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解咒(下)

换源:

  几人还来不及惊讶,隔着一道门之处传来人声。

“师兄,我寻了你十五年,这回你跑不了了。”

姜仪、子衿二人面面相觑。

子衿:什么情况?有生人闯进来了?

姜仪:过去看看。

宋昱:先别过去,在这儿等着。

此时,另一个声音道:“师弟,为了找我,你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少废话,把我的魂丹还给我!”

“呵,就算刚才遭了那几个小家伙的暗算,就凭你现在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也斗不过我。”

那人话音刚落,整座侯府霎时间被血色笼罩,狂风席卷而来,掀起地上沙尘,让人睁不开眼。

耳畔传来鬼吼鬼叫声,其他的就什么都听不见了。

庭院里的四人纷纷捂住了耳朵。

不知过了多久,天地间沉寂下来。

通往庭院的那道门被人打开,四人看过去,又是一惊。

“春娘?!”

失踪多日的春娘就这么水灵灵地站在他们面前。

这幽暗如夜的眼神,这长身鹤立之姿,却像是另一个人。

“师父!”姜仪与子衿异口同声道。

“春娘”轻咳了两声:“这姑娘一直被困在结界中,我刚救了她,顺便借她身子一用。”

“师父,刚刚您在和谁斗法?”姜仪现在心里有一万个疑问。

“赵翦。”

这个名字已有二十年不曾被人提起,魏长陵冷不丁道出,倒让姜仪忽觉心头一震。

“子衿说的没错,他的确早在十年前就死了。”魏长陵指向倒地身亡的上官鸿,“这十年来,一直是赵翦寄居在他的身体里。”

“所以,刚刚和您在外面斗法的是他,当初害死侯府满门的人也是他?”

姜仪反应过来,眼中神色极为复杂。

她此刻多希望师父说不是,这样她这连日来的努力也算没白费,好歹给了那些死去的人一个交代。

“赵翦是谁,你知道吗?”站在一旁的子衿暗戳了雁归一下,小声问道。

雁归站着没动,宋昱在这儿,他不开口,自己也绝不开口。

“他是建安帝旧臣,太宗率兵攻破京都以后,他便生死不明。”宋昱开口解释道。

“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他成了上官鸿的?”

“从他猜疑你的身份,去公主府试探你那次开始。”

“怪不得,子衿发现他的身上有妖气。”姜仪喃喃自语。

“可是,上官鸿既是死于十年前,赵翦也应是那时便取代了他。那个时候,就没有一个人发现不对劲?”

魏长陵:“以邪术占据宿主身体,前几年与常人无异。再者,赵翦行事一向谨慎,不会轻易露馅。

直到你的出现,让他察觉到危险降临,再加之宣宗驾崩,上官家逐渐走上下坡路,他这才开始慌了。”

“所以,那柄桃木剑既是试探,也是他想借机除掉我。”姜仪想到了桃木剑上刻着的那道镇魂咒。

那其实,是赵翦想借此逼出她的魂魄。

“可惜,我还是低估了他的道行。这些年他在人间蛰伏,吸取亡魂之气,修炼邪术,功力大增。”

魏长陵轻轻叹息。

“好在子衿刚才那一剑损耗了他的元气,他且得修养一阵。”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要杀了裴家满门!”

终于知晓了自己真正的仇人是谁的姜仪满目悲怆与愤恨。

“十五年前,正是宁远侯率领裴家军攻破京都,生擒了建安帝。而后,赵翦亦死在裴家军的刀剑之下。”

又是因果报应。

姜仪忽的有种无力感。

赵翦忠于建安帝,君死而臣为之报仇,这没有错。

外祖父忠于皇祖父,为之赴汤蹈火亦没有错。

至于建安十一年那场动乱,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至今无人敢评说究竟是哪一边出了问题。

宋昱望着她,心知她内心纠结,遂道:“赵翦占据上官鸿身体,胡作非为,残害无辜,霍乱朝纲,罪无可恕。”

宋昱一语点醒了姜仪,她渐渐舒展开眉头:“你说得对,侯府死去的那些人里又有多少无辜的冤魂,赵翦的确该死!”

“别担心,我们一定能再次找到他的。”宋昱宽慰他道。

“好了,时辰已到。是时候该送侯府众人离开了。”魏长陵说着看了看天空,又看向宋昱,“把穷奇玉佩放到石碑上去。”

宋昱拿出玉佩照做。

魏长陵轻轻念动咒语,眼前的石碑随之一点点裂开。

庭院上空乌云散去,在中央现出已到银白色的光柱。

乌鸦一只只落到地上,幻化成了一个个人形。

在这些人之中,那些人影之中,她看到了她的母亲,她的外祖父母……他们对着她微笑着,随后走向那道光柱。

“母亲!”姜仪大喊了一声追过去,却被法阵中央的光柱挡住,再无法上前。

“阿妩,仇恨不应占据你人生的全部,好好活下去。”

她听见母亲最后对她的叮嘱,眼泪簌簌地往下掉。

很快,法阵中央的光柱消失,那些人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姜仪顿感头痛欲裂,眼前一黑,向前栽了下去。

宋昱眼疾手快,拦腰抱起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