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七家门店开业,乌合之众

换源:

  第42章七家门店开业,乌合之众

10月15日,新世纪七家大卖场同时开业。

江北特意请假来到岭东市坐镇,赵亮则是去其它门店。

新世纪的进入让本土的零售业有了危机感。

特别是新世纪在岭东市开了三家门店。

来势汹汹。

一旦客源被新世纪抢走,他们还有生存的机会吗?

显然没有了。

新世纪无论是规模,还是价格,都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既然如此,只能竞争。

要么挤垮新世纪,要么他们撤出岭东市场。

当初新世纪进入岭东市,本土零售业不是没阻止,可惜这些都是徒劳的。

哪怕是政府,都没站在他们这边。

新世纪的进入不但可以为财政带来税收,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政府可能站出来阻止吗?

另外几家零售业规模小不说,还经常偷税漏税,再加上提供就业岗位不多,只要不是傻子政府都会选择吧。

再加上新世纪在整个岭东开了八家门店,投资金额几千万。

这也算是政绩。

很多官员更加不会拒绝了。

可哪怕如此,这些零售业依然不想交枪投降。

降价。

新世纪开业时,岭东市所有零售业统一降价,看谁能耗得过谁。

这招有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可他们现在还有其它选择吗?

有其它选择,都不会这么做。

谁想赔钱经营?

没人想。

可为了以后,不得不这么做。

人家都打上门了,他们可不想连反抗都没有就投降。

就这样,10月15日,岭东所有上了点规模的超市集体打折。

九折。

听到这个折扣时,江北有些无语了。

就算没有这些竞争者,新世纪开业也要打八折,就这,还要跟他竞争?

脑子有问题吧。

这还不算,为了打败竞争对手,新世纪在岭东连搞五天开业活动。

只要消费金额超过300,可以获得一次抽奖。

光是奖品的金额超过了30万。

岭东本土零售业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没吐血。

这是真拿钱不当钱啊。

如果可以,这些本土零售业恨不得让新世纪立马滚出岭东市。

不过也只是想想。

新世纪八折,他们也八折。

江北六折拿货,反观他们,七折拿货,有的要7.5折拿货。

那些7.5折拿货的超市8折出售,已经在赔钱了。

可他们现在还有其它选择吗?

被架上车了。

哪怕赔钱也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看着客流量爆棚的大卖场,江北嘴角微微上扬。

联合起来就能抗衡他了?

想多了。

在他看来,哪怕这些零售业全部联合,也是乌合之众。

没错,就是乌合之众。

除了沈城和滨城,整个辽省没有零售业是新世纪的对手。

这也是江北先发展地市的原因。

如今资金允许了,江北才会在沈城扩张。

这次依然扩张七家门店,投资金额五千万左右。

资金已经到达公司账户,岭东七家门店开业后,赵亮要回沈城选址了。

这次扩张过后,新世纪在辽省零售业将会占据一席之地。

甚至不比兴隆、大商这些零售集团差哪去。

前世是要站稳脚跟。

厮杀在所难免,江北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一切。

兴隆和大商主要以商场为主,也有超市,不过他们还是以商场为主。

想到商场,江北眼眸骤然亮起。

前世兴隆在岭东开了家商场,从开业到闭店,生意一直很好。

可能有人要问了,生意好为什么要闭店?

只能说战略投资失败,影响到了岭东的商场。

不光影响了岭东商场,甚至连沈城最为赚钱的兴隆也没能幸免。

当时很多人听到兴隆不行了都以为开玩笑。

怎么可能。

各地生意都很不错,怎么可能说不行就不行了?

可事实就是如此。

纠结原因以下几点。

资金链断裂。

钱不知道哪去了,拖欠供应商货款,储值卡半年甚至八个月不能使用,不是资金链断裂,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至于钱哪去了,天知道。

有人说被老板拿去投资失败。

除了资金链断裂,还有经营管理模式出了问题。

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凝聚力,但也存在任人唯亲、扰乱经营秩序等腐败行为,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经营决策失误。

很显然,兴隆就属于家族企业。

任人唯亲不可避免。

人才的流失最为致命。

商场如战场。

神州是有那么一句口号,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前提是你父子有那个能力才行。

还有就是市场竞争问题。

在滨城的兴隆投资过大造成体量太大,难以满租,致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选址存在偏差,后期附近建起千达广场,两者直线距离仅一千多米,竞争激烈。

当时的千达如日中天,兴隆怎么可能是对手?

一个全国,一个本省。

结局可想而知。

兴隆也只能在本省算是一号人物,始终没有走出去就是硬伤,更加不是千达对手。

双方没有可比性。

总之,兴隆的没落成为必然。

可哪怕如此,岭东这家商场依然火爆。

只能说,位置太好了。

市中心不说,紧挨着火车站,客流量可能不多吗?

还有两年,兴隆会在岭东开店。

江北要做的就是截胡。

没错,提前截胡那处位置。

可资金去哪里弄?

江北再次犯愁了。

开商场可不比开大卖场,商场的投入是大卖场十倍不止!

最起码要7000到8000万左右,也许更多。

他现在手里倒是有钱,一个亿,但不能动。

这一个亿是他进入互联网的资本。

有了这些钱,安全卫士短时间内不会缺乏资金,更加不用接受融资。

不过做互联网行业,只要是想上市,接受融资是必然,这算是规则的一种吧。

安全卫士要上市吗?

要。

别看一个亿不少,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真不算多。

江北这一个亿能维持一年不错了。

等钱烧完了,他会接受融资。

互联网企业,大多数要上市。

大卖场或者是科技企业,比如研发芯片和光刻机产业,这些他不打算上市。

高科技行业一旦上市,他怕被饿狼给惦记上。

至于谁是饿狼,不言而喻。

鹰酱。

对于互联网企业,江北不担心。

鹰酱不会抢夺个互联网企业败坏自己的名声。

互联网只是的概念,没啥技术含量,就算被夺去了又能怎样?

比如阿狸。

就算你夺去了阿狸,神州人可能还在平台上购买商品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说,只要不是技术行业,鹰酱不会败坏名声,没啥意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