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赵立春抓点大风厂!陈岩石破防!

换源:

  京州市委经济专题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市委委员与各局委办的主要负责人,清一色的厅级干部。

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

灯光明亮,却驱不散那份沉甸甸的肃穆。

王山书记坐在主位,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他率先开口,声音沉稳,与之前的谨慎截然不同。

“同志们,刚刚结束的省委会议,做出了几项关键决定。”

他的语调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省委明确指示,汉东省将毫不动摇地深化改革开放。”

这句话本身并不意外。

真正的重点在后面。

“同时,省委决定,京州市作为汉东省的经济特区,其经济改革工作,将由赵立春同志全面负责。”

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极力压抑,却依然清晰可闻的吸气声。

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一道道目光,或惊诧,或探究,或难以置信,齐刷刷地投向了坐在王山书记身侧不远的赵立春。

太年轻了。

这个念头在许多人心中闪过。

将一个省会城市,一个经济特区的改革大权,完全交托给这样一位年轻人?

省委的决心,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更重要的是,“全面负责”这四个字。

从省委到市里,层层强调。

这不仅仅是授权,更是背书。

意味着赵立春在京州的经济改革,将拥有来自省委,甚至可能更高层级的,毫无保留的支持。

这分量,重如泰山。

赵立春仿佛没有察觉到那些聚焦在他身上的复杂目光。

他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自得或犹豫。

他示意工作人员,将一叠文件分发下去。

《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国有体制企业改革》。

标题醒目。

正是他在党组会议上提出,并引发争议的那份计划书。

“各位同志可以先看一下。”

赵立春的声音清晰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这份计划,我在之前的党组会议上,已经阐述过核心思路。”

“今天,结合省委的最新指示精神,我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计划书上。

“改革要见实效,理论必须结合实践。”

“我提议,选择大风厂,作为我们京州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个试点。”

“进行抓点实验。”

“这个试点项目,由我亲自牵头负责。”

话音刚落。

坐在斜对面的陈岩石,身体猛地一震。

他瞪大了眼睛,看向赵立春,眼神里充满了错愕。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

陈岩石瞬间明白了。

他之前只当赵立春是在党组会上放空炮,是为了争取支持而画出的大饼。

哪里想到,对方不仅拿出了如此周密详尽的方案,动作还这么快。

更关键的是,竟然获得了省委的直接授权和全力支持!

一股强烈的不甘涌上心头。

他几乎是本能地举起了手,打断了赵立春的发言。

“赵市长!”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尖锐。

“大风厂这个点,我一直都想抓!我之前可是……”

他的话没能说完。

王山书记的声音响了起来,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局长。”

王山书记看着陈岩石,眼神平静无波。

“大风厂现在,还不是你的抓点项目,对吧?”

一个简单的反问,却像一盆冷水浇在陈岩石头上。

王山书记继续说道,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轻松。

“说起来,立春同志主动挑起这个担子,还给你省去了不少麻烦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王山书记的态度,再明确不过了。

从省委回来之后,这位市委书记的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现在,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赵立春这一边。

不少人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都有了计较。

待会儿发言,该怎么说,该支持谁,已经不需要犹豫了。

无形之中,陈岩石感到自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开了。

他被推到了赵立春的对立面。

也被推到了会议室里,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他的脸颊有些发烫,举起的手僵在半空,放下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赵立春仿佛没有看到陈岩石的窘迫。

他神色不变,继续阐述他的改革思路,声音清晰而有力。

“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大风厂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改革。”

“这第一步,也是基础。”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就是推行合同雇佣制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