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这一刀

换源:

  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的郭启剑递左手,反手划向迟解。

迟解半身后仰抬脚踢向郭启臂肘,郭启闪躲不及挨了个结实。

“机会!”

迟解后翻落地便对气息已乱的郭启挥出了第三刀,斩向他的后腰

“上钩了!”

郭启得以一笑立刻站稳了身形。

倒竖剑身在迟解的刀路上。郭启的又手贱一剑一式稳而精准,但远不如左手反握出剑快。

郭启的剑贴着迟解的刀锋而上。

他的左手很剑快,非常快,快到让他的师兄师姐们惊异,快到师父一眼挑中了他。

虽然精准和耐力差了些,但迟解抵在自己的剑上已经不再有抽刀防御的可能。

郭启这一件贴身而出,是必中的一剑。

郭启那自信的笑脸在迟解眼前无限放大。

“要输了吗?”迟解想道。

郭启的剑,自己的刀,脚下的砖石,头顶的烈日,吸入肺腑的空气,迎面的劲风,方寸间所有一切仿佛都在与他作对。

一圈圈在地上打滚之后又是接连的刀路受阻。

这股憋闷郁结于胸,与周遭脱节之感在这一刻爆发。

乱发飞舞留给郭启的是一个背影。一点深寒光芒贴着迟解的脖子飞出,在郭启惊骇的瞳孔中急剧膨胀,终于在距离瞳仁不到半寸之间骤停。

而郭启的间仍然距离迟解的脖颈三寸之遥。

逆转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一时全场凝固针落可闻。

在惊呼与嘈杂声以及几声突兀的喝彩声中郭启才逐渐缓过神来。

“君戒宗迟解胜出!”

迟解吐了口浊气,整理了一下衣物才开口抱拳道了声承让。

看着对方落寞的背影,迟解暗呼了声侥幸。

看向身后,师父依旧是老神在在的样子。冉倾依则是轻轻朝他颔首,算是过了这一关。

阙思邪露出了颇为遗憾的神情,不舍的将把玩着的画笔擦了又擦收入了袖口之中。

这让迟解有些牙疼。

“回马枪见多了,这会马刀还是头次。这不刀不枪不剑的...老夫今天也算开了眼。”

赤霄宫宫主廖门化语调带着笑意,但言辞间对迟解这四不像的刀法似乎颇为不屑。

“刀枪剑戟重在破敌,胜了就是好刀法。廖宫主对一晚辈孩童的评价稍显刻薄了些。”

接过花头的是玄天门门主百里昼,百里昼这人想来有什么说什么。其余众人也见怪不怪。

“百里门主的高见,恕廖某无法苟同。”

廖门化冷哼了一声,双手环胸靠回了椅背上。

廖门化虽然以术道入圣境,但曾经也是个志向以刀辟道的修世界奇才。

哪怕是时过境迁的如今,他仍然对刀道一途有着异常的执着。

自道祖之后,开天劈道之人屈指可数。自天人道和丹道没落,如今明面上就只有术祖与剑祖的传承。

有人开天劈道,才有后人踏入圣境的可能,两者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开天劈道之人会被称尊为祖也是这个缘由。

无数惊世天才在此折戟沉沙,要么改道换修,要么在圣境前终老。

廖门化选择了牵着,这也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结。

他不善口舌,所以只是出言反驳了一句,没有再与百里昼争论下去的意思。

说道这百里昼。千年难遇的道术奇才,少年入圣,再加上玄天门一脉相承的破性格杂糅在一块儿就是玄天门当代门主百里昼。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百里昼,廖门化个人没有恶感。甚至对他年纪轻轻接受门主之位,还能将门内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颇为佩服。

论修为、天赋、实力和统领能力,百里昼无疑都在廖门化之上。术道一途更是站在廖门化需要仰望的高度。

如果是术道他百里昼说什么呢是什么,他廖门化服气。

但,刀不行。他百里昼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他廖门化不服!

气氛有些尴尬。

“南宫前辈,这场贵宗弟子真是可惜了。”

九元宗宗主程锦难得开了口。

这声前辈他叫的很是自然,自然到就要忽略二人是同辈人的事实。

“切磋而已,胜负乃常事。知短补短,查缺不缺便就不虚此行。”

池山宗分为两派,一脉修止一脉修武。

宗主南宫鞅出身止脉。池山宗祖训规定,宗主只能从止脉中推选。

止脉一向不重名利只重传承。

莫说是郭启,哪怕是亲传大弟子败在下面,南宫鞅也不会多在意。

“知易行难。前辈这番淡薄俗尘的气度,程锦佩服。世人都说池山宗止脉单薄名利脱凡俗,乃真正的仙家行事,果真不负盛名。”

程锦的这句话阿谀里倒是透着几分由衷。

南宫鞅谦逊一笑摆了摆手,开口说

“程宗主过誉了。所谓殊途同归,只是选择不同而已。倒是...”

南宫鞅看向台上的迟解开口道

“倒是这个孩子的刀法略有些眼熟。”

“有几刀应该是道遥山佴师侄的刀法。”赤霄宫宫主廖门化抢先说道。

接着他又目光灼灼的看向常矩。

常矩闻言笑着肯定。

“许是二人有些渊源。佴师侄常年游历在外,对后生晚辈指点一二也属正常。只是...唉”

说着说着常矩叹了口气。

“怎么?佴师侄...”廖门化关切道。

“无碍,只是这些年也不见起色。当年的事情对他打击甚大,境界也在一直下跌。想来如若不能在游历间寻得道祖赐留的奇遇,怕是破境无望了。我时长自责,虚长了几岁却是对晚辈这番自暴自弃无能为力。”

见常矩黯然的神色,廖门化心中一片颓然。

“可惜,可惜!天不怜我刀道坎坷,荆棘不尽尸横遍野。这是要吞下多少桀骜刀客才肯罢休!”

边说手掌狠狠拍打膝盖。声音干涩悲愤交加,其中的真情流露令闻者动容。

道祖赐留始为流传至今也不知过了千年或是万年,其人早已不知去向。

其赐留目前只知其中一份为天地所得之化为天道,另一份成就了术祖。

云灯仙子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再说那位天下第一刀废了。

云灯仙子猜测,这道遥山的常矩或许没有他说的那般在意自己的师侄,甚至压根不想见他证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