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神秘公子品尝美食

换源:

  厨房里,江辰手脚麻利地炒着菜,忙得不可开交,连站稳的功夫都没有。

那边,一位穿着华丽、略显富态的年轻人,站在一旁,眼神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炯炯有神地盯着每一个烹饪的步骤,似乎对这一切都感到新奇无比。

江辰眼角轻轻一扫,留意到了这位年轻人……

这时候,他心里也豁然开朗了。在这个时代,君子通常是远离厨房的,更别说那些豪门大宅的少爷们,很少有机会涉足厨房,这份好奇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江辰心里有了底,认定这位小少爷定是个读书人,就像人们常说的,对外界之事充耳不闻,一心只沉浸在圣贤书中。

就这样,在炊烟袅袅中,两人在厨房里断断续续地聊起了家常。

如果换成心胸狭窄的老板,遇到客人跑来后厨偷师招牌菜,还问题多多,怕是早就变脸不认人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没事跑后厨来,还盯得这么紧,想偷学咱们店的绝活吗?”

但江辰却不以为意,也许对方只是单纯对做菜感到好奇,并非有意来偷艺。

江辰性格本就洒脱,而那位年轻人态度也很随和,两人因此友好地聊了起来,很快就熟络起来。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将手中的食材投入锅中,江辰边翻炒边随意问起:“冒昧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年轻人温文尔雅地笑道:“我……姓甄。”

江辰连忙回应:“原来是甄公子,幸会幸会,在下江辰。”

年轻人赞许道:“好名字!”

江辰咧嘴一笑,给对方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哪里哪里,甄公子过奖了。”

两人相视而笑,简单的几句话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望着这位年轻有为的甄公子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江辰内心不禁赞叹,那种真诚的欣赏难以掩饰。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真正的豪门之家,书香门第,家中的子弟教育有方,与人交谈总是带着几分温和,丝毫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嚣张跋扈。

动不动就仗势欺人的是爆发户,胡作非为的不过是走狗,真正的豪门望族的子弟,是不屑于欺负平民百姓的。

何必如此呢?

一番交谈后。

甄公子突然来了兴致,卷起昂贵的衣袖,上前捡起一根木柴,准备往炉灶里添。

看来这位小少爷闲得无聊,对生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江辰急忙说:“哎……甄公子,小心弄脏了衣服。”

甄公子这身衣物显然是江南织锦中的上品,让江辰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曹府。

这位青年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贵族之后,这一身行头少说也值几百两银子。

万一弄脏或是烧出个洞,实在太可惜了。

可甄公子笑眯眯地说:“没关系的。”

说着,他兴高采烈地多加了几根木柴,仿佛生火这件事极富趣味,让他乐在其中。

江辰见劝阻无效,便随了他的心意。

任由他去吧。

看着这位对生火充满热情的甄公子,江辰竟生出几分同情。读书至少还有体育课,班上还有几十位同学相伴。

然而这个时代,读书人其实也有他们的无奈。

寒窗苦读十年,像被关在小小书房的笼中鸟,每天一睁眼就是读书,闭眼时梦中也尽是伦理文章。

看来真是闷坏了。

这时,江辰想起自己小时候第一次随父母回到农村老家的情景。

那时,江辰刚到农村,也是第一次见到炉灶,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如同甄公子此刻一样,蹲在炉灶前烧火。

甄公子又笑着问:“柴火够了吗?”

江辰低头看了看炉灶,连忙说:“够了够了,再烧就要糊了。”

甄公子不好意思地傻笑起来:“抱歉,抱歉。”

于是,一人炒菜,一人烧火,两人的距离再次拉近。

甄公子蹲在江辰身边,一边看着炉火,一边问:“掌柜的,这是在做什么菜呢?”

江辰答道:“卤煮。”

甄公子恍然大悟,笑着说:“听说过,朝阳门这里有很多卤煮火烧店,这可是好东西。”

他对这民间小吃卤煮火烧显然赞赏有加,一个劲地夸赞:“这卤煮火烧美味又实惠,能让百姓尝到肉味,真好,真好……”

江辰笑笑,轻声道:“您过奖了。”

这位公子真是客气,又会说话,这一番赞美让江辰心中美滋滋的。

甄公子看着他的表情,轻轻咦了一声。

他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定睛望着江辰,惊奇道:“你这家店叫便宜坊……我想起来了,这卤煮火烧,难道是您最早做出来的?”

江辰笑道:“不过是一点小技俩,不值一提。”

甄公子小吃了一惊,仔细打量着江辰,好一会儿又赞道:“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小技俩,你是对国家有贡献的。”

江辰无言以对。

看着眼前这位少年未脱稚气,却一脸认真,江辰也只能苦笑,心里暗自嘀咕。

这位公子说话怎么喜欢吊人胃口?

口气也太大了吧!

“对国家有贡献”这样的话从一个半大的小子嘴里说出来,江辰总觉得有些滑稽,这话还是张丞相说来比较合适。

不过江辰也没放在心上,把炒好的菜装盘,正要叫小徒弟送出去,却被甄公子抢先一步接过。

“我来吧。”

甄公子一点不见外,用他那圆滚滚的小手接住一盘青椒土豆丝,兴冲冲地端了出去。

江辰一愣:“哎,甄公子?”

这也太随性了吧!

江辰干脆不再劝阻,开始炒下一道菜,心里琢磨着这位甄公子的脾性,和张大小姐有得一拼。

都是叛逆,不听家里管束,想干嘛就干嘛吧。

前厅里。

冯保和东厂的几位头领正坐立不安,突然看见有人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饭菜走出。

细看之下……

冯保的老脸微微抽搐,几位东厂头目吓了一跳,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位大爷不仅在人家厨房里乱转,还帮忙生火。

这怎么还溜达到别人饭馆里,扮上小二了呢?

只见那位胖少爷将一盘热乎乎的饭菜摆上桌,对着大伙儿展露出温暖的笑容说:

“吃,快吃吧。”

别见外啊。

几位东厂头头又是一阵哆嗦,连忙赔笑脸:“哎呀,万……”

“万岁爷”三个字还没出口,就被那青年狠狠瞪了一眼,几个人赶紧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眼见这爷儿又乐颠颠地跑回后厨,继续蹲在炉灶旁生火,还跟江辰瞎聊起来。

几个人被风一吹,心更乱了。

在后厨里。

话盒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甄少爷往炉子里添了根柴,自然而然地问:“老板,你这手艺确实好,生意挺红火的吧?”

江辰连忙道:“借您的吉言……还行吧。”

望着忙得不可开交的江辰,略显丰腴的华服青年又笑了笑,接着问:“那你认为这些年朝廷的新政策怎么样,老百姓是真心拥护吗?”

江辰一边炒菜,一边随口答:“那当然是拥护的,朝廷新政策……摊丁入亩确实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青年盯着江辰,好奇道:“看你言行举止,说话头头是道,不像是普通的市井百姓,你念过书?”

江辰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我家祖上有当官的,在家道中落前,家里也请过教书先生。”

青年微微惊讶,从头到脚重新审视了江辰一番,脸上浮现出释然的表情,轻声说:“哦……”

青年依读书人的礼数向江辰作了个揖,笑道:“失敬,失敬。”

那表情仿佛在说,原来曾经是个读书人啊。

那就和普通百姓不一样了。

“原来这样。”

如今这世道,读书人和普通街头巷尾的人,差别可大了!

而且家里能请得起教书先生的,那可不是普通人,这相当于请私人教师,给孩子开小灶,这样的家庭至少也得是个小地主。

青年顿时来了兴趣,追问:“老板,你有没有考取过功名,哪怕是个秀才也行啊。”

江辰一时语塞,心里苦笑不得,忙说:“您……别逗我了,我就是个小饭馆的老板,没功名。”

我考啥秀才呢?

我要是有功名,还会在这儿卖卤煮火烧?

青年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头,憨憨地笑道:“哦……呵呵,我说错话了,不好意思。”

江辰微微一笑,继续忙活着炒菜。

尴尬之中,青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幽幽叹了口气:“不追求功名,踏踏实实做点小买卖也好,这功名利禄啊……最坑人了。”

江辰随口接道:“没错,讲义气的往往是杀狗的,负心的多是读书人。”

这话本是随口而出,青年却愣住了,有些吃惊地看着江辰,心中反复咀嚼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这似乎是一副对联,越想越觉得……

“绝了!”

随着青年从炉灶旁站起来,用闪亮的眼神望着江辰,啪地一合折扇,不由自主地赞叹起来。

“绝,绝无仅有,千古绝对啊!”

在青年的赞叹声中,江辰握铲的手微微一顿,心里也迷迷糊糊的,原来这个时代还没这副对联?

一不小心又抄袭了人家的对联,不过江辰也没放心上,连忙将炒好的水煮鱼从锅里舀出。

闻了闻味道。

香,辣,嫩滑……

江辰如释重负,微微一笑,就是这个味儿!

端起煮好的水煮鱼,江辰对着还在不停称赞的青年轻声说:“客官,您的菜都好了。”

咱们吃东西去吧?

青年用闪亮的眼睛看着江辰,连忙点头:“走走走……老板,你的对联真是太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