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前往毛熊

换源:

  赵立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惊人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汉东官场炸开了锅。

各级部门的电话线路几乎被打爆,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紧张。

官员们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小范围的碰头会更是接连不断。

茶杯里的热气氤氲,映照着一张张凝重或惊疑不定的脸。

讨论的核心只有一个:赵立春,这位年轻的市长,究竟想干什么?

那个在发布会上提问的记者,背后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梁群峰。

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

这显然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目的就是让赵立春难堪,让他进退失据。

他们预想过很多种可能。

赵立春或许会勃然大怒,当场驳斥。

或许会顾左右而言他,打太极。

或许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把问题轻轻带过。

每一种应对,都可能被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然而,谁也没想到。

赵立春竟然一头撞进了“圈套”,甚至没有一丝犹豫。

他没有回避。

他没有辩解。

他反而将那个尖锐的问题,变成了自己更进一步的舞台。

“三年五年,引咎辞职!”

这八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这哪里是上套?

这分明是将计就计,甚至可以说是反将一军!

一些人眉头紧锁,私下议论。

“太冲动了,太冒险了!”

“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这下把自己的后路彻底堵死了。”

“京州的摊子这么大,历史遗留问题这么多,三年五年?谈何容易!”

“万一,我是说万一,经济真的没起色,民生改善不明显,他怎么收场?”

“引咎辞职?说得轻巧,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他想不想辞的问题了。”

政治风险,巨大无比。

这几乎是将自己的政治生命,完全悬在了京州这根绳索上。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但另一部分人,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他们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高明!实在是高明!”

“看似被动,实则主动,这一手‘置之死地而后生’,玩得漂亮!”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前途,向所有人表明决心!”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股气魄,几人能有?”

“他不是在回答那个记者,他是在向全省,甚至更高层喊话!”

“他要告诉所有人,他赵立春,不是来镀金的,不是来混资历的,他是真心要干事,敢干事,能干事!”

“这一招,直接赢得了民心,也堵住了政敌的嘴。”

“谁还敢说他只说不做?谁还敢质疑他的改革决心?”

“他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把质疑变成了信任的契机。”

各种分析,各种解读,在汉东官场的各个角落流传。

有人担忧,有人观望,有人佩服,有人嫉妒。

但无论持有何种看法,一个共识悄然形成:

赵立春,这个名字,已经不仅仅代表京州市长。

他成了汉东政坛一个无法忽视的变量,一个搅动风云的焦点。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被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审视。

与此同时,京州市民中间,情绪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当报纸、电视、广播铺天盖地报道了市长“引咎辞职”的承诺后,街头巷尾,议论声沸腾了。

“看到了吗?咱们赵市长,是真爷们!”

“敢立军令状,这才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官!”

“以前那些领导,说得天花乱坠,有几个敢这么承诺的?”

“这下好了,市长把自己的乌纱帽都押上了,京州肯定有希望!”

“是啊,这说明赵市长有信心,也有能力!”

民众的反应,朴素而直接。

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政治博弈,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引咎辞职”这四个字,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实在的保证,是最有力的强心针。

尤其是在大风厂。

工人们聚集在一起,拿着报纸,激动得脸庞涨红。

“我就说,赵市长肯定行!”

“上次来我们厂,那说话,那办事,一看就是干实事的人!”

“他心里装着我们工人,装着我们大风厂!”

“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有奔头!”

“咱们得加把劲,不能拖赵市长的后腿!”

厂区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和期待。

对未来的憧憬,驱散了长期笼罩在他们心头的阴霾。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机器重新轰鸣,生活蒸蒸日上的那一天。

……

风暴中心的赵立春,却异常平静。

新闻发布会一结束,他没有去庆祝所谓的“胜利”,也没有理会外界的种种议论。

他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办公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这一次,是国际长途。

他拨通了俄国方面的联系号码。

电话那头,是横杰列夫。

赵立春开门见山,重提了之前的构想。

他希望与俄方建立外贸合作关系,以京州的轻工业产品作为起点。

T恤,衬衫,工装制服……这些大风厂能生产,京州其他纺织企业也能生产的产品。

他要为这些企业,蹚出一条连接国际市场的路。

为京州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电话那头,传来横杰列夫爽朗而沉稳的声音。

“赵市长,你的提议,我原则上同意。”

横杰列夫,这位曾叱咤风云的陆军少将,参与过二战的硝烟,如今虽已退役,但在千顶之城,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崇高声望。

他不仅是政界元老,更是一位眼光独到的战略家。

挂断电话后,横杰列夫的办公室内,气氛却有些微妙。

他的几位秘书和顾问,面露不解。

“将军,我们真的要和这位赵立春合作吗?”

一位年轻的秘书忍不住开口。

“京州……恕我直言,在龙国似乎也并非最顶尖的城市。”

“这位赵市长,虽然有些魄力,但在国际贸易领域,他恐怕还是个新手吧?”

“我们有那么多更成熟的合作伙伴,为什么选择他?”

在他们看来,赵立春,不过是龙国一个地方城市的官员,名不见经传。

与他合作,似乎并不符合千顶之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名不见经传?

横杰列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堆积的文件中,拿起一份近期的《龙国人民日报》。

报纸被轻轻丢在会议桌上。

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头版一个醒目的标题所吸引。

《龙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扩大会议》。

这是一篇分量极重的报道,阐述了龙国高层对于城市改革的最新精神和部署。

通篇文章,确实没有直接点名赵立春。

然而,在描述改革试点,提及冲在最前沿的代表时,用了四个字。

“改革先锋”。

横杰列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这四个字。

“看看这里。”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秘书和顾问们凑近细看,联系上下文,再结合近期龙国传来的各种信息……

一个名字,清晰地浮现在这四个字背后。

赵立春!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震惊,难以置信。

他们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多么的浅薄。

这个赵立春,根本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他不仅仅是京州的市长。

他是龙国高层认可的“改革先锋”。

他是这个东方大国改革开放浪潮中,站在潮头的一面旗帜!

与他合作,不仅仅是与一个城市合作。

更是与龙国改革的未来,建立了一种潜在的联系。

横杰列夫看着下属们变化的脸色,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你们还觉得,他名不见经传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