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工开物

换源:

  陈宇不懂繁体字,所以只能教他们简体字。

士兵们没有出现不想学习的情况,他们不是现代人,现代人是因为娱乐太多,总想着玩,所以没法学习。

古代没有什么娱乐,人们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晚上在床上和老婆造小人。

白天要么是下地干活,要么就是服徭役,或者就是坐在院子里发呆,日子过得是度日如年。

并且古代生活条件艰苦,人们都知道学习文化可以改变命运,所以陈宇要教学,所有人就都很兴奋,学习也很认真。

人都是逼出来的,古代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学习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困苦的生活坚定了他们学习的信念。

陈宇让人找了块木板,把木板处理光滑,用炭笔在木板上写上拼音字母,让这些人先学会拼音。

只要学会拼音,以后的汉字学习起来会容易许多。

他给每个士兵都发了块木板和炭笔,让他们在木板上练习写字。

之所以用木板,是因为成本低,而且还能重复使用。

这个是古代,不是物资充足的现代,古代一张纸就要一两银子,而且是一次性用品。

除了纸外还有笔和墨泥以及砚台,这些东西都不便宜。

这小小镇子物资匮乏,也不生产这些东西,所以陈宇也没法给他们提供,就算能提供,陈宇也不会提供,因为成本太大。

每个人的木板都进行了抛光打磨处理,炭笔写上字后,用破布擦一下就能擦干净,然后重新使用。

军营里早上和中午是操练声,下午是背诵声。

这种日子过了七八天,陈宇也没有管其他的事情,但管家给陈宇提醒:“老爷!粮食种植和地都发出去了,但是村里咱们镇没有灌溉农田的水源,您需要想想办法!”

陈宇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别到了来年还是大旱,那就糟糕了。

他就问管家:“我们平时用的水从哪来?”

管家说道;“镇子里有一口公用水井,堡内还有两口水井。”

陈宇立即想到了后世的村子,村里为了防止干旱,会在农田附近挖一口井,然后用水泵来抽水,干旱的时候水井里的水就能用来灌溉农田。

但现在这年代可没有水泵,陈宇就想到了压力水泵,那玩意可以从地下直接抽水。

可是那东西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这年代可没能力制造那种东西。

陈宇就想啊想,也没去军营训练,今天给士兵放假,自己在家里琢磨。

想了两个多小时,忽然就来了灵感,他立即画出图纸,然后让人去拿来几根木头。

把一根木头中间掏空,一根木头用刀子切削出大面螺纹,然后在螺纹木头上安装个两个斜角木制齿轮。

上面有一根摇杆,转动摇杆,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木转动。

螺纹木和空心木贴合得很精密,把抽水的那头放进水盆里,转动摇杆,螺纹向下旋转,把水切割,转动着传送上去,从抽水机出口不间断流出水。

这是很简单的物理原理,效率可比压力抽水器要高了不少。

在农田附近挖口井水,做个大型的道具,放入水井中,只要两三个人转动摇杆,水井里的水就会被不间断抽出来。

旱灾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水,而是古代没有能力对农田进行人工大面积灌溉。

唐朝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发明了人力水车,而且那时候人口也不多,人力水车可以把水源源不断的灌入农田,从而干旱造成颗粒无收。

可是到了唐朝中后期,人口开始快速增长,人力水车也就供不过来那么多农田,很多地方的干旱也就无可避免。

并且人力水车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只能在江河湖泊中使用,离江河湖泊距离太远就没法使用,到了旱灾年,还是会颗粒无收。

而水井没有这个限制,只要找到地下水的位置,挖一口井,里面就有水。

但是人力也没法把水往农田里灌溉,一桶一桶的往农田里浇水,还没等冬天浇灌完,人就先被活活累死。

并且人的速度太慢,一桶一桶的灌溉,刚灌溉上,瞬间就又干涸,完全就是白忙活。

这就需要效率,水必须得源源不断的流入农田,才能产生效果。

因此人类的优势展现了出来,就是发明工具,并且使用工具。

陈宇的工具制作成功,就立即叫人出去在饥民中找懂观测地下水位置和会挖井的人。

另外他还补充,要找一些木匠回来。

饥民数量不少,而且这年代能活下来的人,基本都有点手艺。

所以陈宇叫仆人出去找人的时候,仆人直接给带回来七八十人,其中懂观测地下水位置的人就有七个,五个是木匠,其他人则是在成为流民前就是给人挖井工人。

木匠暂时留下,陈宇带着其他人去挖井,甚至动用了军队来配合挖井。

观测员找到地下水位置,几百号人开始用铁镐铲子挖掘起来。

下面的人在挖,上面的人用水桶把土吊出去。

越往下挖,土壤就越湿润,北方的地下水比较深,不像是南方,挖个两三米,五六米就能挖出水来。

因此众人往下足足挖了快十几米深,地下水才喷涌而出。

“出水了!出水了!”所有看到水,都是激动的大喊大叫。

这年代的灾难不止是天灾,还有人祸。

这些人成为流民前不是没想过挖井,但每块地都是地主家的,他们要是敢擅自挖井,地主会找元军来收拾他们。

哪怕地主家有水井,也不会给他们用。

这时期湖水都干了,水资源很宝贵,地主也是能占的就全占了,绝不给这些灾民留一滴水。

为什么灾民没吃的,不去水里捞鱼吃?

搞清楚这是旱灾,天上不下雨,还那么大太阳,湖都干了,鱼早就被人从河床里捞出来吃了,哪还有河给你捞鱼。

有些人会以此来攻击明朝,说百姓不去湖里捞鱼,就是那个君王死社稷的崇祯禁止捞鱼,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