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初见线索

换源:

  阿芳和阿南出离屋子后,姜子辉又问法医道:“陈法医,有什么发现?”

陈法医道:“姜sir,初步判断不是他杀,死者身体没有刀伤棍伤等痕迹,颈部也没有掐痕,但死因要等解剖之后才能最终确定。”

姜子辉道:“好的,陈法医,麻烦尽快。”

“放心,姜sir,份内事。”

姜子辉又接着给阿芳录起口供——

“你的阿姨叫什么名字?”

“她叫丁淑媛,但今天听我老爸说,她以前好像不叫这个名字,是叫曹丽敏。我猜一定是她嫁给了我姨夫之后才改的名字,就连姓也改了,跟我姨夫一起姓起了丁。从我记事时起,我也跟我姨夫的姓。”

“那你以前呢,以前叫什么?”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原来我以前姓吴,叫吴美。记事的时候就叫丁美芳这个名字,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姨妈把她和我都托付给了我姨夫,所以我们才改的现在的名姓。”

“你和你姨妈又过什么纠纷吗?”姜子辉又问了这一句后,阿芳不可思议地直视着他的眼睛,她没想到姜子辉居然怀疑她。

姜子辉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些许唐突,解释道:“阿芳,你不要误会,辉叔这么问不是在怀疑你,只是例行询问而已。”

“我知道,辉叔。其实全村人都知道,我小时候就没了母亲,我爸爸也不在身边,是姨妈把我抚养成人的,我们感情很好,没有过纠纷。在我十几岁那年,姨妈疯了,你也知道的。听说是被隔壁米伯的鬼魂给吓得,疯了之后她就不见了,姨夫为了找她,风餐露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后来他自己也得了病,之后也就没有精力再找她了。姨妈失踪后,我就和姨夫相依为命,前几年姨夫也病死了。”

离开现场后,姜子辉向他的上司汇报了这起命案的情况,随后警局发出认尸公告,向社会征集和尸体有关的线索——“现在发布一则公告,昨日,在大马区鱼尾村的一个住房里发现一具女尸,尸长一百五十六公分,体重四十公斤,上身穿粉色长袖体恤衫,下身蓝色牛仔裤,年龄在五十岁左右...请知情人士提供线索...”

姜子辉在办公室里正看着这个案子材料,敲门声响起,姜子辉向门口望了一眼,道:“请进。”

马子龙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道:“姜sir,有发现!”

姜子辉示意他坐下,道:“阿龙,快说有什么发现。”

马子龙道:“我们给鱼尾村村民姜子飞录了口供,姜子飞说他在十月十日上午八点钟左右,在村里的路上看见了一个穿着跟死者一样的女人。他说那个女人虽然蒙着面纱,又戴了口罩,但他记得,女人额头上有红斑,跟尸体额头上的红斑相似,而且当时女人行走的方向就是发现尸体的屋子,也就是丁美芳的家。所以,这个女人应该就是死者。”

姜子辉道:“八点钟左右?她是怎么来的鱼尾村呢?阿龙,这样,你再去现场,看看屋子里的隐秘角落有没有八达通卡。”

马子龙准确把握到了姜子辉的思路,道:“yessir,但姜sir,是不是同时也去运输署查一下八点钟左右到达鱼尾村的公交车,看看这个时间段都有哪些公交车经过,之后再问问司机有没有见过死者。”

姜子辉眼睛一亮,道:“好啊,阿龙。就按你说的办,有长进了啊。”

“我马上去,谢谢姜sir夸奖!”

当天下午,马子龙再次跟姜子辉汇报:“sir,屋子里的角角落落我们又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八达通卡。但我们去运输署查过了,八点左右经过鱼尾村的公交车只有一辆,是去浅塘码头EB459那辆车。十号那天开这趟车的司机已经找到了,他马上赶来。”

姜子辉道:“做得好,阿龙。”

这时又传来敲门声,“进来。”

大生走了进来,道:“姜sir,公交车司机已经来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录口供?”

姜子辉道:“好,大生,把他带到口供房。阿龙,咱们现在就去。”

口供房里,姜子辉给司机倒了一杯水,问道:“先生,你怎么称呼?”

“我叫孙海,sir。”

“好的,孙先生,我是高级督查姜子辉,这位是警长马子龙,有些情况需要你向警方提供。”

孙海点了点头。

“孙先生,那我们现在开始。请问十月十日上午是不是你开的车牌号是EB459的那辆公交车?”

“是我开的,sir,那天是我的班。”

“这辆公交车是不是经过鱼尾村?”

“是的,通常是在上午八点钟经过那里。”

“你还记不记得那天在鱼尾村下车的乘客。”

“我记得啊,sir,我也看了警方的通告,就算这位sir不找我,我也准备来警局提供线索了。下车的乘客是一个女的,穿的什么我忘了,她戴着一个口罩,奇怪的是头上蒙着一层面纱,但额头上的红斑还是能看清的。还有啊,她手腕上也有红点,戴着手套。她上车的时候我就怀疑她有传染病,就直接问了她是不是有传染病,可她没有理我,直接坐到了最后一排的位子。当时车上还没有人,我也只有开车了,等我跑完了路线,停车休息的时候,我还特意给车消了毒。”

“这名女乘客手里拿了什么东西了吗?”

“这个我倒记不得了。”

“她是在哪里上的车?”

孙海略微思考,道:“我记起来了,sir,她是在谢尔大街的公交站点上的车。那个站点是第一站,而且只有她一个人乘车,所以我还记得。”

“谢谢你,孙先生。”

录完口供后,姜子辉又命令马子龙带人赶往谢尔街找线索。

一到谢尔街,大生看着茫茫的人海,失望道:“子龙,谢尔街平时怎么不像今天这么繁华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得找到什么时候啊!”

马子龙笑着安慰道:“行了,生哥,总会有线索的,做事吧。”

几名警察先在沿街的店铺和报刊亭打探了起来,半天下来也没有查到什么线索,都累的满头大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