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换源:

  阳光透过廉价出租屋那扇朝南的窗户,落在伏见清辉摊开的稿纸上。

他刚刚完成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第二章的初稿,正端着一杯麦茶,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算不上开阔的天空。

讲谈社那边,大概是受到最近那些抄袭传闻的影响,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总之,原本《都市的迷宫》单行本印刷计划,突然就往后挪了。

甚至有传言说是直接取消了。

这一变故,最高兴的莫过于日进印刷厂的业务员原田隆治。

之前因为被讲谈社的大订单挤占了生产线,他还对安井真绪颇感抱歉。

私下里也帮着协调,尽可能地在机器空闲的间隙加印。

现在好了,讲谈社自己那边出了问题,原田隆治那边立刻就空出了大段的档期。

他二话不说,开足马力,把伏见清辉和安井真绪之前下的那5000本书的订单,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全部完成了。

速度之快,连安井真绪都有些惊讶。

安井真绪租来的那辆白色小型面包车,这几天几乎成了《挪威的森林》的专属运输车。

她和伏见清辉,以及二阶堂结衣找来的那几个临时帮忙的学生,几乎是连轴转,清点、打包、联系货车、安排发货……

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除去最开始铺货的那1000本,新赶制出来的4000本书,俩人用最快的速度,将其中的大半送到了书店。

至于剩下的……

因为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书店铺货,又考虑到后续加订的需求,干脆租了一个小小的仓库,暂时存放了起来。

这件事,伏见清辉也是刚听安井真绪在电话里说的。

当然,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讲谈社家大业大,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易地咽下这口气。

虽然《都市的迷宫》单行本的发行计划受阻,让他们颜面扫地,但反击也随之而来。

这几天,一些与讲谈社关系密切,或者干脆就是其旗下控股的报刊杂志上,开始出现一些针对《挪威的森林》的负面评论。

字里行间,都把《挪威的森林》往歪路子上引。

什么“描写过于直白露骨,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什么“内容消极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云云。

甚至还有些文章,不点名地暗示,自费出版物,其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根本无法与那些经过大出版社严格审稿的作品相提并论。

这些论调,显然是冲着《挪威的森林》目前如日中天的口碑来的。

然而,还没等安井真绪这边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以佐佐木宏教授为首的一批真正有分量的文学评论家,却主动站了出来。

强调了《挪威的森林》在文学性上的突破,以及其对当代青年精神状态的精准描绘。

引经据典,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认为作品“消极颓废”的论调。

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真实,而非粉饰太平。

还有一些之前收到过安井真绪样书的年轻评论家,也纷纷在各自的阵地上发声。

他们盛赞《挪威的森林》的勇气和真诚,认为其直面人性的复杂,触及了当下社会许多被刻意回避的问题。

一时间,东京的文化圈,因为这本红绿封面的书,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

有趣的是,这场论战非但没有损害《挪威的森林》的声誉,反而让更多原本不关注文学的普通人,也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

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再加上新潮社那边,高桥玲奈也没闲着。

时不时地在自家周刊的边角料版块,用春秋笔法“回顾”一下《都市的迷宫》与《挪威的森林》之间那“令人玩味的相似之处”。

更是让这场风波平添了几分戏剧性。

热度,就这样被一步步推高。

几乎每天,安井真绪都能接到各个书店打来的电话。

“安井小姐,下一批《挪威的森林》什么时候能到?”

这是神田川书店那边的。

“安井编辑,青空书房这边也顶不住了!学生们天天来问,我们之前那点存货根本不够卖啊!”

这是早稻田大学旁边书店的。

“安井小姐,茑屋书店那边,负责人说上次那五十套试水的卖得非常好,想和您谈谈后续大规模进货的可能!”

这是安井真绪重点攻克的渠道传来的好消息。

安井真绪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个书店的订货数量和催货电话。

仅仅几天时间,之前还让她觉得有些空旷的小仓库,里面的书箱就已经少了大半。

初夏的风吹拂着稿纸,伏见清辉的思绪从眼前的文字中抽离,落到了那些纷繁的现实之上。

他知道,安井真绪这段时间非常辛苦。

一个人要负责对接印刷厂,要联系那么多家书店,还要应对媒体上的各种声音,几乎是脚不沾地。

电话铃声在这时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伏见清辉放下手中的稿纸,起身去接公寓管理员转过来的电话。

“伏见君!是我,安井!”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难掩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仓库里的书,最后那一千多本,今天上午也全部发出去了!”

“也就是说,我们首印的5000本书,已经,全部卖完了!”

“卖完了?”

伏见清辉重复了一句,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这个消息真的传来时,他心中还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是的!全部!一本不剩!”安井真绪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伏见君,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

5000本书,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

这对于一本自费出版的新人小说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伏见清辉放下电话后,换了件干净的衬衫,便出了门。

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热烈,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枝繁叶茂,投下浓密的绿荫。

当伏见清辉赶到那个位于世田谷区边缘的小仓库时,安井真绪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亚麻连衣裙,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比平日里那副一丝不苟的职业套装打扮,多了几分轻松和柔和。

仓库的铁门敞开着。

原本堆满了纸箱的空地上,此刻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打包绳和废弃的纸板。

“5000本啊……”

安井真绪站在空旷的仓库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发出几分梦呓般的感慨。

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自费出版,这条在她看来布满荆棘,九死一生的道路,竟然真的被他们走通了。

而且,是以这样一种远超预期的,堪称疯狂的方式。

最初投入的一千万日元,不仅早已回本,账面上还多出了一笔可观的盈利。

“伏见君,我们真的……做到了。”

“安井编辑,你做得很好。”

伏见清辉走到安井真绪的身边,和她并肩站立。

没有安井真绪的专业、坚持和不顾一切的投入,单凭他一个人,是绝对无法走到今天的。

阳光下,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然后,安井真绪又转向伏见清辉,脸上又笑开了,笑得特别开心。

“伏见君,我们成功了!接下来,是不是该庆祝一下?”

伏见清辉只是淡淡一笑。

他朝着仓库外面太阳照着的街上看了一下:“庆祝的事情,等见过日贩的人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