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看这块布料怎么样?做成你的新衣裳肯定好看!”薛雅芳举起一块水红色的布料,在薛玉瑶身上比划着。
薛玉瑶笑着点点头:“是挺好看的,不过我觉得这块浅蓝色的更衬你的肤色。”姐妹俩互相挑选着,讨论着,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除了布料和针头线脑,她们还买了些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年货。临走前,薛玉瑶又挑了几个红彤彤的苹果,准备带回家给父母尝尝鲜。
何晨站在供销社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绪飘飞。他想起自己上辈子这个时候,还在为温饱奔波,哪里有闲情逸致置办年货。重生一世,他终于有机会体验这种平凡的幸福。
“何晨哥,想什么呢?”薛雅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何晨回过神来,看到薛玉瑶姐妹提着大包小包走了出来。“没什么,只是在想事情。”他解释说。
薛玉瑶看了看何晨,又看了看她们手里满满当当的东西,问道:“我们等会儿坐驴车回去,你呢?”
薛雅芳抢着说道:“姐,何晨哥来咱家干嘛呀?过年了,他家里人不得想他?”她对何晨的来意充满了好奇。
薛玉瑶轻轻地拍了拍妹妹的头,解释道:“何晨是来做历史考察的,这段时间就住在我们村。”
何晨顺着薛玉瑶的话说道:“是啊,我在研究晾马台的历史,正好过年期间过来看看。”
“哦……”薛雅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何晨哥你家在哪儿啊?”
“挺远的,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何晨含糊地回答,不想透露太多关于自己重生的事情。
薛玉瑶看着何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那走吧,我们去驴车那边。”
三人走出供销社,沿着街道慢慢走去。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一丝暖意。何晨看着走在前面的薛玉瑶姐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到了,就是那辆。”薛玉瑶指着不远处的一辆驴车说道。
驴车旁围着几个村民,正在热烈地聊天。看到薛玉瑶姐妹过来,一位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道:“玉瑶,雅芳,买年货回来了?”“是啊,王婶儿,您也买了这么多东西啊!”薛玉瑶笑着回应。
何晨见状,主动从薛玉瑶姐妹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包裹。“我来提吧。”
薛玉瑶微微一愣,随即感激地笑了笑:“那就麻烦你了。”
何晨笑了笑,并不觉得麻烦。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何况是帮两位女士提东西。
走到驴车旁,薛玉瑶向周围的乡亲介绍道:“这位是何晨,从城里来的,这段时间在我们村做历史考察。”
何晨顺着薛玉瑶的话解释:“各位叔叔阿姨好,我叫何晨,对晾马台的历史很感兴趣,所以趁着过年期间过来看看。”
“城里来的大学生啊,真有出息!”一位老大爷赞叹道。
“小伙子长得真精神!”一位大婶也跟着夸赞。
晾马台的村民淳朴热情,听说何晨是从城里来的大学生,都对他格外热情,纷纷和他打招呼,询问一些城里的事情。何晨一一耐心解答,展现出良好的教养和谈吐。
等大家都上了驴车,赶车的师傅吆喝一声,驴车便缓缓地朝着崇明村的方向驶去。一路上,何晨和薛玉瑶姐妹有一搭没一地聊着天,话题从晾马台的历史到城里的生活,再到各自的兴趣爱好,气氛轻松愉快。
路过一个村庄时,一位坐在驴车上的老乡热情地邀请何晨:“小伙子,到我家坐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何晨婉拒道:“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还要去薛老师家,下次有机会一定去拜访您。”
老乡爽朗地笑了笑:“好嘞,下次来一定来啊!”
驴车继续往前走,穿过一片田野,终于到了崇明村。远远地,就能看到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枝头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驴车在薛家门口停下,薛雅芳迫不及待地跳下车,一路小跑着进了院子。“爹!娘!姐带客人回来啦!”
何晨和薛玉瑶也下了车。何晨再次将包裹递给薛玉瑶,但薛玉瑶却笑着摇摇头,“不用了,就几步路,我自己来就行。”她提着东西,和何晨一起走进院子。
院子里,薛父薛母正忙着准备年饭,听到女儿的声音,都停下手里的活走了出来。薛雅芳则兴高采烈地跟在他们身后,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薛玉瑶走到父母面前,笑着介绍道:“爹,娘,这位是何晨……”她刚说到这里,就看到何晨从包里拿出两瓶包装精美的茅台,心中顿时升起一丝疑惑。这可是稀罕物,他从哪里弄来的?
“爹,娘,这位是何晨,这段时间在我们村做历史考察的。”薛玉瑶终于完成了介绍,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何晨手中的茅台。
何晨上前一步,将茅台递给薛父,笑容温和:“叔叔阿姨过年好,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薛父薛母明显愣了一下,连忙推辞:“这怎么好意思呢?太贵重了!”
“一点薄礼而已,还请叔叔阿姨不要嫌弃。”何晨坚持着,目光真诚,“我听薛老师说,叔叔喜欢收藏一些老物件,我正好也对此有些研究,所以想趁着这个机会来拜访一下,也跟叔叔讨教讨教。”
薛父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趣,原本的推辞也变成了欣然接受:“好好好,快进来坐,外面冷。”
薛母也热情地招呼着:“是啊,快进屋暖和暖和,小芳,快去给你何大哥倒杯热水。”
薛雅芳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一溜烟跑进屋里去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