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面试环节,在县司法局的小会议室举行。
与上午笔试的肃穆不同,这里的气氛更为紧张,也更具压迫感。
评委席上坐着几位县司法局的领导,以及县委组织部和政法委的代表。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侧面旁听席上的张副县长,他神色平静,目光却时不时扫过门口,显然是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出现。
他的秘书小王则恭敬地坐在他身后。
当叫到“石沟镇司法所,祁同伟”的名字时,会议室内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祁同伟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去。
他身姿挺拔,面色从容,眼神平静地扫过评委席和旁听席,微微颔首致意,既不显得卑微,也不显得倨傲。
“祁同伟同志,请坐。”主位上,司法局的一位副局长开口道,语气比对其他考生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谢谢领导。”祁同伟落座,腰杆挺得笔直。
面试正式开始。
最初的几个问题,都是些常规性的题目,比如“谈谈你对司法公正的理解”、“结合你的工作,谈谈如何在基层普法”等等。
这些问题对祁同伟来说毫无难度。
他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敏锐洞察】对岩台县实际情况的理解,回答得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引用的法条和案例信手拈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再次让评委们暗暗点头。
旁听席上的张副县长,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那位与梁家有关系的政法委科长作为评委之一,显然不想让祁同伟太轻松过关,他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祁同伟同志,你笔试成绩很高,理论基础扎实。
但基层工作光靠理论是不够的。
石沟镇是全县有名的贫困镇,矛盾多发,你认为当前制约石沟镇发展的最主要的法律瓶颈是什么?
又该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看似开放,实则暗藏陷阱。
如果回答得太空泛,会被认为不切实际;
如果只谈具体案件,又会显得格局太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祁同伟身上。
祁同伟却仿佛早有预料,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微微一笑,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那份报告的誊写稿。
“各位领导,关于这个问题,我结合工作实际,做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份书面材料。”
他将报告轻轻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并没有直接递上去,而是从容不迫地说道:“我认为,制约石沟镇乃至整个岩台县发展的法律瓶颈,核心在于‘法治供给’与‘基层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他没有直接照搬报告内容,而是提炼核心观点,侃侃而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资源集中在县城,乡镇一级严重匮乏,农民遇到法律问题求助无门;
二是部分法律法规与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存在脱节,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有法难依’;
三是基层治理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习惯用‘开会’、‘发文’解决问题,
而忽视了法律在定分止争、规范秩序、保障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直指要害,让在场的评委们都陷入了沉思。
就连那位发难的科长,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一时间竟找不到反驳的切入点。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破局?”司法局副局长追问道,语气中充满了兴趣。
“破局的关键在于‘精准滴灌’和‘系统赋能’。”
祁同伟自信地回答,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方面,要推动法律服务重心下移,比如设立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鼓励律师定期下乡、推广‘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法律咨询模式,
实现法律服务的‘精准滴灌’;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乡镇赋权扩能’,在明确权责、加强监督的前提下,赋予乡镇必要的执法权限,同时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比如我报告中提到的‘矛盾调解积分制’,激发基层自我治理的活力,实现‘系统赋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评委席,
最后落在了旁听席的张副县长身上,语气铿锵有力:
“法律不仅仅是惩罚犯罪的工具,更是规范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石。
岩台县要发展,要脱贫,就必须牢牢抓住法治建设这个‘牛鼻子’!
用句通俗的话讲,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但‘无法无天’更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富裕和安宁!”
这番话,格局宏大,见解深刻,特别是最后那句引用,更是点睛之笔,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片刻。
张副县长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彩,他再也按捺不住,带头鼓起了掌!
“说得好!说得非常好!”
张副县长站起身,走到评委席旁边,目光灼灼地看着祁同伟,“祁同伟同志,你的见解,你的思路,让我印象深刻!
你不仅仅是在回答问题,你是在为我们岩台县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其他评委也纷纷鼓掌,看向祁同伟的眼神充满了赞赏和肯定。
那位政法委科长脸色铁青,却也只能跟着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
面试的结果,几乎已经没有悬念。
“叮!恭喜宿主在法律知识竞赛面试中表现优异,彻底征服关键领导,【基层威望】提升至高级,
【领导赏识】状态固化为被动效果【领导看重】,
【信息渠道】提升至中级,
获得特殊奖励:【官场气度】(被动,潜移默化提升宿主言行举止中的威严与信服力)。”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祁同伟内心激动,面上却古井无波,只是谦逊地说道:“谢谢县长和各位领导的肯定,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张副县长哈哈大笑:“好!年轻人有才华,还不骄不躁,难得!祁同伟同志,我很期待与你共事!”
这句话,无异于一锤定音!
祁同伟知道,离开石沟镇这片泥潭,进入县城这个更广阔的舞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他站起身,向评委和张副县长再次鞠躬致谢,然后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