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卖鸡

换源:

  “啪!”

石子飞出一道精美弧线,

精准命中野鸡的脑袋。

“咯咯哒……”

野鸡哀鸣一声,啪嗒倒在地上。

“成了!”

陈建安狠狠挥舞拳头。

第一次打猎就成功了,给了他强烈信心。

他赶紧上前,将野鸡拎了起来。

发现野鸡只是晕过去,并没有死透。

他取出别在后腰的柴刀,顺着野鸡脖子一抹。

然后将血淋干。

这样才能便于保存。

将野鸡处理好之后,他再次屏气凝神,蹲了下去。

整个人似乎跟环境融为了一体。

半小时后。

他已经打死了两只雄野鸡。

现在眼中射出惊喜目光。

因为,他发现了第三只野鸡,还是一只母野鸡。

陈建安这次更加小心,悄然靠近。

“啪!”

天空飞起几片羽毛。

一发入魂!

陈建安放下弹弓。

迅速走过去。

母野鸡比公野鸡体型小一些,但更有营养,也能卖更高的价钱。

这也代表着,可以卖更多的钱。

更重要的是,有老母鸡在,附近很可能有鸡蛋!

陈建安将母野鸡处理好装进麻袋,立刻寻找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藏在草丛中的一个鸡窝。

赶紧走过去,将草丛扒开。

“真的有鸡蛋!”

陈建安难忍心中的惊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赶紧数一数。

“一、二……六。”

足足六颗鸡蛋!

陈建安捧起一颗热乎乎的野鸡蛋,心情激动。

蹲在地上编了个草篓,正好把鸡蛋都放在里面,这样不怕被挤碎掉。

连续打了三只野鸡之后,附近动物已经都被吓跑,该离开了。

他背着麻袋走出荒草滩,把鸡蛋和一只公野鸡藏在一棵大柳树下。

然后带着剩下两只野鸡,顺着土路向村外走去。

他要赶紧把野鸡到镇上卖出去换钱。

再买一些家里急需的东西。

小河沿村距离红旗公社大概十多公里,而且不通公交车。

陈建安本来身体就差,上午打猎又消耗不少。

等走到公社所在的镇上,已经是晌午。

镇子外面有一条河,沿着河岸边,自发形成了一个乡村大集。

有卖骡马牛羊的大牲口,有卖鸡鸭鹅的家禽,有卖粮食,卖鸡蛋鸭蛋豆油等辅食,还有针头线脑,五金工具等等的杂货。

红旗镇是荒原县第一大镇,人口众多,附近还有军垦部队驻扎,需求十分旺盛。

虽然现在政策严格,不许做生意。

但对于这种原始形式的乡村集市,领导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人总得过日子嘛。

陈建安昨晚仔细想过,根据时间推测,那位伟人应该已经出山,执掌国家。

改革开放的曙光就在眼前。

只要挺过眼前艰难的日子,自己未来会是一片坦途。

至于眼下怎么发展,

他把目标定在了荒草滩。

“只要提前布局,等包产到户的时候把荒草滩承包下来,无论种粮食还是搞养殖,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更何况那些荒草,都是造纸厂的绝佳原材料。”

“想要承包荒草滩,就得在村子里有影响力,最好我能当上村长……”

陈建安知道这很难。

不过事在人为。

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重生。

不但了解现任村长周黄河的弱点,还知道许多可以捡漏的机会。

陈建安休息好了之后,绕着大集转了几圈,仔细观察。

最后找到卖家禽的位置,蹲下把麻袋打开。

阳光照耀下,野鸡羽毛漂亮的颜色,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

“咦,那是什么?”

有人好奇道。

“我没看错吧,居然是野鸡!”

“没错,其中一只还是两年以上的老母鸡。”

“野鸡可比家养的鸡有营养多了,吃了大补呢……”

“好久没在集市上看到过野鸡了啊!”

不少人开始议论,都围了过来。

旁边一个老头却不乐意了。

他也是来摆摊卖鸡的。

可是他养的鸡太瘦,从早晨等到现在,嗓子都吆喝干了,就是都没人买!

陈建安一来却吸引了那么多人,他顿时嫉妒的眼红。

老头看到陈建安明显青涩的脸庞,眼珠子转了转。

“小子,我拿十斤玉米面换你两只野鸡,咋样?”

老头做出一副和蔼的样子,走到跟前。

“一边去。”

陈建安冷冷吐出三个字。

他可是侦查班出身,早就发现了老头是旁边的同行。

“嘿,你这小子,咋说话呢?”

老头本来看陈建安年纪小,想着能不能占点便宜。

哪成想直接被怼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我咋说话?呵呵,让大家来评评理。”

“这只公野鸡,有四五斤重。这只老母鸡,得有两年以上,滋补赛人参。”

“你想要十斤玉米面换,这不是欺负人吗?”

“对你这种为老不尊的人,我有必要客气吗?”

陈建安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野鸡。

“就是就是,你这老头,就是看人家小伙子年轻,想占便宜。”

旁边一个大妈数落道。

“对啊,也不看看人家的野鸡多好,十斤玉米面临连个鸡爪子都换不到!”

“你欺负人家年纪小呢!”

陈建安浓眉大眼,虽然瘦了点,但长得很帅。

反观老头,长得歪瓜裂枣,一看就是老滑头。

“怪不得你的鸡没人买,人品差,鸡养得也差!一边去吧!”

附近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老头挤兑得满脸通红。

眼看犯了众怒,他只好灰溜溜回了摊位,收拾收拾赶紧跑了。

“小伙子,刚才我可替你说话了,这两只野鸡我用三十斤玉米面换,咋样?”

大妈满脸堆笑。

“谁没帮小伙子说话呀?大家别拿这个说事!”

“我出四十斤玉米面,外加五斤粮票!”

有个中年妇女扯起嗓门。

这个年代粮票非常重要。

比如你想去饭店吃饭,如果没有粮票,都不卖给你。

城镇户口的居民对粮票需求很大。

五斤粮票在黑市上,至少能换十斤玉米面。

“小伙子,我出六十斤玉米面!”

另一个妇女仔细看着两只野鸡,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喊道。

眼看价格越来越高,陈建安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等着别人出价。

当有人开价到一百斤玉米面,人群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虽然都知道野鸡有营养,但大家都得过日子。

陈建安见差不多了,刚想喊成交。

一个年轻的女声突然响起。

“我出五十斤玉米面外加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