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说该怎么办

换源:

  张向北带着李平意来到小岗村旁边的一片洼地。

他伸手一指的开口介绍:“咱们北大荒的黑土地的确肥沃,不过也有不少这样的盐碱地,我觉得咱们可以合理利用起来,既不占用耕地,而且还能够创造效益。”

李平意看了一下之后,眉头轻轻一皱:“这地方我看是可以,但问题就是地势太低了,就怕造成内涝啊。”

对此张向北早就有了主意:“咱们想要做绿色有机肥也需要水,既然这样,干脆就利用这个盐碱地挖一片池塘出来,到时候做好净化就解决水源问题了,搞得好还能养鱼呢。”

看他这么说,李平意一脸的诧异:“这盐碱地酸碱度失衡,怎么可能养得了鱼?”

张向北笑了起来:“淡水鱼肯定不行,咱们可以想想办法养海鱼啊,只是眼前顾不上,等到随后咱们的项目进入到了正常工作状态,再考虑这件事情也不迟。”

李平意听他这么说,顿时眼前一亮,竖起一根大拇指:“好法子!”

“只是这地有一部分是隔壁村的,咱们先过去啊,跟他们打个招呼,免得到时候惹出什么麻烦来。”此时张向北开口提议道。

农村人对于土地看得很重,不管用得上用不上,那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

李平意当然懂这个道理。

不过他对此倒是很乐观:“反正都是盐碱地,他们也用不上,没道理会反对。”

这隔壁村是马家屯,从名字里面就能够听得出来,这个村子里面姓马的人多。

找到支书家,便看到一个粗壮的汉子,正拿着毛巾擦汗。

张向北自然认识,马上开口打招呼:“李支书,这是刚从地里回来?”

听到动静,李支书将自己的毛巾往肩膀上一搭笑了起来:“向北啊,你怎么来了?是不是你们村又要借什么东西了?”

张向北笑着摇了摇头,把李平意拉了过来介绍道:“这是县里面化肥厂的李技术员,今天过来是考察项目的,准备在我们村子旁边那块盐碱地里面设个厂。”

李支书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下就是一点头:“这是好事啊,我当然支持了,对了,你们要设什么厂?”

李平意张口就要说。

旁边的张小北轻轻咳嗽一声,他的意识到什么闭上了嘴巴。

在农村人不能光看相貌,这位李支书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当年刚建国的那一会,这李支书是村子里面的民兵,扫荡土匪的时候立了功提拔为民兵队长。

表面上看起来很是憨厚,但是他心眼一点都不少,是个不吃亏的主。

要不然的话,凭他一个外姓人,怎么可能在马家屯当支书呢?

现在开口没说给不给地,就先问设什么厂,这摆明了是想要要好处。

于是张向北笑了一下:“是想要上绿色有机肥的项目,说白了就是把家里面牲畜的粪便收集起来拿去处理之后上地用的。”

他故意把这事情说的很简单。

果然李支书一听顿时就没了兴趣,当下便开口道:“这是好事,我们村自然支持,反正那盐碱地也用不上,正好是废物再利用。”

张向北趁热打铁:“既然这样咱们把手续走一下,免得到时候又扯不清了,上面还等着这边回复呢,只要事情做成,今后咱们这边的肥料就不缺了。”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李支书当然不会反对当即便点了点头,带着二人到了村委会。

众人一打听是利用牲畜粪便做肥料的,都觉得稀奇,不过也没人上心,就这么着把盐碱地拿到手了。

几天以后,县里面的领导要过来考察一下,说白了也就是走个过场。

张向北跟李平意商量了一下,让他到县城里面准备点东西,做好接待工作。

这些人情世故的事情是少不了的。

虽然说上面三令五申不能这么做,不过大城市还好一些。

在这些小地方相对而言还是遵循着约定俗成的习惯。

好在如今这场运动的影响之下,此时的接待工作要简单的多。

李平意也就是花了百十块钱就把事情给办妥了。

而张向北则是,跟他老爹带着村民们在盐碱地里面挖坑造池塘。

顺便拉了一些石灰,做一些水源净化。

毕竟这动物粪便做肥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土地污染。

因此水源是一定要干净才行。

等到这些领导来的时候,这些池塘已经挖的大致成型了。

现在什么都没有,自然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这事情也就这么成了。

接下来盐碱地这边便开始破土动工盖厂房。

化肥厂厂长那边也按照之前的约定运过来两台搅拌机,虽然说是二手货。

其中有一台还是坏的,不过将来找人过来修一修就没太大问题了。

这边干的风风火火,隔壁马家屯那边反应就不一样了。

支书的院子里面。

马家头的村民马三炮,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抱怨道:“我说支书,他们平白无故把地让了出去,好处一点没捞着,将来小岗村要是说话不算话,咱们不就白瞎了吗?”

李支书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张支书不是那样的人,我跟他打了这么多年交头,这人实诚的很,而且他家小子当着我面都打了保票的,绝对没问题。”

但是马三炮则不这么看:“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他们说是捡粪过去做肥料!可是要真是这样的话,用得着建那么大的场子吗?我看他根本就没说实话。”

似乎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李支书考虑了一下反问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马三炮哼了一声,直接扫视在场众人。

他大大咧咧的开口道:“这场子建在咱们村的地盘上,咱们要是不占点好处,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支书这事情你别管了,回头我带几个小子过去,一定要让他们给个说法。”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开始附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