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辉的第二次赶集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还获得了县医院食堂的长期订单。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喜悦,他决定再去县城一趟,这次是专门拜访王德明老人介绍的几家饭店和单位食堂。
清晨,冉辉精心挑选了一些最优质的蔬菜样品,装进竹篮,准备带去给潜在客户品尝。
这次他没有带太多,只是各种蔬菜的代表性样品。
"小辉,今天又去县城啊?"母亲李秀英一边准备早饭,一边问道。
冉辉点点头:"是啊,王爷爷说要给我介绍几个大客户,我得去谈谈。"
"那路上小心,"母亲叮嘱道,"别太晚回来。"
吃过早饭,冉辉背着竹篮出发了。
这次他没有带父亲同行,一个人坐上了前往县城的班车。
到达县城后,冉辉直奔农贸市场,找到了王德明的摊位。
老人正在整理蔬菜,看到冉辉来了,笑呵呵地招手。
"小伙子,来得正是时候!"王老放下手中的活,"我已经跟几家老主顾说好了,他们对你的蔬菜很感兴趣。"
冉辉感激地说:"多亏了王爷爷引荐。"
王老摆摆手:"我这是举手之劳。你的菜确实好,我介绍给他们,也是为他们着想。"
老人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地址:"这是几家饭店和单位食堂的地址,你按顺序去拜访吧。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就说是我介绍的。"
冉辉接过纸条,认真记下每个地址,然后向王老道谢后出发了。
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冉辉先后拜访了县政府食堂、教师进修学校食堂和两家中等规模的饭店。
每到一处,他都会拿出精心准备的蔬菜样品,详细介绍自己的种植理念和方法。
令冉辉欣喜的是,这些地方的采购负责人都对他的蔬菜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合作。
虽然每家需求量不大,但加起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小伙子,你这菜确实不一般,"县政府食堂的老李头说,"我们领导最近提倡健康饮食,你这无公害蔬菜正合我意。每周给我们供应一百斤左右,品种多样些,价格好商量。"
教师进修学校的食堂主任也表示:"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知识分子,对饮食质量要求高。你这菜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每周六十斤左右,如果效果好,以后还会增加。"
两家饭店的老板则更加直接:"只要品质稳定,价格我们不会太计较。关键是要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新鲜度。"
一上午的时间,冉辉就谈成了四个长期客户,总需求量每周达到三百多斤。这对刚刚扩大种植规模的冉辉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中午时分,冉辉在一家小饭馆简单吃了点午饭,准备回家。就在他结账准备离开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这位同志,请等一下!"
冉辉转身,看到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快步走来。她穿着简单大方的蓝色连衣裙,扎着马尾辫,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干练和精明。
"请问有什么事吗?"冉辉有些疑惑地问道。
女子微笑着说:"我叫林小燕,刚才在市场上看到你的蔬菜,听王德明爷爷说你是种植这些高品质蔬菜的农民,所以特意来找你。"
冉辉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叫冉辉,确实是我种的蔬菜。"
"能不能借一步说话?"林小燕指了指饭馆角落的一张空桌子。
两人坐下后,林小燕开门见山:"冉辉同志,我刚从省城回来,准备在县城开一家小型餐厅,主打健康饮食。你的这些高品质蔬菜正是我需要的食材。"
冉辉有些惊讶:"你要开餐厅?"
林小燕点点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是的,我在省城学了两年烹饪,又在一家高档餐厅实习了一年。现在想回家乡创业,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听起来很有意思,"冉辉说,"不过你的餐厅需要多少蔬菜呢?"
林小燕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给冉辉看:"我做了初步计划,开业初期每天大约需要二十斤各类蔬菜,以后根据生意情况逐步增加。最重要的是,我需要品质稳定、无公害的蔬菜,价格可以比市场高20%左右。"
冉辉仔细看了看她的计划,不禁对这个年轻女子刮目相看。
计划详细而周密,考虑了各种可能性,显示出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商业头脑。
"你的计划很完善,"冉辉真诚地说,"我可以保证供应你需要的蔬菜,而且品质绝对有保证。"
林小燕眼睛一亮:"太好了!我的餐厅预计下个月开业,到时候需要提前一周开始供货,用于试菜和员工培训。"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供货品种、价格和配送方式等细节问题。林小燕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给冉辉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了,"林小燕突然问道,"你种植的蔬菜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什么品质这么好?"
冉辉早有准备:"我采用的是科学种植方法,精确控制水肥,选用优质种子,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虽然产量比不上大规模种植,但品质和口感都有保证。"
林小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正是我需要的。现在市场上的蔬菜,大多是为了追求产量而牺牲了品质。你的理念和我的餐厅定位非常契合。"
谈话间,冉辉发现林小燕不仅有商业头脑,还对农业和食品安全有相当的了解。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三点。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冉辉看了看表,"家里还有活要干。"
林小燕连忙站起来:"抱歉耽误你这么久。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
她递给冉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她的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应该是县邮电局的公用电话。
冉辉也写下了自己的信息:"我们村没有电话,有事可以写信给我,或者下次我来县城时联系你。"
两人约定下周再见面,进一步确定合作细节。分别时,林小燕真诚地说:"很高兴认识你,冉辉。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冉辉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祝你的餐厅开业顺利。"
回家的路上,冉辉回想着今天的收获。不仅谈成了几个稳定的客户,还认识了林小燕这样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创业者。她的餐厅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如果经营得当,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系统,记录今天的客户信息。"冉辉在心中默念。
【客户信息记录:
1.县政府食堂:每周需求约100斤,品种多样
2.教师进修学校:每周需求约60斤,注重品质
3.县城饭店两家:每周总需求约150斤,要求稳定供应
4.林小燕餐厅(筹备中):预计每周需求约140斤,强调无公害】
冉辉满意地点点头。这些订单加起来,每周需求量已经接近450斤。按照目前的种植规模,完全能够满足,甚至还有余力。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母亲李秀英早已准备好了晚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等着冉辉分享今天的收获。
"怎么样,儿子?今天谈得顺利吗?"父亲冉建国迫不及待地问道。
冉辉笑着点点头:"很顺利,谈成了四个长期客户,每周需要三百多斤蔬菜。还认识了一个准备开餐厅的年轻女老板,她也对我们的蔬菜很感兴趣。"
"太好了!"母亲欣喜地说,"这样我们的菜就不愁卖了。"
妹妹冉晓丽好奇地问:"哥,那个女老板漂亮吗?"
冉辉被妹妹的问题弄得有些尴尬:"她...挺干练的,看起来很精明能干。"
晚饭后,冉辉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
今天的收获远超预期,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还认识了林小燕这样一个潜在的长期合作伙伴。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我就能更有计划地安排种植,也能获得更多的收入用于位面交易。"冉辉想着,"而通过位面交易获得的资源,又能帮助我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形成良性循环。"
至于林小燕,冉辉对这个年轻女子印象深刻。
她的创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令人敬佩,或许未来两人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夜深了,冉辉回到房间,准备进入系统空间查看今天的任务进度。
但在闭上眼睛前,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小燕那双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睛。
"真是个不简单的姑娘,"冉辉轻声自语,"希望她的餐厅能够成功。"
带着这样的期待,冉辉进入了梦乡,期待着下一次与林小燕的见面,以及他们可能开启的商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