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夜密谋

换源:

  夜色像是浓稠的墨汁,泼洒在北平的屋脊上,将前门大街染成一片幽深。

玉茗轩的门板被莫清欢紧紧闩上,仿佛要将外面的喧嚣与危险都隔绝在外。

厚重的棉布死死地封住了窗户缝隙,不让一丝光亮逃逸,像是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煤油灯微弱的光芒下,老周的脸庞忽明忽暗,像是刀削斧凿般棱角分明。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页古谱残卷铺展开来,古老的文字在昏黄的光晕中跳跃,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老周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夜,“松本那老狐狸,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的。”他的手指在残卷上摩挲,像是抚摸着一件稀世珍宝,又像是握着一把随时可能出鞘的利刃。

莫清欢点了点头,她拿起一支炭笔,在纸上写下一行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每一个笔画都凝聚着她的智慧与担忧。

“就从这开始吧……”她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屋外,风声呼啸,像是无数只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玉茗轩,又像是死神的低语在耳边萦绕。

当晚,玉茗轩里依旧是人声鼎沸,茶客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桌旁,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老周站在说书桌后,醒木在手中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夜的沉寂。

“话说这诸葛亮草船借箭,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周的声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三国》的故事。

他的眼神却时不时地扫过人群,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

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老周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暗藏着重要的指示。

比如,当他讲到“东吴水军”时,眼神会飘向坐在角落里,经常帮助茶馆运送茶叶的赵大娘,那是在暗示她,最近要多注意码头上的动静。

当他讲到“借箭十万”时,会故意提高嗓门,那是提醒负责联络城外义士的老刘,最近需要筹集一批药品。

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在知情者的耳中,却变成了一条条重要的信息。

他们不动声色地记在心里,等待着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小虎子穿梭在北平的大街小巷里,负责传递加密后的信息。

他就像一只灵活的小猫,熟悉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胡同。

他利用自己瘦小的身躯,巧妙地避开了日军的巡逻队,将情报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在返回茶馆的路上,小虎子在一个拐角处,意外地遇到了一名日军军官。

那名军官身材高大,面容冷峻,

“小崽子,站住!”日军军官用生硬的中文喝道。

小虎子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烦。

他强装镇定,用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说道:“太君,您有什么事儿?”

那名日军军官冷笑一声,说道:“没事儿?我看你鬼鬼祟祟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说着,他伸手就要抓住小虎子。

小虎子身子一矮,灵巧地躲开了日军军官的手。

他拔腿就跑,钻进了一条狭窄的胡同里。

“追!别让他跑了!”日军军官怒吼道,带着几个士兵紧追不舍。

小虎子在胡同里飞奔,他的心跳得飞快,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他知道,如果被日军抓住,肯定没有好下场。

他拼命地跑着,脑子里飞快地想着对策。

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垃圾堆,便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用垃圾把自己盖住。

日军士兵追了上来,在胡同里搜寻着小虎子的身影。

他们拿着刺刀,在垃圾堆里乱捅,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声音。

小虎子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他能感觉到刺刀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稍微动一下,就会被刺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虎子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终于,日军士兵放弃了搜寻,离开了胡同。

小虎子在垃圾堆里躺了很久,直到确定日军士兵已经走远,才慢慢地爬了出来。

他浑身脏兮兮的,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但他顾不上这些,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回到茶馆,把发生的事情告诉老周。

与此同时,老周和莫清欢在茶馆内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动静。

他们得知日军正在加强周边区域的监视力度,形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看来,松本那老狐狸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老周的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莫清欢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必须采取更谨慎的行动,以避免打草惊蛇。”

次日清晨,小虎子终于安全返回茶馆。

他一进门,就气喘吁吁地说道:“老周,不好了,我昨天被鬼子发现了!”

老周和莫清欢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快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周急切地问道。

小虎子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老周。

听完小虎子的叙述,老周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意识到,日军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行动,并开始对附近区域进行更为严密的监控。

“看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通讯方式。”老周沉声说道。

经过一番讨论,三人决定利用茶馆内的日常活动作为掩护,通过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来传递情报。

比如,莫清欢会在给客人上茶的时候,故意将茶杯摆成特定的形状,来传递不同的信息。

老周则会在说书的时候,用一些特定的手势和眼神,来暗示听众。

他们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一切,尽量不引起日军的注意。

然而,他们也知道,自己就像走在钢丝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

夜幕再次降临,玉茗轩里依旧是热闹非凡。

老周站在说书桌后,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今天晚上的评书。

“各位,今天咱们来说一段《水浒传》里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茶馆里缓缓回荡。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停留在莫清欢的身上。

莫清欢正坐在柜台后面,低头擦拭着茶杯,她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仪式。

老周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那是担忧,是恐惧,也是希望。

他知道,自己和莫清欢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游戏,而胜负的天平,此刻正悬在半空……

“话说这武松打虎……”

夜更深了,玉茗轩里弥漫着浓厚的烟草味和茶香,仿佛一个巨大的茧,包裹着秘密和希望。

老周醒木一拍,声音在并不宽敞的茶馆里回荡,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话说这武松打虎,好汉那是艺高人胆大!赤手空拳,硬生生把那吊睛白额大虫给结果喽!”

他的眼神似有若无地扫过听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玄机。

今天的故事里,他把城内日军兵力部署,巧妙地安插进了景阳冈的场景里。

比如,“那老虎的左眼受了伤”,指的便是日军驻扎在城东的部队,最近换了个新指挥官,是个独眼龙。

“武松的哨棒断成了两截”,暗示城西的地下交通线,被人盯上了,务必小心。

角落里,赵大娘看似在缝补衣裳,实则竖着耳朵,将老周的每一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她的手指飞快地穿梭,针脚细密,仿佛也在缝补着这个支离破碎的时代。

莫清欢则如同幽灵一般,穿梭在茶客之间,表面上是添茶倒水,实际上,她在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神色,试图找出潜藏的危险。

“好!”“说得好!”听众的叫好声此起彼伏,听在老周的耳朵里,却如同警钟长鸣。

他知道,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莫清欢突然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穿着考究的男人身上。

那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带着压低的礼帽,看不清面容,却始终一动不动地盯着老周,仿佛一只蛰伏的毒蛇。

莫清欢的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她端着茶壶,缓缓地向那人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