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西进 第十章 登高望远

换源:

  天亮靠的是阳光,

心亮靠的是觉悟。

——维吾尔族谚语

197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牛木兰与一位来自津门的回族知识青年结婚成家。

牛木林上小学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增添了成长的烦恼。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心中埋藏着许多困惑和秘密。

一个晴朗的下午,牛木林一个人来到离家不远处的一片田野中。

田野长满了给牲畜作饲料的苜蓿草。绿油油的苜蓿叶子中间点缀着紫色的小花朵,看上去清新、悦眼、赏心。

牛木林躺在犹如毛毯一般的苜蓿草地上,把两只胳膊垫在脑袋下面,出神地望着辽阔的天空。

碧蓝如洗的天空上,大片的白云轻轻地游动,不时地变换形状。一片白云慢慢地飘向远方。另一片白云又翩然而至,一边飘移,一边翻卷,直到渐渐地远去。

昆虫躲在翠绿的叶子下面,发出吱吱的鸣叫声,使牛木林的心中陡然萌生出一股莫名的惆怅。

一阵清风倏忽而过,苜蓿叶子随风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仿佛在演奏一支催人入眠的小夜曲。

牛木林迷惘地望着蓝天白云,不禁问自己道:我的未来是什么样?我的归宿又在哪里?

牛木林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大胆地走上发言台,慷慨激昂地高声朗读批判稿。

10年文革结束,国家步入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蓬勃向上的火热年代。收音机里天天播送科学家刻苦攻关的事迹。报刊和杂志连篇累牍地介绍外国的现代化情况。中止11年的高考也恢复了。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不再热衷斗争,埋头复习功课,参加决定命运的高考。许多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为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着。

牛木林以全营会考第一名的成绩告别小学,进入初中。学校学习内地的经验,按照会考成绩排名将新生分成快班和慢班。牛木林担任快班的学习委员。

上小学的时候,牛木林喜欢阅读《雷锋的故事》、《昆仑山上一棵草》等描写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书籍。进入初中以后,他开始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青春之歌》、《高老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世界名著。

经典作品为牛木林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他通过这个窗口看到外面美好的世界。他开始痴迷于文学,决心为文学艺术奋斗终生。

1981年,牛木林以全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团场高中的尖子班。

学校在团部所在地的巴里巴盖(蒙古语,乳山)镇,离牛木林家有20公里。他平时住学校宿舍,在大食堂吃饭。星期六下午放学以后,他和同学们骑上自行车,朝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

一个星期天下午,牛木林到新华书店买书。不知道什么原因,书店的门上挂着一把大锁。他虽然来到团部上学已经一年多,但是平时抓紧时间学习,从来没有逛过小小的巴里巴盖镇。既然书店没有开门,牛木林打算趁机游览一下街景。

他来到新华书店附近一座两层大楼。

这是团直机关办公楼,也是团场唯一的楼房。楼门敞开着,没有人看守。

牛木林径直走进楼里,沿着楼梯上到楼顶。极目远望,眼前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环绕大楼的是婷婷玉立的钻天杨和郁郁葱葱的皂角树。绿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透过树枝的缝隙可以看到远近的工厂、露天电影院、俱乐部和体育场。

望着眼前的风景,牛木林忘记了早晨的阴云、上午的寒风,仿佛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他隐约地预感,自己即将告别这里,前往一个遥远美好的地方。

牛木林默默地告诫自己:在团部,在阿勒泰地区,这里足够高了。但是,这绝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要登上新疆的高峰,登上中国的巅峰,登上世界的顶峰。青年人,朝气勃勃,志在千里。我们应该努力向上,站在人生之路的最高处。有志不在年高,有志必须登高。

一天,历史老师讲完当天的课,给牛木林等同学安排学习计划:“这一周,你们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下一周复习《世界历史》上册,然后去参加高考。回来休息一周时间,再复习《世界历史》下册……”

牛木林惊愕地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问题了:老师是不是弄错了?高考结束再复习《世界历史》下册还有什么用处啊?

老师也许看到牛木林惊讶的表情,温和地说道:“我不是打击你们的信心。自从高考恢复6年来,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考上大学。我的意思你们应该懂的。”

听了老师的解释,牛木林才明白怎么回事了。他暗暗地下定决心道:哼,你小看我们的实力!我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

牛木林学习的时候不免会感到枯燥疲惫。当他准备偷懒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历史老师的那一番话,霎时间又振作精神,全神贯注地学习起来。

正式高考之前先要举行预考,只在预考获得优良成绩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牛木林预考的成绩是全校第一名。他对高考更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正式的高考的地点在60公里以外的师部北屯。

牛木林淡定地坐在一号考场第一排的第一个座位上。铃声响起,他迅速展开试卷,仔细审题后飞快地撰写答案。

带队的李老师看到牛木林交完卷子走出考场,急忙上前关切地问道:“牛木林,你感觉考得怎么样?”

牛木林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回答道:“好像漏写了一个字。”

李老师安慰他道:“只要答案的方向正确,漏上一个字估计问题不大。”

中午,同学们在招待所食堂吃饭。

牛木林的面前比其他人多摆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大师傅走过来特意叮嘱道:“这位同学都是素菜。西红柿炒鸡蛋是专门给他的。你们其他人的菜里都有肉。”

牛木林感激地看了一眼大师傅,同时也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他拿起筷子,把西红柿炒鸡蛋向自己碗里拨了一些,然后把剩余的都分给了同学们。

第三天下午,6门功课全部考试完毕。李老师立即召集同学坐在一起估分。绝大多数同学估了300来分。牛木林却给自己估了430分。

李老师和同学们立刻围到牛木林身边,陪着他重新又估算了一遍。结果还是430多分。大家用既羡慕又怀疑的目光看着牛木林,不知道应该祝贺他还是给他泼凉水。

牛木林的心中不以为然道:430分有什么奇怪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480分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