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喧嚣,如同潮水般涌动,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下,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钱万里如同蛰伏在暗处的毒蛇,他那双贪婪的眼睛,始终紧盯着杨昭推行的税收新政。
他知道,这新政若能顺利施行,自己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将岌岌可危。
于是,钱万里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频繁出入城外,暗中勾结了一批外地势力,这些势力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瘤,他们以“为民请命”为幌子,暗中散布谣言,将新政描绘成搜刮民脂民膏的暴政。
“新税收,就是要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血汗钱!”
“听说那些贵族,不仅不交税,还要拿走我们的血汗钱!”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般在市井间传播,原本对新政抱有希望的百姓,心中又开始动摇。
他们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安与焦虑,街头巷尾,低声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风暴前的呜咽,笼罩着整个洛阳城。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暴,杨昭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出面澄清,而是选择了沉默。
他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任由谣言肆虐,仿佛束手无策,无力回天。
他的这种反常举动,让钱万里和那些外地势力感到迷惑,他们以为杨昭已经胆怯,开始松懈下来,暗自得意,以为掌控了全局。
钱万里甚至开始在酒肆中大肆庆祝,仿佛已经看到了杨昭的失败,而那些外地势力,也开始频繁出入洛阳,他们的活动更加肆无忌惮,仿佛已经将洛阳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此时,杨昭却端坐在书房,桌案上的烛火摇曳着,将他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拿起一本奏章,随意翻看着,似乎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然而,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却透露出一丝狡黠,如同潜伏在黑夜中的猎豹,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准备的如何了?”杨昭放下奏章,轻声问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公子,一切就绪。”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黑暗中响起。
杨昭嘴角微微上扬,”
夜幕低垂,洛阳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杨昭的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
他衣袂飘飘,步履轻盈,宛如夜色中的一抹幽影。
他的目标,是钱万里暗中勾结的外地势力。
这些势力如同毒瘤般,潜伏在洛阳城的各个角落,伺机而动。
杨昭深知,要彻底解决这场危机,必须先拔除这些毒瘤。
他乔装打扮,混迹于市井之中,收集情报,如同猎豹般敏锐地捕捉着蛛丝马迹。
他走访商铺,与小贩攀谈,不动声色地打探着外地势力的踪迹。
他观察着街道上的行人,留意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寻找可疑之处。
经过几天的调查,杨昭终于掌握了外地势力在洛阳的据点和人员构成。
他回到府邸,将收集到的情报整理成册,仔细研究。
他发现,这些外地势力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竞争。
“原来如此。”杨昭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如此,那就更容易各个击破了。”
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反击计划,将外地势力逐一瓦解。
他深知,这场斗争将是一场硬仗,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外地势力也并非等闲之辈。
他们察觉到杨昭的调查,决定先下手为强。
一个漆黑的夜晚,几名黑衣刺客潜入了杨昭的府邸,他们手持利刃,杀气腾腾。
杨昭早有防备,他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敏锐地捕捉着刺客的动静。
他身手矫健,如同狸猫般灵活,在刺客的围攻下游刃有余。
他利用府邸的地形,巧妙地躲避着刺客的攻击,并伺机反击。
“就凭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也想刺杀我?”杨昭冷笑一声,
刺客们见久攻不下,心中焦躁不安。
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完成任务,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撤!”领头的刺客一声令下,其余刺客纷纷撤退。
然而,杨昭并没有给他们逃脱的机会。
他早已在府邸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包围他们!”杨昭一声令下……
夜幕如墨,洛阳城在喧嚣过后陷入沉寂。
然而,这份静谧很快被打破。
杨昭一声令下,埋伏在外的亲兵如潮水般涌出,瞬间将外地势力的据点团团包围。
刀剑出鞘的寒光,映照着士兵们冷峻的面庞,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那些原本还嚣张跋扈的外地势力,此刻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慌乱无措,再无之前的气焰。
杨昭信步走进据点,他每一步都如同踩在敌人的心脏上,让那些外地势力心惊胆战,不敢直视。
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扫过那些垂头丧气的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将事先准备好的证据,一份份扔在他们面前,那些用墨笔写下的密信,用印章盖上的协议,每一张都清晰地记录着他们勾结串联、散布谣言的罪证。
“诸位,可还记得这些?”杨昭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即刻停止你们的愚蠢行为,或许还能留你们一条生路。”他的话如同利剑,直刺那些外地势力的心脏,让他们再也无法狡辩,只能瑟瑟发抖,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与此同时,钱万里在自己的府邸中,焦躁地踱着步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当他得知自己暗中勾结的外地势力,被杨昭一网打尽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同死人一般。
他知道,自己这次彻底完了。
他急忙命人收拾细软,想要趁夜逃出洛阳城,企图撇清与外地势力的关系。
他那肥胖的身躯,此刻显得无比狼狈,连滚带爬地向后门跑去。
然而,他刚跑到后院,便被一队士兵拦了下来。
杨昭缓步从阴影中走出,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他手中拿着一份卷轴,正是钱万里与外地势力勾结的证据。
杨昭将卷轴在钱万里眼前展开,让这个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洛阳首富,瞬间哑口无言。
他颤抖着嘴唇,想要解释,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话可说,只能像一只丧家之犬一样,瘫倒在地。
杨昭看着他那副狼狈的模样,眼中的嘲讽更甚。
他将卷轴收起,转身,对着黑暗中说道:“带走,好好‘款待’一番。”说罢,他衣袖一挥,不再看一眼瘫软在地上的钱万里,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好戏,才刚刚开始……”
洛阳城的百姓们渐渐发现,那些散播谣言的人消失了,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逐渐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新税收政策细则的公示,清晰的条例,一目了然的税率,以及公开的账目,让百姓们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他们开始明白,这新政并非如谣言所说那般,而是真正为了洛阳的长远发展。
市井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百姓们脸上的笑容也重新绽放,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而明亮。
杨昭站在府邸的屋檐下,望着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凉意,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这场危机已经顺利化解,新税收政策的推行也走上了正轨。
钱万里的府邸则是一片萧条,大门紧闭,院内落叶堆积,一片死寂,仿佛一座被遗弃的坟墓。
钱万里本人,则被软禁在府中,惶惶不可终日,他深知自己这次踢到了铁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杨昭的胜利,却引来了朝中一些官员的嫉妒。
他们聚集在御史大夫赵大人的府邸,密谋着如何弹劾杨昭。
“这杨昭,真是越来越嚣张了!”一个官员愤愤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嫉妒和不满。
“是啊,他如此年轻,就掌管如此重要的政务,功劳太大,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另一个官员附和道,眼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
赵大人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目光深邃而冰冷,仿佛能洞察人心。
“诸位,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赵大人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赵大人有何高见?”众人纷纷问道。
赵大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明日早朝,联名弹劾杨昭!”
夜深了,杨昭书房的灯火依旧通明。
他正在翻阅着手中的书籍,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杨昭放下手中的书籍,抬起头,看向门口。
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公子,赵大人求见。”
杨昭微微一愣,”
赵大人走进书房,对着杨昭拱手行礼,“下官深夜叨扰,还望公子恕罪。”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心中暗道:“杨昭啊杨昭,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