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新责与新谋

换源:

  次日清晨,林建国依旧早早地来到生产队。有了昨日张队长的认可与新任务安排,他的脚步愈发轻快,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打谷场上,村民们陆续到来,彼此打着招呼,空气中弥漫着忙碌的气息。

“建国,今天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张队长看到林建国,径直走了过来,神色严肃却带着信任,“村西头那片新开垦的地,需要重新规划灌溉路线,这事得你牵头,带着几个有经验的村民去办。这关乎着今年那片地的收成,可千万不能马虎。”

林建国一听,顿时感到责任重大,他挺直了腰杆,郑重其事地应道:“张队长,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说完,他便开始挑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手。他特意选了几位对农田水利较为熟悉的老农,希望借助他们的经验,让规划更加合理。

来到村西头的新垦地,林建国和众人仔细观察地形。这片地地势略有起伏,要设计出高效的灌溉路线并非易事。一位老农皱着眉头,看着土地说道:“建国啊,这地不好弄啊,水要引过来,得费不少功夫,而且还得保证每一处都能浇到。”

林建国认真地点点头,“叔,我知道这有难度,所以才请您几位来帮忙。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总能解决的。”随后,他们沿着土地的边缘踱步,一边讨论一边比划,尝试找出最佳的灌溉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林建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能不能把地势较低的地方挖深一些,做成蓄水池,再通过沟渠把水引到高处的田地?这样既能储存雨水,又能在干旱时保证灌溉。”

老农们听了,纷纷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农眼前一亮,说道:“嘿,建国,你这想法还真行得通!以前咋就没想到呢。”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测量、标记,准备着手施工。

然而,施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挖掘蓄水池时,遇到了坚硬的岩石层,锄头敲在上面火星四溅,进展十分缓慢。林建国看着大家疲惫的样子,心中有些焦急,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鼓励大家:“大伙加把劲,这点困难难不倒咱们。咱们轮流着来,歇人不歇工具,一定能把这岩石层挖开。”

在林建国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成功挖开了岩石层,蓄水池初见雏形。与此同时,林建国也留意到,农闲的日子渐渐临近,他心中一直惦记着学习一门手艺来增加家庭收入。

一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林建国在村里散步。路过刘老头家时,看到院子里堆满了竹子,刘老头正熟练地编织着竹篮。他灵机一动,这编织手艺或许是个不错的增收途径。于是,他走进院子,礼貌地向刘老头打招呼:“刘老头,忙着呢?您这手艺可真是绝了,这竹篮编得又快又好看。”

刘老头抬起头,看到是林建国,笑着回应:“哟,建国啊,找我有啥事?”

林建国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刘老头,我看农闲快到了,想跟您学编织手艺,您看行不?我想着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刘老头看着林建国真诚的眼神,犹豫了一下,说道:“这编织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而且挺辛苦,你能吃得了这苦?”

林建国连忙点头,“刘老头,我能行!只要能让家里日子好起来,再苦我也不怕。”

刘老头思索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行吧,看你这孩子有心,那就从明天开始,你有空就过来学。”

林建国心中一阵欣喜,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刘老头,我一定好好学!”走出刘老头家,林建国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学习编织手艺又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但为了家人,他愿意去尝试,去拼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