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长略显狼狈地走开后,研究科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那两位老科员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向祁同伟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和惊讶。
而那个年轻的前公安小伙子,更是直接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哥们儿,行啊你!
那几份总结报告里的毛病,我们看了好几遍都没发现,你这眼神也太毒了!”
祁同伟认出他胸牌上的名字——肖建国。
他笑了笑,
【官场气度】让他显得随和又不失分寸。
“谈不上毒,就是看得仔细了点。
我叫祁同伟,以后大家是同事,相互学习。”
“我叫肖建国,刚从下面派出所调上来不久。”
肖建国爽朗一笑,主动伸出手,
“以后多指教!”
祁同伟与他握了握手,感觉到了对方的真诚。
看来,这个肖建国或许可以成为他在科里第一个建立联系的人。
那位戴眼镜的老科员也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小祁同志这业务能力确实强,看来张县长看人还是很准的。”
另一位一直看报纸的老科员,也终于抬起头,深深地看了祁同伟一眼,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的审视意味也淡了不少。
祁同伟知道,自己刚才小露一手,初步镇住了场面,也赢得了部分同事的初步认可。
但这还不够,周正这个顶头上司显然对自己心存芥蒂,绝不会就此罢休。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周科长就把祁同伟叫到了他的独立小办公室。
“小祁啊,”
周正脸上挂着公事公办的表情,指着桌上一堆杂乱无章的旧档案,“局里准备整理一下过去五年的行政复议案件卷宗,搞一个汇编。
这项工作比较繁琐,需要耐心细致,我看你理论基础好,又有耐心,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祁同伟心中冷笑。
整理五年旧案卷?
这工作量巨大不说,而且枯燥乏味,纯粹是打杂的活儿,还不容易出成绩。
这周正明显是想把他晾在一边,让他远离科里的核心业务。
“好的,科长,保证完成任务。”祁同伟没有丝毫犹豫,平静地接下了任务,脸上看不出任何不满。
【危机预警】(强化)并没有发出强烈的警报,说明这个任务本身虽然是刁难,但并没有隐藏什么直接的陷阱。
周正的目的,更多的是“磨搓”和“边缘化”他。
祁同伟将那堆积如山的旧案卷搬回自己的座位,引来了肖建国同情的目光。
“祁哥,这……这工作量也太大了吧?
周科长这不是明摆着……”
肖建国低声抱怨道。
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然一笑:“没事,正好可以熟悉一下局里的案子。”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寻求帮助,只是默默地开始整理。
这一幕落在办公室其他人眼里,看法又各不相同。
两位老科员觉得这年轻人能沉得住气,是个干事的样子。
而周科长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暗自得意,觉得祁同伟再有才华,也得先在这些杂事里磨掉锐气。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祁同伟。
【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翻阅卷宗的速度快得惊人,
【敏锐洞察】则让他能迅速抓住每个案件的核心要素和法律适用问题。
他不仅仅是在整理,更是在分析和学习。
他发现这些旧案卷中,隐藏着许多岩台县基层执法和行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他之前报告中的观点相互印证,甚至为他提供了更多鲜活的案例和数据支撑。
短短三天时间,祁同伟不仅将那堆积如山的五年卷宗整理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还基于这些案卷,写出了一份《近五年我县行政复议案件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的简报。
这份简报,虽然篇幅不长,但数据详实,问题归纳精准,提出的建议针对性极强,比如“规范自由裁量权”、“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完善府院联动机制”等,都切中了当前县里行政执法工作的痛点。
当祁同伟将整理好的卷宗目录和这份“顺手”写就的简报放到周科长办公桌上时,周科长彻底傻眼了。
他看着那清晰明了的卷宗目录,又拿起那份简报,越看越心惊。
这……这哪是整理旧档案?
这分明是完成了一项高质量的专题调研!
而且只用了三天?!
“这……这是你这三天整理出来的?”
周科长指着简报,声音都有些变调。
“是的科长。”
祁同伟语气平静,
“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就顺手做了个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不成系统,请科长批评指正。”
批评?指正?
周科长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
这份简报的水平,比他亲自操刀写的都要强上不少!
他原本想用繁重枯燥的工作打压祁同伟,结果对方不仅轻松完成,还反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附加题”答案!
这哪里是下马威?
这分明是自己送上门去被打脸!
“叮!恭喜宿主巧妙化解领导刁难,并展现出超强工作能力,【官场气度】效果微弱提升,【领导看重】状态进一步加深(在部分关注你的领导心中),获得【胜天点数】x20。”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祁同伟心中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周正知道,任何试图打压他的小动作,都只会反衬出他祁同伟的优秀!
周科长拿着那份简报,半天说不出话来,最终只能挥挥手,语气复杂地说道:“嗯……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祁同伟点点头,转身离开,留下周科长一人在办公室里,看着那份简报,脸色阴晴不定。
他知道,这个祁同伟,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得多!
想靠这种小手段打压他,根本行不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