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精准点货

换源:

  那沉甸甸的两千八百二十三块八毛钱,被他用布仔细包好。

紧紧揣在怀里。

怀里的钱滚烫,像烙铁熨贴着胸膛。

他没耽搁。

骑上吱呀作响的二八大杠。

县城微凉的秋风拂面。

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油然而生。

他朝着家的方向,飞驰而去。

前世的枷锁与悔恨,在这一刻似乎被涤荡干净。

只剩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推开院门。

父母林建国和周玉梅都在。

看到儿子回来,周玉梅刚想问问。

林卫东直接把她拉进了里屋。

林建国皱着眉跟了进来,脸上写满担忧。

林卫东没多解释。

他将怀里那厚厚一沓布包着的钱,小心翼翼地放在炕桌上。

“啪嗒”。

一声轻响。

布包解开。

十四沓崭新的“大团结”,外加一堆零钞,整整齐齐码在桌面上。

屋子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林建国和周玉梅的眼睛瞪得溜圆。

嘴巴微张。

如同石化。

“这……这……”

周玉梅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她伸出手想摸,又猛地缩回,生怕是幻觉。

林建国喉结滚动了一下。

平日严肃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眼神里充满了震惊、疑惑,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

他这辈子,哪里见过这么多现金堆在一起!

“爸,妈。”

林卫东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这是跟供销社做生意赚的。”

“总共两千八百多块,预付款和尾款,都结清了。”

“供销社?真的……给你钱了?”

周玉梅终于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那崭新的“大团结”。

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下来了。

“我的儿啊,妈还以为……你被人骗了……”

林建国猛地转身,背对桌子。

肩膀微微耸动着。

好一会儿,他才转回来,眼圈泛红。

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却故作严厉地哼了一声:

“哼!瞎猫碰上死耗子!”

“这点钱,别不知道天高地厚!”

“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

话是这么说。

但他微颤的手,和舒展开的眉头,彻底暴露了内心的激荡。

林卫东笑了。

他知道,父母心中那块担忧的大石,终于彻底落地了。

他拿出五百块,推到父母面前。

“爸,妈,这钱你们拿着,改善生活。”

“以后,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周玉梅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留着做本钱……”

“妈,拿着吧。”

林卫东语气不容置疑。

“我赚钱,就是为了让你们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看着儿子充满自信的眼神,周玉梅抹着眼泪收下了钱。

林建国在一旁,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

安抚好父母。

林卫东揣着剩下的钱,第一时间去找了王胖子。

火车站广场。

王胖子守着他的烤红薯摊,脸上写满焦躁。

看到林卫东,他眼睛猛地一亮,连忙迎上来。

“卫东兄弟!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那供销社……”

林卫东二话不说,直接掏钱。

数出一百三十块递过去。

“胖哥,本金一百,利息三十,一分不少。”

王胖子接过钱,眼睛都直了。

“哎哎,卫东兄弟仗义!利息不用这么多的……”

“拿着!”

林卫东打断他。

又点出一百块,直接塞进王胖子手里。

“这是这次买卖的分红,你应得的。”

“啥?!”

王胖子看着手里突然多出来的两百块,彻底懵了。

“分……分红?一百?”

“卫东兄弟,你……我……我就出了一百本钱啊……”

“没错,按说好的比例。”

林卫东拍拍他肩膀,似笑非笑。

“怎么样胖哥,跟着我干,有肉吃吧?”

“有肉吃!绝对有肉吃!”

王胖子激动得脸红脖子粗。

他死死攥着那三百三十块钱,看林卫东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崇拜。

“卫东兄弟!以后你说啥就是啥!我王胖子跟你干了!”

林卫东满意点头。

这个消息灵通的胖子,将来会是重要助力。

接着,他去了百货商店。

给刘掌柜带了条新潮的确良小方巾做谢礼。

刘掌柜立刻眉开眼笑,热情得不行。

她保证以后有好货一定优先照顾林卫东。

还旁敲侧击地问了几句:“卫东啊,你这路子可真广,下次还有这种好东西,可得想着姐啊,最近问的人也不少呢。”

林卫东笑着一一应下。

对时代服装店的王明,林卫东更坦诚一些。

他说了供销社生意做成的事。

还拿出几样特意挑选的进口刀片、雪花膏小样等新奇玩意儿。

王明眼睛顿时亮了:“卫东,你这眼光绝了!这些玩意儿肯定好卖!”

林卫东顺势提出未来更紧密的合作。

王明欣然同意,但也提了一句实在话:“就是不知道你这货源稳不稳定,现在想搞点稀罕货的人可不少。”

两人约定,等林卫东下次进货再详谈。

处理完这些关系。

林卫东回到自己的房间。

将剩下的近两千块钱摊在床上,冷静地思考起来。

供销社的生意,偶然性太大。

小饰品这类东西,天花板太低。

必须找到更稳定、更有前景的领域。

化妆品?男士用品?服装?

甚至……电子产品?

前世的数据库在他脑海中快速翻腾。

他清楚,自己现在的本钱和人脉都还太浅。

需要组建真正的团队。

王胖子格局有限,难当大任。

妹妹年纪又太小。

他需要真正的左膀右臂。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而是直接去了邮局。

买了几份最近的省报和地区报纸,仔细翻阅起来。

他在寻找政策信息和商业机会。

很快。

一则关于省里即将举办“商品交流会”的消息,牢牢抓住了他的视线!

商品交流会!

全国各地的厂家都会去参展!

展示新产品,寻求订货商!

这不就是后世的展销会、订货会吗?

接触上游厂家、寻找新货源、了解市场动态、物色潜在伙伴的绝佳机会!

时间就在下周。

地点是省展览馆。

他迅速盘算了一下资金。

除去各项开支,手里还剩两千块左右。

这点钱想签什么大单是做梦。

但作为启动资金,支付差旅费、购买样品、谈一些小规模的试销合作,绝对绰绰有余!

必须去!

他立刻向父母说明,要去省城参加一个“学习”,目的是寻找更好的进货渠道。

有了那近三千块巨款打底,父母虽然依旧担心,但更多的是信任和支持。

为了增加此行的底气,他特意去复印了那份与供销社签订的供货协议。

随后,他又特意去拜访了赵红梅。

诚恳地表达感谢后,他顺便请教了关于省城商品交流会的情况。

赵红梅见他这么快就有了新的规划和行动,眼中欣赏之色更浓。

她提点了几句参加交流会的“门道”。

并巧妙地暗示,在某些合适的场合,可以“不经意”地提及与县供销社的合作关系,但要点到为止,不能张扬。

得到赵科长的指点,林卫东心中更有底了。

他又找王明深聊了一次,了解了更多县城市场的具体情况,获取了不少实用的建议。

一切准备就绪。

林卫东将大部分现金贴身藏好,仔细规划了行程。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

他看着灯下认真做作业的妹妹林卫雪。

看着默默纳鞋底的母亲周玉梅。

看着抽着旱烟、眉头舒展的父亲林建国。

他心中充满了力量,郑重地说道:“爸,妈,小雪,我这次去省城,如果顺利的话,咱们家的日子就能彻底翻身了!”

第二天一早。

天刚蒙蒙亮。

林卫东背上简单的行囊。

怀揣着两千块现金、几份协议复印件、赵科长的关照和全家人的期望。

他再次踏上了前往省城的绿皮火车。

汽笛长鸣。

火车缓缓启动。

窗外的小县城渐渐远去。

林卫东的目光投向远方,深邃而锐利。

省城商品交流会。

一个更大、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正在等待着他。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小心试探的小贩。

他是一个带着资本和底气,主动出击的猎手!

绿皮火车发出沉闷的哐当声,终于驶入了省城车站。

站台上人潮汹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煤烟味,一股与北方小城截然不同的喧嚣气息扑面而来。

林卫东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那份因踏入更大舞台而产生的躁动。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快速扫过眼前这个既充满机遇、也潜藏未知风险的“猎场”。

他明白,池子大了,鱼自然更多,但潜伏的鳄鱼也可能更凶猛。

省商品交流会的举办地设在省展览馆,一座颇具气势的苏式老建筑。

门口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林卫东紧了紧背包带,里面装着他仅有的两千块启动资金。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随着人流乱逛。

前世浸淫商场多年的经验,让他如同自带精准的目标探测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