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金銮殿外已是人声鼎沸。
朝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昨日的惊天变故。
李明月随裴昭缓步走向大殿,她一袭素雅宫装,发髻简约却不失庄重,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毅。
昨夜在御书房中,他们已将计划细细梳理,今日便是最后的决战之时。
明月,准备好了吗?裴昭侧首低语,眸中闪烁着关切。
李明月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早就准备好了。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内敛。
殿内,文武百官已然站定。
李明月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很快锁定了站在太医院一侧的苏怀瑾。
那人面色苍白,眼神闪烁,却仍强撑着一副无辜模样。
陛下驾到!高力士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
众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玄宗龙袍加身,面容威严,缓步走上龙椅。
他的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李明月与裴昭身上,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退朝前,朕要继续处理昨日未完之事。唐玄宗开门见山,声音如雷贯耳,苏太医,你可有话说?
苏怀瑾上前一步,强作镇定道:陛下明鉴,微臣确实冤枉。
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是捏造的,微臣一心为国为民,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冤枉?李明月忽然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入耳,苏太医,你确定要继续狡辩吗?
她不等苏怀瑾回答,便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交给了身旁的侍卫。
侍卫将木盒呈上御案。
陛下请看,这是从苏太医府中搜出的毒药配方,与安西都护府将士中毒的症状完全吻合。李明月声音清亮,掷地有声,而且,我们还找到了这个。
又一个锦盒被呈上,里面是一把精巧的银针。
这把银针上残留的毒素,与将士们中的毒完全一致。
而且,针上还有苏太医的指印。
殿内一片哗然。
苏怀瑾面如土色,嘴唇颤抖:这、这是栽赃!
栽赃?裴昭此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那这个又作何解释?
他示意侍卫将第三件证物呈上——一封密信。
这是苏太医与突厥使者的往来密信,信中详细记载了如何在安西都护府的粮草中下毒,以及何时发动突袭的计划。裴昭一字一句道,苏太医,你还有何话可说?
苏怀瑾双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
他环顾四周,发现昔日的靠山李林甫的党羽们纷纷避开他的目光,顿时明白大势已去。
我、我是被逼的!苏怀瑾终于崩溃,是李林甫指使我这么做的!
他说只要配合突厥人削弱安西防线,就能让我官升三级!
殿内再次哗然。
张九龄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苏怀瑾身为太医,不思报国,反而勾结外敌,毒害我大唐将士,此等行径,罪不容诛!
确实罪不容诛。高力士也适时出声,陛下英明,早已洞察此事。
如今证据确凿,应当严惩不贷,以正朝纲!
唐玄宗面色阴沉,挥手道:拖下去,严加审问,务必查清与他勾结的所有人!
侍卫立刻上前,将面如死灰的苏怀瑾拖了下去。
他的哭喊声渐渐远去,留下一殿的沉默。
陛下。裴昭抓住时机上前一步,如今安西形势危急,突厥与吐蕃联军虎视眈眈。
微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危局。
唐玄宗目光一亮:说来听听。
裴昭展开一卷地图,指着安西四镇道:微臣建议,一方面加强四镇驻军,调派精锐骑兵五千增援;另一方面,在吐蕃与突厥之间的夹缝地带设伏,利用两族之间的矛盾,离间他们的联盟。
他侃侃而谈,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关键隘口设防,如何调配粮草,甚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需补给路线。
此外,裴昭继续道,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诸国,结成联盟,共同抵御突厥与吐蕃的威胁。
西域诸国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若能为我所用,将大大削弱敌军的补给线。
唐玄宗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李明月在一旁补充道:陛下,安西都护府的将士们虽然遭受毒害,但大多已经康复。
只要及时增援,定能守住边疆。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裴昭不经意间看向她,眼中满是欣赏与信任。
李明月察觉到他的目光,也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两人之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流动。
唐玄宗看着这对年轻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好!
就按裴爱卿的策略行事。
朕即刻下诏,调兵遣将,增援安西。
他顿了顿,目光在李明月和裴昭之间来回扫视:你们二人立下大功,为朝廷揭露奸细,又献上良策。
朕心甚慰。
高力士在一旁适时道:陛下,依老奴之见,此二人才智过人,忠心可鉴,不如
唐玄宗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朕心中自有计较。
他转向李明月和裴昭:你们二人且随朕入后殿,朕有要事相商。
殿中众臣纷纷低头,不敢多言。
李明月与裴昭对视一眼,跟随唐玄宗走向后殿。
高力士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他看着前方年轻人的背影,心中暗道:这对璧人,怕是要在大唐的天空中翱翔了。
后殿门缓缓关上,唐玄宗转身,面容一改方才的威严,露出一丝罕见的和蔼:爱卿们,朕欲重用你们,不知可愿担此重任?#第二十二章朝堂再揭太医罪(续)
李明月与裴昭相视一眼,齐齐跪下:臣女(微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唐玄宗满意地点头,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好!
朕已决定,命裴昭为安西副都护,协助安西都护府重整军备;李明月为朝廷特使,前往西域诸国联络。
你们二人才智过人,正是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
高力士在一旁奉上玉玺与诏书,唐玄宗亲自盖下印章,郑重地交到二人手中。
陛下信任,臣不敢辜负。裴昭接过诏书,声音沉稳有力。
李明月也恭敬地接过属于她的那份,心中却有一丝忐忑。
她抬眼看向裴昭,只见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她:不必担忧,有我在。
回到大殿,众臣见二人手持天子诏书归来,纷纷投来惊讶而敬佩的目光。
张九龄捋着长须,满意地点头;礼部侍郎杜鸿渐也拱手示意;就连一向与裴昭不睦的兵部尚书王忠嗣,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对年轻人的才华与胆识。
恭喜裴大人,恭喜李小姐。退朝后,张九龄走上前来,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老夫早就看出二位非池中之物,今日得到陛下重用,实乃大唐之幸。
裴昭谦逊地回礼:张大人过奖了,这都是陛下信任,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李明月也福身行礼,心中却始终惦记着边疆的危机。
她能感受到朝堂上暗流涌动的气息,虽然今日一战大获全胜,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裴大人,李明月在众人散去后低声道,我们虽然揭露了苏怀瑾的罪行,但边疆的危机并未解除。
突厥与吐蕃的联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裴昭点头,我已命人整理苏怀瑾的府邸,或许能找到更多与敌军勾结的证据。
他们并肩走出金銮殿,春日的阳光洒在二人身上,为他们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宫女太监们纷纷低头行礼,眼中满是敬畏。
明月,裴昭忽然停下脚步,声音低沉而坚定,无论前路多么艰险,我都会与你并肩而行。
李明月抬眸,对上他那双如深潭般的眼眸,心头一暖。
她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我知道。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朝着太医院的方向走去。
他们需要查看苏怀瑾留下的所有文书和药方,或许能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夕阳西下,太医院内一片寂静。
李明月和裴昭仔细翻阅着苏怀瑾的各种记录和信件。
突然,一本被夹在药典中的小册子引起了李明月的注意。
裴大人,你看这个。她小心翼翼地展开那本发黄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地名。
裴昭凑近查看,眉头渐渐皱起:这些地名...全都是安西四镇的军事要塞。
李明月的手指划过一行特殊的符号,忽然倒吸一口冷气:这不仅仅是军事要塞的位置,还有...
裴昭的目光落在她指尖所指的位置,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他伸手轻轻覆上李明月的手,低声道:我们必须立刻将此事告知陛下。
苏怀瑾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