡目染。她的表情柔和下来,周末有空时,我喜欢一个人品酒看书。

这个小小的分享让程默看到了苏瑾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想象着她周末独自在家,端着红酒杯阅读的样子,心头泛起一阵温暖。

主菜过后,谈话逐渐转向更私人的话题。苏瑾问起程默的写作习惯,他分享了自己经常在深夜灵感迸发的经历。

有时候写到凌晨,第二天开会都昏昏沉沉的。程默自嘲地笑笑。

苏瑾突然笑了:难怪有几次你看起来像没睡醒。

这是程默第一次听到苏瑾如此轻松的笑声,像一串清脆的风铃。他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原来你注意到了。

我注意到很多事,苏瑾的声音低了下来,比如你总是用蓝色文件夹装最终剧本,喝咖啡不加糖但加双份奶,还有...她停顿了一下,你对待每个演员都很有耐心。

程默惊讶于她的观察力:你比我想象的更...细心。

苏瑾的目光落在酒杯上:职业习惯罢了。

甜点上桌时,苏瑾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眉头微皱:抱歉,我得接这个电话。

程默点点头,苏瑾走到餐厅外接听。透过玻璃窗,他看到她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不时点头说着什么。五分钟后,她回到座位,面带歉意:公司有点急事,我得先走了。

需要我一起吗?程默起身问道。

苏瑾摇摇头:只是合同问题,我能处理。她犹豫了一下,谢谢今晚的陪伴,我很愉快。

程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我也是,下次再约。

苏瑾离开后,程默独自坐在餐厅里,慢慢品尝着剩下的甜点。今晚的苏瑾向他展示了不同于工作时的另一面——温柔、知性,甚至有些脆弱。这种反差让他心跳不已。

结账时,服务员告诉他:那位女士已经付过了。

程默愣了一下,随即微笑起来——典型的苏瑾作风,永远掌控全局。走出餐厅,夜色已深。他拿出手机,犹豫着是否该发消息确认她安全到家,又担心显得太过冒昧。

正当他纠结时,手机震动起来。是苏瑾发来的消息:安全到家了。今晚谢谢你,很久没这么放松了。

程默立刻回复:我也是,希望有机会再聊。

苏瑾回了一个简单的晚安,对话就此结束。但程默站在街头,看着这条简短的消息,心中泛起一阵暖意。今晚的相处,似乎为两人之间打开了一扇新的门,通往更私密、更真实的关系。

回到家,程默发现林雨晴发来了几条消息,分享她最近创作的一首新曲小样。他戴上耳机聆听,悠扬的钢琴声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与今晚和苏瑾共度的温馨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三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他生活中交织——颜书瑶阳光般的直率告白,林雨晴充满艺术气息的灵魂共鸣,以及今晚与苏瑾那种成熟克制的互相欣赏。每一种关系都独一无二,都让他心动不已。

程默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明天还要继续工作,生活还要按部就班地前进。但今晚与苏瑾的晚餐,无疑为两人之间的关系添上了一抹新的色彩。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但此刻,他允许自己沉浸在这种微妙而美好的期待中。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旧闪烁,如同无数个未说完的故事,等待着被继续书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