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木桑道人的棋局挑战

换源:

  木桑道人是个不轻易放弃的人。连续三天,他都不厌其烦地缠着穆人清下棋,始终精神抖擞。每当阳光洒满华山庭院,他便捧着那个磨得发亮的棋盒,笑意盈盈地在石桌前坐下。

“穆老弟,来一局?”木桑道人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穆人清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你这棋瘾,也该收敛些。”虽有无奈之言,却也在石凳上坐下,准备应战。

袁承志和李皓站在一旁观战,李皓的目光如炬,仔细揣摩每一步棋路,心中隐隐感受到棋局中蕴含的武学真谛。

到了第四天,穆人清终于按捺不住,正色说道:“今日该教弟子剑法了。”

木桑道人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释然。他将棋盒收起,饶有兴致地转而观看穆人清教授剑法。

“剑法讲究刺、劈、搅。”穆人清手握长剑,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招都要力达剑尖。”

袁承志和李皓认真学习,不断模仿穆人清的每一个动作。木桑道人在一旁看得入迷,时不时瞥向那个棋盒,眼中仍然跳动着对弈的渴望。

日暮时分,庭院的天空渐渐染上了橙红色,木桑道人再次提出对弈的请求。棋局开始后,双方你来我往,局势一时难分胜负。李皓一直在旁观,终于忍不住开口:“师父,这里可以用‘倒马杀’破局!”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穆人清闻言,微微皱眉,仔细推敲李皓的建议。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依言落子,果然逆转了局面。木桑道人目光炯炯,赞叹道:“好小子,有两下子!来来来,与我下一局!”他的话语中满是挑战的兴奋。

李皓谦逊地微笑,内心却掩不住喜悦。他的棋艺结合了现代的策略,与木桑道人的古典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开局仅几步,李皓就已占据上风。木桑道人神情凝重,眉头紧锁,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最终,李皓以微弱优势取胜。木桑道人不甘心:“老夫方才是让着你!”

李皓笑着回应:“道长要不要再来一局?”他的话语平静而自信。

木桑道人精神一振,立刻排好棋子准备再战。这一局中,李皓故意露出破绽,让木桑道人抓住了机会。眼看胜利在望,李皓却借口天色已晚,推脱道:“明日再战如何?”

木桑道人虽有些不满,但眼中仍充满期待。穆人清在一旁观察得清清楚楚,心中暗自摇头。他觉察到李皓最近练武的时间明显减少,每日都急于与木桑对弈。

“近日你练剑大不如前。”穆人清面色严肃地提醒李皓。

李皓心中一震,连忙答道:“弟子知错。”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悔意。

木桑道人见李皓突然减少下棋,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他眼珠一转,灵机一动,说道:“小友,我有一门独门的暗器功夫,不知你是否有兴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诱惑,仿佛在引诱一个发现了宝藏的探险者。

李皓听闻,眼中立刻闪烁出好奇的光芒,心中燃起熊熊的探索欲望,但他故作迟疑地说道:“这要请示师父。”他的态度谨慎而恭敬,宛如面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穆人清无不欢欣鼓舞。木桑道人的暗器功夫在江湖上声名显赫,若能习得,必对弟子大有裨益。他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同时提出一个条件:“道长,不知可否也顺便传授承志一二?”

木桑道人沉吟片刻,目光在两个年轻人身上来回巡梭。袁承志身着月白长衫,面容清秀,举止间透着一股沉稳;李皓则一袭蓝衣,眼中流露出机敏与狡黠。两人无疑都是可造之才。

“也罢。”木桑道人捋着胡须,微微颔首,“一人教一人练,也不寂寞。”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练武场上,木桑道人出现了,手中提着一个神秘的包裹。他将包裹打开,各式暗器尽显其中:铜钱、银针、飞镖,琳琅满目。

“暗器讲究快、准、狠。”木桑道人手指轻弹,一枚铜钱破空而出,稳稳地钉入远处木桩,“要练到心随意动,意随手走。”

李皓和袁承志专注聆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木桑道人见状满意地点头,开始详细传授暗器的奥秘。从握持姿势到发力技巧,他的教导细致入微,一丝不苟。

山风轻拂,吹动三人的衣袂。阳光下,暗器寒光闪闪,划出优美的弧线。木桑道人时而纠正两人的动作,时而亲自示范。他发现李皓在暗器方面有极高的天赋,不禁暗自欣慰。

“练武如下棋,要懂得收放自如。”木桑道人意味深长地看着李皓,“有时看似退让,实则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李皓若有所思,回想起自己故意输棋的经历。他明白木桑道人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忍不住面露惭色。

木桑道人哈哈大笑:“能想到以棋局换武功,也算是个机灵鬼。今后若想下棋,尽管来找我,但要记住,武功不可荒废。”

夕阳西下,暗器练习告一段落。李皓和袁承志浑身大汗,眼中却满是欣喜。他们不仅学到了绝妙的暗器功夫,更领悟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木桑道人满意地收起暗器,看着两个徒弟。穆人清在远处默默观望,眼中闪过欣慰的神色。他知道,这场始于棋局的较量,最终成就了一段难得的师徒情谊。

晚风轻拂,带来松涛的清香。华山的夜色渐渐浓郁,星光点点。木桑道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路尽头,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棋盘如江湖,人生如棋局。胜负得失,皆在一念之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