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委经济专题会议的余波,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
消息仿佛长了翅膀,速度快得惊人,转眼间便飞入了京州官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
京州官场瞬间炸开了锅,像是被泼入了滚烫热油。
各种议论声浪潮般涌起,此起彼伏。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走廊里是压低了嗓门的交头接耳,烟雾缭绕的休息室里,人人表情复杂。
“我的天!那位赵市长…竟然这么厉害?”
“省委的态度,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器重!”
有人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是啊,你们没看今天报纸的版面吗?”
“头版!加粗黑体字!”
“看来咱们京州,是真的要变天了!”
“以后的风向,怕是要彻底变了!”
无数官员的心思活络起来,开始在心中快速拨打着算盘,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掂量着未来的方向。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赵立春不再仅仅是一颗新星。
在王山书记那明确无误的支持下,他几乎已经握住了京州未来的方向盘。
现在不赶紧靠拢过去,将来别说吃肉,恐怕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必须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也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四处打听赵立春的行程,想方设法地要去拜访。
哪怕只是露个脸,说上几句话,在赵市长那里“挂个号”也好。
只求能在未来的仕途风浪中,寻得一丝可能的庇护。
一时间,通往市长办公室的电话线路异常繁忙,赵立春秘书的日程本上,预约拜访的名字迅速增多。
然而,与这些急于表忠心、攀关系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立春此刻的心思,并不在他们身上。
他心中真正惦记着,想要纳入麾下,委以重任的,是另一个人。
高育良。
这个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
前世的记忆碎片清晰浮现。
高育良这个人,搞政治是把好手,抓经济也颇有建树,就连开会讲话,都条理清晰,极具煽动力。
更关键的是,赵立春记得,未来,这位高育良会被省委的梁群峰书记所看重。
如果能提前将这位潜力巨大的良将,收入自己囊中…
那对梁群峰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
对自己的布局,则是如虎添翼。
此刻的高育良,身份还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教授。
他正潜心于书斋之中,研究着他的法学理论,与喧嚣的官场保持着学者特有的审慎距离。
这与李达康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对于李达康,赵立春另有安排。
他选择暂时将李达康放在樱花国学习考察。
赵立春的计划里,李达康这把快刀,需要磨砺,更需要在最合适的时机出鞘。
他要等到京州的局面初步稳定,改革的框架搭建起来后,再将李达康调回京州。
届时,李达康将是他手中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器,为他的改革大业冲锋陷阵。
赵立春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接通了秘书室。
“小刘,你尽快去组织部,把汉东大学政法系高育良教授的档案调过来。”
他的声音沉稳,不容置疑。
“我要亲自看看。”
放下电话,赵立春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远方汉东大学的方向。
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汉东大学。
直接登门拜访,向高育良发出邀请。
这既是姿态,也是诚意。
他深知,高育良这样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傲骨。
要请他出山,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
赵立春清楚,高育良不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位拥有深厚理论功底和潜在政治智慧的人才。
他的加盟,能为自己即将展开的京州改革,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理论基础。
……
与此同时,汉东大学校园内。
省委那场经济专题会议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京州市的范围。
如同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汉东省境内都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汉东日报》的头版头条。
《京州新闻》的深度报道。
各大报纸、电台、甚至刚刚兴起的电视台,都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着相关消息。
赵立春的名字,被反复提及。
他的改革思路,他的魄力,他获得的支持,都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一夜之间,赵立春这个名字,如同最耀眼的星辰,在汉东省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广为人知。
汉东大学,作为汉东省高级人才的摇篮,对政治风向的敏感度,远超普通地方。
这里是汉东政治体系最关键的萌芽之地。
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许多都已成为汉东省政坛的中坚力量。
师生们自然对省内的风吹草动,保持着高度关注。
赵立春,这位新晋的市长,京州改革的掌舵人,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校园里最新的,也是最热的议论中心。
他成了汉东省此刻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其原本就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此刻更是如同坐上了火箭,直线飙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
政法系。
一栋略显陈旧的五层教学楼。
午后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下斑驳的光影。
课间休息时间,走廊里人来人往,充满了学生们的喧闹和交谈声。
突然,一个靠窗位置的学生猛地瞪大了眼睛,指向楼下。
“喂!你们快看!”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呼,瞬间刺破了周围的嘈杂。
“我…我好像看到赵市长过来了?”
这一声喊,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走廊里瞬间安静了一瞬,紧接着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什么?赵市长?”
“哪个赵市长?赵立春市长?”
“不可能吧?他怎么会来我们教学楼?”
学生们纷纷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挤到窗边向下张望。
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疑惑。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一位日理万机的市长,竟然会出现在大学的教学楼里。
而且,还是刚刚成为全省焦点的赵立春市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