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山雨欲来,调研收官!【加更2】

换源:

  王老五等人如同丧家之犬般逃离后,王家峪村的村民们彻底将祁同伟视作了主心骨。

原本还有所保留的信息,此刻也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倾诉出来。

关于村干部在土地丈量中的猫腻、宏发公司与乡干部的暧昧关系、以及补偿款发放中可能存在的不透明操作……

一条条线索汇聚到祁同伟这里,让他对红石乡扶贫项目背后隐藏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祁同志,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一位老支书模样的老人握着祁同伟的手,浑浊的眼中充满了期盼。

“老书记,您放心。”

祁同伟郑重承诺,“我这次下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我一定会把大家反映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带回县里,给县领导汇报清楚!”

安抚好村民,祁同伟没有在王家峪过多停留。

他知道,自己在这里的动作越大,惊动的势力就越多,接下来的调研可能会面临更多阻力。

【危机预警】带来的直觉告诉他,必须抓紧时间。

……

正如祁同伟所料,他强硬逼退王老五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某些人的耳朵里。

红石乡乡政府,乡长办公室。

一个穿着夹克、手指上戴着金戒指的中年男人正焦躁地踱步,他正是宏发药材公司的老板,也是乡里某位领导的远房亲戚。

他对面坐着王家峪村的村长,村长一脸愁容,将王老五汇报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那个姓祁的干部,年纪不大,但邪门得很!

几句话就把王老五他们给镇住了,还扬言要查到底!”

村长擦着汗说。

宏发公司的老板猛地停下脚步,一拳砸在桌子上:“妈的!这个祁同伟是哪儿冒出来的?周科长不是说他只是个愣头青,派下来走走过场吗?

怎么这么难缠!”

村长苦着脸:“老板,现在怎么办?

那小子还在下面村子转悠呢,再让他查下去,咱们……咱们……”

“慌什么!”

老板呵斥了一句,但眼底也闪过一丝慌乱。

他拿出手机,走到窗边,拨通了一个号码:“喂,周科长吗?我是宏发的老刘啊……对对,有点小麻烦,您派下来的那个祁同伟,好像不太听话啊……”

电话那头的周正,听完汇报后,脸色也变得阴沉。

他没想到祁同伟不仅没被吓住,反而还把王老五那伙人给怼了回去!

这个祁同伟,比他想象的更棘手!

“我知道了。”

周正压着火气,冷冷地说道,“你们那边先稳住,不要再轻举妄动。他愿意查就让他查,我倒要看看,他一个刚从乡下来的科员,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挂了电话,周正心中冷笑。

查吧,查得越深越好!

这扶贫项目牵扯的部门和利益不少,祁同伟一个新人冒然去捅这个马蜂窝,得罪的人越多,到时候摔得就越惨!

他只需要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

接下来的两天,祁同伟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另外两个试点乡镇。

有了在王家峪村的经验,加上【基层威望】(高级)和【官场气度】的加持,他的调研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虽然也遇到了一些乡、村干部的敷衍和阻挠,但都被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一一化解。

他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不统一、小额贷款发放流程不规范、产业合作协议存在法律漏洞等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信息渠道】(中级)也适时地反馈回一些关键信息,比如某个乡镇的领导与合作企业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的传闻,某个村干部私自挪用扶贫贷款的线索等等。

所有的信息在他脑海中汇聚、整理、分析,一个完整的、触目惊心的扶贫项目法律风险图景逐渐清晰。

“水果然很深……”

祁同伟站在返回县城的客车上,望着窗外连绵的山峦,眼神凝重。

这次调研,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扶贫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因为各种利益纠葛和监管缺失,可能演变成一场对农民利益的掠夺。

他手中的这些材料,一旦递上去,必将在岩台县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他仔细思考着如何撰写这份法律意见书。

既要如实反映问题,揭示风险,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还要注意措辞和策略,避免直接将矛头指向过多的人,尤其是不能让周正抓住任何把柄。

他需要将这份报告,打造成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除毒瘤,而不是一根引爆矛盾的导火索。

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文字功底。

“立足县城,做出显著成绩……”主线任务的要求在他脑海中回响。

这份法律意见书,就是他完成任务的关键一步!

也是他向张副县长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机会!

客车驶入县城,祁同伟没有直接回司法局,而是回到了分配给他的临时宿舍。

他铺开纸张,拿起了笔。

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前世积累的官场经验和文字功力,与系统赋予的能力完美融合。

一份足以震动岩台县官场的法律意见书,即将诞生!

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跪谢各位读者大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