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合作洽谈的波折与转机

换源:

  会议室里,林建国与商家们围坐在长桌前,就合作细节展开深入讨论。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却未能驱散空气中那一丝紧张的气息。

商家率先提出了价格问题:“林先生,你们的蔬菜品质确实不错,但价格方面,我们觉得还是有些偏高。毕竟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空间。”

林建国微微皱眉,他深知村民们为了种出这些高品质蔬菜付出了多少心血,价格过低实在难以接受。“各位老板,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标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灌溉水源的把控,到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土办法,每一个环节都不马虎,这才保证了蔬菜的品质。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所能承受的最低限度了。”

双方就价格问题僵持不下,气氛愈发凝重。这时,村民代表老张忍不住开口:“老板们,你们也看到了我们村子的诚意,这蔬菜从播种到收获,大家都是精心照料。要是价格压得太低,我们实在没法接受,这关乎着全村人的生计啊。”

商家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说道:“我们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考量。这样吧,我们可以在采购量上做出让步,只要价格能再降一些,我们可以增加订单量。”

林建国心中一动,他迅速在脑海中计算着增加订单量后的收益情况。虽然单价降低了,但如果采购量足够大,整体收益或许并不会减少太多。然而,供货周期又成了新的问题。

“关于供货周期,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保证每周按时供货,风雨无阻。一旦出现断货情况,对我们的销售影响可不小。”商家严肃地说道。

林建国面露难色,村里的蔬菜种植受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要保证每周按时供货,难度不小。“老板们,蔬菜种植不像工业生产,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按时供货,但遇到极端天气或者病虫害爆发,可能会影响供货时间。能不能稍微放宽一下供货周期的要求?”

商家们对此表示理解,但也强调了供货稳定性的重要性。一时间,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双方都在思考着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在这时,销售筹备小组的小李突然灵机一动:“要不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蔬菜储备机制。在蔬菜丰收的时候,我们把一部分蔬菜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保证一定的供货量。”

林建国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他看向商家们:“各位老板,你们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我们会加强管理,确保储备蔬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商家们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表示认可。价格和供货周期的问题也在双方的协商下,逐渐达成了共识。会议结束时,林建国与商家们握手言和,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次合作洽谈虽然波折不断,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迎来了转机。而在这个过程中,邻里间相互支持、共同协商的精神,再次成为了村子克服困难的有力保障,为村子的蔬菜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