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知己知彼

换源:

  走出百货公司,天色已晚,华灯初上。

雨后的街道湿漉漉的,倒映着五光十色的霓虹,送二阶堂结衣来的那辆黑色轿车依然静静地停在路边。

司机见两人出来,立刻上前接过二阶堂结衣手里的购物袋,放入后备箱。

伏见清辉也给她选了几套衣服,来都来了,总不能逛了半天结果就他自己买了,让人空着手回去。

嗯,虽说花的都是她的钱。

“前辈,我送你回去吧?”

二阶堂结衣提议道,伏见清辉本想拒绝的,但拎着几个袋子,确实也不好坐电车,也就答应了下来。

司机为两人拉开车门,他们先后坐进了宽敞舒适的后座。

车内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高级香氛气味,与外面湿冷的空气隔绝开来。

轿车平稳启动,汇入东京夜晚的车流。

车内一时间有些安静。

刚才在百货公司的冲突虽然短暂,但气氛的转变还是让两人之间多了一丝微妙的氛围。

二阶堂结衣偷偷看了伏见清辉一眼。

他正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侧脸在霓虹灯光下显得轮廓分明。

在路过一家装潢典雅的西餐厅时,暖黄色的灯光从巨大的落地窗透出,映照着里面用餐的客人。

餐厅门口摆放着精致的菜单牌。

“前辈,要不要在这里吃点东西再回去?”二阶堂结衣突然开口提议,“这家店的牛排好像很有名。”

她想起前辈似乎很久没有好好吃一顿正餐了,总是靠泡面或者她送的便当。

伏见清辉是有点想拒绝的。

明天要和安井真绪去见印刷厂的人,这几天一直忙着写作的事情,也没怎么梳理过现状。

所以他是想早点回去做个计划。

“走吧走吧!我请客!庆祝前辈即将成为大作家!”

然而,正当他犹豫的时候,二阶堂结衣已经让司机在餐厅附近找地方停车了。

伏见清辉拗不过她,只好跟着下了车。

门口侍者彬彬有礼地将他们引到靠窗的位置,这与他常去的拉面馆或便利店截然不同。

二阶堂结衣熟练地点了几样招牌菜,又要了一瓶红酒。

“前辈,你刚才真的太帅了!”

等侍者离开,她立刻兴奋地说道。

“我从来没见过三浦君那么丢脸的样子!”

她双手托腮,眼睛亮晶晶的:“直接把三浦幸介那种讨厌的家伙说得哑口无言!”

“只是说了该说的话。”

伏见清辉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三浦幸介那种人,大概习惯了别人在他面前卑躬屈膝或者至少保持敬畏,突然遇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自然会方寸大乱。

“才不是呢!”二阶堂结衣反驳,“以前的前辈,肯定不会那样的!”

伏见清辉心里了然。

“那个三浦,他一直都这样?”

他换了个话题,切了一小块牛排送入口中。

对这些高级料理一向没什么研究的他,只觉得味道还行,但也没什么特别的。

“嗯,差不多吧,仗着家里有点势力,就对人指手画脚。”

二阶堂结衣撇了撇嘴,显然对三浦幸介没什么好感。

“家里?”

伏见清辉顺势问道。

虽然说他光脚不怕穿鞋的,但知己知彼总是好的。

“他父亲是三浦宗一郎,东京都议会的议员,好像还是个什么委员会的委员长。”

二阶堂结衣提起这个名字时,没有什么特别的语气。

“都议员的儿子,难怪。”

伏见清辉淡淡地说了一句,没再多问。

在日本这个社会,政治家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尤其是在东京这种核心地带。

虽然只是地方议员,但经营多年,人脉关系盘根错节,能量不容小觑。

三浦幸介这种二代,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权力的运作和人脉的价值,自然会养成那种目中无人的习性。

由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就意味着政治门阀观念根深蒂固。

议员的儿子继续当议员,大臣的孙子准备接班当大臣,普通人想进入这个圈子难如登天。

三浦幸介大概就是这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

这种人往往顺风顺水惯了,稍微遇到点挫折或者不如意,就会暴露出器量狭小、输不起的本性。

刚才在商场里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就是明证。

“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接近我,说什么两家是世交,长辈们都希望我们多来往。”

二阶堂结衣继续抱怨道。

伏见清辉点点头,这倒是符合他的猜测。

大家族之间的联姻,本质上就是资源整合和利益捆绑。

在三浦幸介和他父亲看来,二阶堂结衣代表的不仅仅是她个人,更是二阶堂财团庞大的商业网络和社会影响力。

娶了她,对于三浦家的政治前途和家族地位,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

至于感情?

那大概是排在最后一位,甚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的东西。

“所以,你一直拒绝他?”

伏见清辉看着眼前有些气鼓鼓的二阶堂结衣,觉得她虽然出身豪门,但在某些方面,确实单纯得可以。

“当然了!”二阶堂结衣立刻点头,“我才不喜欢他那种人呢!”

伏见清辉笑了笑,没接话。

两人又聊了几句之后,便结束了这个话题。

“前辈,等书印出来,我们一定要办一个签售会!”二阶堂结衣畅想着,“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读者喜欢你的!然后……”

伏见清辉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没有打断。

很快,服务员就把主菜都端了上来。

香气四溢的牛排滋滋作响。

“对了前辈,稿子后面怎么样了?”

二阶堂结衣切着牛排,随口问道。

“已经全部写完了,今天特意带来了,就是准备给你看的。”

伏见清辉指了指放在旁边的袋子。

“真的吗?太好了!”二阶堂结衣顿时神采奕奕,“那我岂不是第一个看到完整故事的人?”

“算是吧。”

伏见清辉点了点头。

“前辈,那我们快点吃完饭,去你那里看稿子!”

二阶堂结衣立刻加快了用餐速度。

“我带出来,就是你可以拿回家去看,没必要再去我那里了。”

伏见清辉摇了摇头。

“诶……”

二阶堂结衣顿时大失所望。

这顿饭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

走出餐厅,夜风格外清凉。司机已经将车开了过来。

伏见清辉知道前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二阶堂的活泼,确实让人感觉轻松不少。

很快,轿车便将伏见清辉送到了他那栋廉价公寓楼下。

他拎着购物袋,走上楼梯。

隔壁北条佳奈的房门紧闭,灯光也熄灭了,大概已经休息,或者出去了吧。

伏见清辉坐到书桌前。

那里还残留着之前赶稿的痕迹,几支用尽的圆珠笔,一小叠废弃的草稿纸。

明天要去印刷厂,这是自费出版计划启动后的第一个实际步骤。

安井真绪之前电话里提过,她联系了几家,综合考虑了报价、质量和配合度,选定了明天要去看的这一家。

规模不大,但据说设备还算可以,也接过一些独立出版物和小杂志的活。

所以,明天见面主要是实地看看他们的设备和样品,然后具体敲定印刷合同的细节。

他拿出一张干净的稿纸,开始梳理明天可能需要讨论的事项。

纸张的选择,封面工艺,印刷数量,生产周期,以及最重要的成本控制。

“关于首印数量的问题,初步决定的是印数2000本。”

“据安井的说法是,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市场基础的新人作品来说,已经相当大胆了。”

“原作初版印量远超这个数字,但那是建立在村上春树已有声望和讲谈社强大发行能力上的。”

二阶堂结衣虽然说了钱不是问题,但不能真的完全不考虑成本。

这毕竟是商业行为,不是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