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下乡调研,扶贫项目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换源:

  周科长看着祁同伟平静离去的背影,心中冷笑连连,笃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很快就会在基层的泥潭里栽跟头。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祁同伟一周后交不出一份像样的报告,或者在乡下惹出什么麻烦时,自己该如何向张副县长“汇报”。

然而,他完全想象不到,此刻的祁同伟,心中早已有了清晰的计划和十足的底气。

第二天一早,祁同伟没有惊动任何人,简单收拾了行装,便乘坐最早一班的客车,前往此次扶贫项目涉及的第一个试点乡镇——红石乡。

红石乡地处岩台县西北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全县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这里也是此次扶贫项目中,土地流转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

客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行驶了近三个小时才到达红石乡政府所在地。

祁同伟没有直接去乡政府,而是先在镇上找了个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

他需要先摸清情况。

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祁同伟在镇上的小饭馆里,凭借【官场气度】带来的亲和力,以及【敏锐洞察】(强化)对人心的把握,很快就和饭馆老板以及几个正在吃饭的本地人攀谈起来。

他不露声色地将话题引向了扶贫项目和土地流转。

“听说县里要在咱们这搞扶贫项目,流转土地搞那个什么……药材种植基地?”

祁同伟装作随意地问道。

“唉,是啊,”饭馆老板叹了口气,“听说是好事,能增加收入。

可这地里的事儿,谁说得准呢?

那补偿款,听说给得不高,有些人心里不乐意。”

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也接话道:“何止是不高!

俺们村口老王家的地,位置那么好,一亩地才给那么点钱,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而且,那来承包地的公司,听说是外地的,靠不靠谱都不知道!”

另一个抽着旱烟的老农则忧心忡忡:“地没了,以后吃啥?光靠那点补偿款和租金,能顶啥用?

万一那公司搞砸了,咱们找谁说理去?”

几句话下来,祁同伟心中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补偿标准偏低、对合作企业缺乏信任、以及农民对未来生计的担忧,是红石乡土地流转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

这与他通过【信息渠道】了解到的情况基本吻合,但村民们言语中流露出的那种疑虑和隐隐的不满,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无法感受到的。

下午,祁同伟换上了一身更朴素的便装,前往矛盾最突出的一个村子——王家峪村。

他没有惊动村干部,而是直接走访了几户对土地流转有抵触情绪的农户。

凭借【基层威望】(高级)带来的天然信任感,以及他耐心细致的询问和真诚的态度,村民们渐渐放下了戒备,向他吐露了心声。

“祁同志,不是我们不配合政府工作,实在是这补偿太低了!

你看我们这地,虽然是山地,但也能种不少好东西,那点钱,连我们一年的收成都抵不上!”

一位老农激动地说道。

“还有那个什么宏发公司,说是来搞药材种植的,可我们打听了,他们在别的县名声好像不太好,拖欠过农民工工资!

把地交给他们,我们不放心啊!”

另一个中年村民补充道。

祁同伟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导村民说出更深层的原因。

村民们的不满,不仅仅是针对补偿标准和合作企业,更深层的是对村干部在其中可能存在的猫腻的怀疑,以及对信息不透明的担忧。

“村长说啥就是啥,那补偿标准到底咋定的,我们都不知道!”

“听说那宏发公司的老板,跟咱们乡里的某个领导沾亲带故……”

这些信息,无疑更加印证了扶贫项目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风险。

周正把他派来,恐怕不仅仅是想刁难他,更是想让他卷入这些是非之中,成为替罪羊!

就在祁同伟与一位村民深入交谈时,【危机预警】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警示感!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到村口方向,几个骑着摩托车、流里流气的年轻人正朝这边驶来,为首一人,正是他之前在饭馆里听人提过的、村里有名的刺头混混。

他们目光不善地盯着祁同伟,显然是冲着他来的。

祁同伟心中一凛,看来,有人不想让他这么顺利地调查下去!

是村干部?

还是那个宏发公司?

或者……是更上面的人?

他不动声色地结束了与村民的谈话,叮嘱村民注意安全,然后转身,迎着那几个驶近的摩托车,平静地站在了路中间。

狭路相逢,退缩不是他的风格!

他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潜在冲突,触发支线任务:【排除干扰】。”

“任务要求:妥善处理眼前的麻烦,确保调研工作顺利进行。”

“任务奖励:【胜天点数】x30,【威慑力】(临时状态,对特定目标产生心理压制)。”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祁同伟眼神一凝,【官场气度】和【基层威望】带来的沉稳气场瞬间散发开来。

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