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晕的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惊愕的面孔。
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意,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
他顿了顿,似乎在享受这个瞬间。
“这份计划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赵立春的小同志。”
“小同志?”
有人忍不住低声重复,难以置信。
“他来自汉东。”
田纪晕继续说道,语速不疾不徐。
“是京州市的市长。”
这句话的分量,不亚于计划书本身。
一个地级市的市长?
写出了让中泱高层都为之震动的改革蓝图?
田纪晕的目光,若有似无地飘向了某个方向。
他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补充道。
“说起来,你们汉东省委,竟然都没能及时发现这匹千里马啊!”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不算太大,却足够打破凝滞的笑声在会议室里响起。
这笑声里,有惊讶,有释然,也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气氛顿时松弛下来。
先前那种因震撼带来的紧绷感,悄然消散。
时任汉东省委书记的李为民,脸上的肌肉微微一僵。
他随即露出一个略显尴尬的笑容。
他听懂了田纪晕话里的意思。
这是田书记在点他呢。
也是在敲打他这个省委书记,眼光不够,识人不明。
他心中快速将“赵立春”这个名字过了一遍。
京州市长……有点印象,但似乎并不属于自己熟悉的任何一个阵营。
脑海中飞速检索着关于这个人的信息碎片。
似乎是个没什么背景,也没明显站队倾向的人。
“看来是个中立派。”
李为民心中迅速做出了判断。
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过。
“既然如此……”
他暗自盘算。
“……便能为我所用。”
一个没有明显派系色彩,却有如此能力的人,正是他需要争取的力量。
他暗下决心。
等返回汉东,必须立刻,马上,好好接触一下这位赵立春。
要展示出足够的诚意,将这匹被中泱领导发现的千里马,牢牢地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会议的后半程,气氛变得截然不同。
之前的紧张与审慎,被一种隐隐的兴奋与期待所取代。
万理对这份《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国有体制企业改革》的计划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这份计划书,不仅点明了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症结。”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条清晰、系统,并且具备极强操作性的改革路径。”
“其可行性毋庸置疑。”
“其对龙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同样深远。”
万理目光扫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
他当场拍板,确定了龙国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大方向。
这个方向,基本就是以赵立春的计划书为蓝本。
整体的统筹规划,也围绕着这份文件展开。
临近会议尾声。
万理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
他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尤其是李为民,心头一震的决定。
“汉东省,京州市,作为改革的先行试点区域。”
万理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由赵立春同志,具体负责,牵头推动京州市的国企改革工作。”
“要大胆尝试,要闯出一条新路来!”
这相当于给了赵立春一把尚方宝剑。
中泱直接任命。
省里都无权过多干涉。
这正是赵立春费尽心机,将计划书递上来的最终目的。
只要最高层有人点头认可。
只要拿到这把“尚方宝剑”。
他返回汉东,回到京州推行改革,就有了最大的底气。
那些地方上的保守势力,以梁群峰和钟正国为代表的阻力。
面对中泱的明确指示,面对万理的亲自点将。
他们就算心有不满,也再难形成有效的掣肘。
赵立春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散会了。
与会者们陆续起身,彼此交换着眼神。
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带着复杂的情绪。
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
这个名叫赵立春的年轻人,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京州市长。
只要接下来不犯颠覆性的错误。
只要能踏踏实实地将这份蓝图付诸实践。
只要能在京州做出看得见的成绩。
他未来的政治前途,几乎可以说是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羡慕。
敬畏。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那个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尽管他此刻或许并不在场。
会议室外。
田纪晕快步找到了正在等候消息的赵立春。
他脸上的笑容比在会议室里时更加真诚。
他主动伸出手,用力握了握赵立春的手。
“立春同志,恭喜你。”
随后,他轻轻拍了拍赵立春的肩膀。
这个动作,意味深长。
“组织上对你的工作,对你这份计划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田纪晕的声音温和,却充满了力量。
“万理同志刚才亲自定调,由你负责京州的改革试点。”
“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不要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和期望。”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放手去干,遇到困难,可以直接向我反映。”
这几乎是承诺了。
赵立春感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
他连忙挺直身体,语气坚定地表态。
“请田书记放心,请组织放心!”
“我一定竭尽全力,锐意进取,坚决完成任务!”
“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
简短的交流结束。
赵立春目送田纪晕离开。
随后,他没有片刻耽搁。
带着中泱的肯定,带着改革的使命,带着那份沉甸甸的计划书。
赵立春踏上了返回汉东的旅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