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国背着沉重的竹子,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时,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村庄。月光洒在院子里,给这个熟悉的小院增添了几分宁静。王秀兰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丈夫回来,她急忙迎上前去。
“建国,你可算回来了,担心死我了。这一天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王秀兰一边帮林建国卸下背上的竹子,一边关切地问道。
林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喘着粗气说:“秀兰,我去深山里找适合编织新竹篮的竹子了。这竹子质地特殊,肯定能让新竹篮更出彩。”
王秀兰看着那些色泽金黄、质地细密的竹子,眼中满是惊讶:“这竹子看起来确实不一样,不过你也太辛苦了,赶紧进屋歇着吧。”
林建国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秀兰,我不累。我想赶紧试试用这新竹子编织,看看效果怎么样。”说着,他便拿起一根竹子,走进院子,准备开始编织。
林建国坐在小板凳上,拿起刀具,小心翼翼地将竹子劈成竹条。这新竹子虽然质地优良,但比普通竹子更加坚硬,劈砍起来难度增大了许多。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劈出了几根竹条,而且竹条的粗细也不太均匀。
“这竹子可真难劈。”林建国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
王秀兰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担忧:“建国,要不明天再试吧,你今天累了一天,别太勉强自己。”
林建国没有听从妻子的建议,他决定先试着编织一下,看看这新竹子的特性。他拿起竹条,开始编织一个简单的竹篮框架。然而,他发现这竹条在弯曲时,很容易断裂,而且由于质地坚硬,编织的角度也很难控制,原本熟悉的编织手法在这里似乎都不太管用了。
“这可怎么办?”林建国放下手中的竹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如果不能掌握这新竹子的编织方法,新订单的完成将变得十分困难。
第二天一大早,林建国便带着几根新竹条,来到了刘老头家。刘老头在编织方面经验丰富,他希望能从刘老头那里得到一些建议。
“刘老头,您看看这竹子,我想用来编织更精致的竹篮,可这竹子太难处理了,我试了几次,都不太成功。”林建国焦急地说道。
刘老头接过竹条,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用手摸了摸,说道:“这竹子确实质地特殊,比咱们平时用的竹子硬多了。要想用它编织,得改变一下手法。”
刘老头从屋里拿出一些工具,开始给林建国演示。他先将竹条放在火上微微烤了一下,让竹子变得稍微柔软一些,然后再进行弯曲编织。在编织过程中,他的手法更加轻柔、缓慢,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建国,你看,像这样,先把竹条软化,再慢慢编织,就能减少断裂的情况。而且,这竹子硬,编织的力度和角度都得把握好,不能像以前那样用力。”刘老头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林建国在一旁仔细地看着,认真地学习刘老头的每一个动作和讲解的要点。他按照刘老头的方法,拿起一根竹条,先在火上烤了烤,然后尝试编织。这一次,竹条没有那么容易断裂了,编织的角度也能更好地控制。
“刘老头,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林建国感激地说道。
刘老头笑着摆摆手:“谢啥,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这孩子有上进心,我相信你一定能编出好东西来。”
从刘老头家回来后,林建国信心满满,他决定按照新的方法,正式开始用新竹子编织更精致的竹篮。他知道,前方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但在家人和刘老头的帮助下,他有信心克服一切,完成这个充满挑战的新订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