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样品制作困境

换源:

  林建国满心期许,全身心投入到样品竹篮的制作中。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院子里的寒意,他已坐在小板凳上,身旁摆放着精心挑选的新竹子和各类编织工具。他拿起一根竹条,这竹条质地坚韧,透着淡淡的光泽,是他从深山千挑万选带回的,本以为能助力此次关键制作,却不想,麻烦接踵而至。

林建国打算将新练习的编织技巧融入样品竹篮,期望以此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他按照记忆中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弯曲竹条,试图编织出独特的纹理。然而,实际操作远不如想象中顺利。新技巧对力度和角度的把控要求极为苛刻,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每一次尝试,竹条不是在弯曲时突然断裂,就是无法呈现出理想中的纹理效果。看着地上一堆报废的竹条,林建国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挫败感。

“怎么会这样?练习的时候明明还可以,怎么一到正式制作就不行了。”林建国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

王秀兰在一旁看着丈夫,心中满是心疼。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林建国的肩膀,安慰道:“建国,别着急,新技巧肯定得花些时间熟练,咱们慢慢找问题,总能解决的。”

林建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仔细回忆练习时的每一个细节,对比现在的操作,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练习时竹条经过多次挑选,质地相对均匀,而此次制作的竹条,虽整体优质,但仍存在细微差异,导致在运用新技巧时,效果大打折扣。

找到问题根源后,林建国开始对竹条进行更细致的处理。他将每一根竹条放在火上微微烘烤,使其质地更加柔韧且均匀,然后再进行编织。这一次,竹条听话了许多,在他手中逐渐呈现出漂亮的纹理。可还没等他松口气,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李老板在洽谈时提到,希望竹篮能融入更多文化内涵,最好有独特的设计元素。林建国思索许久,决定在竹篮上编织一个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场景——嫦娥奔月。为了让这个场景生动呈现,他需要不同颜色、质地的材料相互搭配。然而,村里现有的材料有限,无法满足他的设计需求。

林建国想到邻村有位老工匠,家中收藏了一些特殊的编织材料,或许能帮到他。他赶忙前往邻村,找到老工匠。老工匠听明来意后,面露难色:“建国啊,我这些材料确实珍贵,而且数量也不多。不过看在你这么用心的份上,我可以借你一些,但你可得省着用。”

林建国如获至宝,连连道谢。他带着老工匠借给他的材料回到家中,开始尝试搭配。可在实际编织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材料的特性各不相同,有些过于柔软,难以塑形;有些则质地太硬,与竹条搭配时,衔接处极不自然。林建国不断调整编织手法,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可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

此时,张二牛来到院子里,看到林建国一脸愁容,便问道:“建国哥,咋了?是不是遇到啥困难了?”

林建国将材料搭配的问题跟张二牛说了一遍。张二牛想了想,说道:“建国哥,我觉得咱们可以把这些材料混合处理一下,比如把柔软的材料缠在硬材料外面,说不定能改善效果。”

林建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立刻动手尝试。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搭配和处理方式,嫦娥奔月的场景在竹篮上逐渐成型。看着初具雏形的样品竹篮,林建国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但他知道,距离完成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能否赢得这次合作机会,他必须全力以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