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功小成2

换源:

  那虎咧嘴一笑,摇头晃脑,显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正是陪着清珣一起长大的虎崽大黄。

清珣适才与它比试的招式,却非剑招,乃是另一套“猛虎刀法”,个中缘由,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想他自悟出剑法以来,闲暇无事,心中总是存着一个念想;“有剑无刀,美中不足。”寻思怎生也要另创一套刀法,与之交相辉映,方始两全其美。

心中此念一起,便如十万只蚂蚁同时在身上熙熙攘攘,当真是食难下咽,夜不能寐。如此过得数日。一天和大黄在山间追猎一头山猪,大黄疾步纵跃,左驱右驰,逐渐将那山猪逼入绝境。清珣瞅准时机,学着大黄刚刚扑击模样,躬身跃起,手中细枝往山猪后颈一扫,那山猪惨嚎一声,躺地翻了几滚,顿时昏厥过去。

他先是错愕不已,随即便是大喜若狂,只道是刚才使出的招式精妙无伦,哪能想到是修练“混元经”之故?此后旬月,终日与大黄切磋较量,乐此不疲,到真教他悟成一套狗屁不知的刀法。他沾沾自喜,自负刀法了得,亦要起个相称的名头,假如日后与人较量,光是先报出刀法名号,便可将敌人吓得屁滚尿流,岂不妙哉?思来想去,觉得“猛虎刀法”最称心意。

话休絮繁,自此又过得六年。清珣深自砥砺,潜心修练玄功,无论盛暑严寒,始终如一。那“混元经”分作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所载,是修练玄功的方法诀要,他天资聪颖,兼之心无二用,只短短六年时光,已将上半部分的心法练至小成。

神功上半部分既练至微有小成,海阙则破,内息一气贯通全身,真气便在气脉中周行不息,往复循环。至此无论行路睡寝,文恬武嬉,真气修为时刻精进,修为一日胜似一日,愈益精湛。

清珣练完上半部分玄功,接着续练下半部分。他修练上半部分时可谓一日千里,精进神速,但修练起下半部分时却反倒不如寻常习武之人了。那“混元经”下半部分所载,俱是运劲御气的诸般诀窍法门,倘若有名师长辈指教,自然省力讨巧,依言参修便可,但他身旁既无明师指点,且又一窍不通,修练时常感艰阻重重,频频受伤遭挫,不免颓废沮丧。

及将下半部分的皮毛练完,足足用了四载光景,较之旁人,又多耗出数倍艰辛。至此他在断崖之上共居住了一十一载,状貌业已不复当初,成了一个岁将弱冠的年轻人。

其时他功行已臻所限,纵使在练下去,也已难有寸进,经上其后所载,已非他此刻所能参悟。忆思这四年来的种种积郁艰劬,忍不住涕流满面,忽然跃上一块巨石,纵声长啸。啸声响遏行云,经久不绝,他胸臆间积蓄数年的遐愁,便伴随着这一声长啸,慢慢消散于天地云雾之间。

突然间,远处又传来一声吼啸,不久便见一头斑斓猛虎奔了过来。清珣心中一喜,转身跃下巨岩,伸臂搂着大黄项颈,轻轻挨头摩挲,说道:“我这几年间一直都在潜精积思的练功,没有什么时间同你玩耍,瞧你,可又比去年瘦啦,走,咱们现在去捉些山味,祭祭五脏庙,好不好?”他这几句话中透着些许愁苦之意,既像是对大黄所言,又似乎意指自己,个中滋味,旁人实难领略。

大黄咧嘴咕噜一笑,卷起舌儿,轻轻舔舐清珣右边脸颊。清珣心中一热,泪水簌簌而落,在他心目当中,大黄虽然不能言语,其实早已和自己的亲兄弟一般。

当日,领着大黄在山中信步闲逛。他此时玄功已有小成,耳敏眼锐,对方圆百步以内的一切动静,都能了如指掌。走了一顿饭时分,游目顾盼,只见奇树巍巍,百花骄艳,不由得心情大畅,耳中听着清鸣仙音,迤步转过几条小径,转而来到一座墓前。

清珣整衣束服,顿首下拜,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诔道:“老伯伯,我今天又来看你啦,你在阴世过得可还好麽?当初若非你出手相救,我早已活不到今日。你传给我的那本“混元玄经”,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我天资愚钝,虽然一直在勤勉修练,从无懈怠,可直到今天,我也仅仅是练成了一点儿皮毛,你九泉之下有感,一定会很失望吧?。你以前交代过我的事情,我一日也不曾刻忘,现下也该是时候去了,请你在天之灵保佑,一定让我顺顺利利地办妥此事。”言及至此,从怀中摸出那本“混元玄经”,在墓前三尺之处,掘土埋了,说道:“这本经书我日日夜夜都带在身上,而今我将它埋在这里,就如同我天天陪着老伯伯你一般。”说罢,又连磕几下响头,唤过大黄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