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孙连城,任命宇宙区长
“李达康,我等着你开除我的党籍!”
说完,孙连城当场离开,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孙连城一肚子火。
‘你让我们怎么作为?’
‘你说我懒政不作为,不就是因为新大风厂工业用地的审批,不就是因为信访局的窗口,我没有落实吗?’
‘新大风厂要区里的二十亩工业用地,区里能卖的地,早就被丁义珍给卖光了,我又变不出那二十亩的工业用地,我怎么批给他们?我到宇宙中去找啊?’
‘大风厂法院都封了,我没沙书记那个权力,手撕封条,信大风厂那帮人还偷着用厂房。’
‘新大风厂凭什么占着旧大风厂的地生产啊?’
‘再说了,新大风厂就那么几个人,还占着两百亩的厂房?’
‘你李达康为了巴结陈岩石,不考虑实际情况,把本来应该是山水集团和蔡成功的员工下岗安置问题,揽到政府手里。’
‘然后再甩给我,让区里出2000万安置费,赵东来一找你诉苦,市局维稳费里面就不出了,又甩给我了1000万。’
‘还有就是信访窗口,区里没钱了,已经没多余的钱来改信访局窗口了,你倒好,上来就让我按照银行的标准来改。’
‘我自掏腰包,放四个凳子,先顶一顶,就被你说成是懒政不作为?’
不过孙连城这些话并没有说出口。
就算说出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李达康,你这么喜欢甩锅,这也是你为什么老背锅的原因。”
“你就等着吧,你这么干,光明区的GDP,不,整个京州的GDP,过不了多久,就会出问题。”
孙连城切身体会到了这么一个情况。
有些事情其实不合理,但是上面的人指名道姓让你去干,你又不能不干,一没钱,二没权,你要是不干的话,上面就可以立刻换一个听话的人来取代这个位置,等到追究责任的时候,还需要你来承担。
不过孙连城也早看透了,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李达康,沙瑞金等等这些人,就是如同蚂蚁,尘埃。
“我想那么多干嘛,我现在还不如去看看少年宫呢。”
孙连城的工作态度没得说,到点了按时下班,接待人民群众时,亲自给群众倒水,按照正常的规矩给人民群众办事。
在副市长丁义珍出逃后,孙连城接手了烂摊子,安抚了投资商,使投资商没有外流,稳住了光明区的GDP。
孙连城并没有把信访局窗口的事情甩给下属,而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甚至还自掏腰包,买了四个凳子,用最低的成本解决了燃眉之急。
甚至连纪委要查他,都得倒贴60块。
虽然被李达康说成是懒政,但这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孙连城也无可奈何。
孙连城拍桌子和李达康叫板之后,激活了一个系统。
[天文科技系统激活中……]
[此系统主要功能:宇宙星空图,天文物理学,未来科技,人文社会科学,星际文明]
[此系统与宿主共生。]
但这个系统,和祁同伟激活的系统截然不同。
祁同伟激活的是单兵作战系统,而孙连城只是简单的知识系统。
这个系统并没有多逆天,其主要功能就是,存储着当今世界,所有的天文学知识,和一些天体物理学知识。
虽然这个系统看起来很鸡肋,但是对于一个天文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藏。
天文科技系统还存储着一些高端科技,这些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遗憾的一点是,这些先进的科技,孙连城暂时都搞不懂,若想全部理解,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还需要时间来理解。
这个系统里面,孙连城目前最能理解的,就是人文社会科学。
毕竟对此,孙连城有着亲身经历,是有发言权的。
[宿主达成成就:胸怀宇宙,系统单方面认命宿主为,宇宙区长。]
孙连城家中。
孙连城站在阳台上,开始调试架在窗台上的天文望远镜。
‘有了这个系统的宇宙星空图,我就能知道这些星星那个是哪个了。’
‘这个是比邻星,这个是天狼星,这个是猎户座星云,这个是参宿二……’
‘今天的收获不错,观察到了很多天体。’
孙连城躺在床上,放空脑子,思绪又回到了现实。
‘明天去看看少年宫。’
‘说实话,我还真没去过少年宫,这少年宫长啥样我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孙连城早早起床。
简单吃完早饭后,孙连城在线地图,输入‘京州市少年宫’。
“李达康,你那个回炉班,我死活都不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鄙视我,你真行。”
“你不是想让我去少年宫当个校外辅导员吗?我就听你的,我现在就去少年宫。”
“李达康,你可没权力降我三级,就算我调到少年宫,我依然还是副厅级的待遇,京州又不是你李达康家的。”
少年宫,也是政府提供的为青少年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
京州市就有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少年宫,位于郊区,足足有几千平。
在这个少年宫中,除了一些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啥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天文馆。
“还真有一个天文馆。”
孙连城走进天文馆,最令孙连城感到欣喜的是,天文馆中竟然有一个巨大的天文望远镜。
“不过现在是白天,要是晚上的话,就可以看看这个天文望远镜效果怎么样。”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人走了过来,并开口问道:
“请问这位先生是?”
孙连城说:
“我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来这里看看。”
中年人说:
“原来是这样,我是这少年宫协会的会长,我姓刘,你可以叫我刘会长。若是想要带孩子来少年宫参观,可以直接跟我说。”
孙连城说:
“这少年宫,来的孩子多吗?我怎么看着挺冷清的。”
刘会长叹了一口气:
“哎,来的孩子不多,少年宫在我们市,不,就算整个汉东也没怎么普及。”
孙连城也跟着说道:
“也是,现在的家长啊,一般都给孩子报特长班,补习班啥的,没多少人知道少年宫,我这还是第一次来少年宫。”
说完之后,孙连城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孙连城拿出手机,“李达康?”
孙连城小声嘀咕:
“他怎么给我打电话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