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筹备小组成立后,成员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本以为拓展销售渠道虽有挑战,但凭借村里蔬菜的优良品质,定能顺利打开局面。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小组成员们四处奔走,联系周边市场的商家。但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周边的村庄也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各类蔬菜琳琅满目,价格战打得火热。许多商家在面对他们推销村里的蔬菜时,只是匆匆看一眼,便以已有稳定供货渠道为由婉拒。
“这可怎么办,建国哥?咱跑了好几个市场,问了那么多商家,愿意合作的没几个。”小组里的小张满脸沮丧地对林建国说道。
林建国眉头紧皱,他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但并未气馁:“大家别急,咱们先找找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咱们的宣传不够到位,商家对咱们蔬菜的优势还不够了解。”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销售筹备小组决定从提升蔬菜包装入手。他们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设计出了一款简约而又突出蔬菜绿色、健康特点的包装。包装上印有村里的名字以及蔬菜的种植环境照片,让人一看便对蔬菜的来源和品质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他们还制作了详细的宣传手册,里面包含蔬菜的品种介绍、种植过程中的绿色防控措施以及营养价值等信息。
然而,即便做了这些努力,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部分商家在看到包装和宣传手册后,虽然表现出了一些兴趣,但仍对蔬菜的实际品质心存疑虑。“你们说得挺好,可这蔬菜到底咋样,还得亲眼看看才知道。”一位商家直言不讳地说道。
面对这种情况,林建国灵机一动,他决定邀请一些有合作意向的商家到村里实地考察。回到村里后,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村民们,大家纷纷表示支持。村民们自发地行动起来,将菜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蔬菜打理得整整齐齐,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考察那天,林建国带着商家们来到菜地。商家们一进入菜地,便被眼前绿油油、生机勃勃的蔬菜吸引住了。林建国详细地为他们介绍蔬菜的种植过程,从灌溉水源的选取,到病虫害防治的土办法,再到日常的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十分细致。商家们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林建国和村民们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考察过程中,一位商家随手摘下一片菜叶,仔细查看后说道:“从这蔬菜的长势和叶片的质感来看,确实品质不错。不过,我还得带回去检测一下农药残留等指标。”林建国笑着点头:“没问题,您尽管拿去检测。我们一直严格按照绿色种植的标准来,对蔬菜的品质有信心。”
考察结束后,商家们带着蔬菜样本和宣传资料离开了。林建国和销售筹备小组的成员们焦急地等待着反馈。他们知道,这次考察对村里蔬菜的销售至关重要,关乎着大家的辛勤付出能否得到回报,也关乎着村子未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邻里间的互助精神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突破销售困境而努力,期待着能迎来转机,让村子的蔬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