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巨大的压力

换源:

  从轧钢厂出来后,赵伟没有直接回家。

他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又拐了个弯,去了一趟城郊的机床厂。

他为人的信条很简单,就是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哪怕对方态度再不好,也得有始有终地做完,这关乎信誉。

当然,他这样做,内心深处藏着要让对方后悔的念头。

这次赵伟连门都没进,从车筐里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东西,稳稳地放在了传达室紧闭的窗口下,告诉守门大爷一声就直接离开了。

他相信,等章建辉看到自己带过来的样品后,自然会明白是什么意思的。

回去的路上,赵伟摸了摸口袋里今天赚到的厚厚一沓钱,感受着那份踏实的重量,嘴角终于扬起一个轻松愉快的弧度。

他迎着晚风,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高高兴兴地蹬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此时,下了班的张启东等人,早已在他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下翘首以盼,焦急地踱着步。

“你们说……”一个年轻的工人,眼巴巴地望着巷子口,声音里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赵伟这次到底能不能够带钱回来啊?可别……”

他没敢把后面的话说完,那份担忧却清晰地写在了脸上。

张启东脸色一正,挥了挥手,声音沉稳,“我们要相信赵伟,人家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还用骗我们吗?”

“怎么还没回来?”有人忍不住嘀咕,“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再等等,别着急!”张启东见众人开始慌起来,立马站出来稳住场面。

不得不说,身为厂里年纪最大,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张启东在工人中颇有威望。

他这一嗓子,一瞬间就让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其实张启东心里没什么底,手心里捏着把汗。

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安定人心而已,目光时不时瞟向街头,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踮着脚盯着街头的工人突然激动地大叫了起来,“你们快看!那是不是赵伟?”

众人立马齐刷刷地望过去,昏暗的光线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由远及近。

张启东脸上的阴霾很快被笑容取代,“真的是赵伟!”

“走,我们赶紧过去!”人群下意识地就要往前涌。

“干什么?”张启东猛地提高嗓门喊了一句,带着命令的口吻,“在这里老老实实等着!”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老工人的威严。

众人被这气势一慑,非常识趣地停下了脚步,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只是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的那份热切和期盼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像燃着两簇小火苗。

赵伟走到街头拐角时,早已看见自家小院门口黑压压的这群人。

见这些人一个个翘首以盼模样,他不由得笑了笑,用力多蹬了两下,很快就来到了众人面前。

“各位,等急了吧?”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问道,目光扫过一张张焦急的脸。

张启东赶紧往前一步,摆着手,脸上堆起笑容,“我们也是刚到,你们说对不对?”

他回头看向其他工人,眼神示意。

其他工人见此情况,纷纷点头附和,七嘴八舌地表示,“是,刚来没多久。”

赵伟没再多客套,利落地掏出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小仓库的门锁,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进了小仓库后,众人自动围拢过来,全都屏息凝神,一脸期待地紧盯着赵伟,眼神热切。

今天,他们就是冲着钱来的!

赵伟没有多废话,直接从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大沓钱,“啪”的一声放在了旁边一张落满灰尘的旧桌子上。

“钱我已经给你们算好了,自己分吧!”他的声音不大,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摞钞票,所有人的眼睛瞬间都亮了起来,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心里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跟着赵伟,真的能赚钱!

张启东努力压下激动的心情,他深吸一口气,认真地对赵伟说,“赵伟,麻烦你给我们发一发吧!不然这钱分起来太麻烦,怕乱了。”

赵伟点点头,没有推辞,径直走到旁边的架子旁,从上面精准地抽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硬皮本子。

他熟练地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人名和数字。

“都听清楚了……”他开始按照本子上的记录,清晰有力地念着名字和金额,将钱一份份地发了出去。

几分钟后,钱就全部发完了。

拿到最多的人手里攥着一百多块,最少的都有四十块钱。

厚实的纸币握在手里,真实的触感让所有人脸上都绽开了由衷的笑容。

有人反复摩挲着票面,有人甚至眼眶都红了,鼻尖发酸。

这几个月对他们来说,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简直是在苦水里泡着。

以前都说国企是铁饭碗,捧着它心里就踏实。

现如今冰冷的现实才让他们真正明白,这个铁饭碗并非想象中那么牢固,说碎就碎了。

一家人全指着这一份工钱过活,结果连着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勒紧裤腰带都不够,愁得人半夜睡不着。

等了足足两,三个月,总算是亲手拿到了工钱,所有人心里五味杂陈。

这点钱,不仅仅是生活的指望,更是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点希望之光。

就在赵伟清了清嗓子,想要开口说点什么,让众人更放心,人群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工人,看着手里那几十块钱,突然毫无征兆地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压抑而悲怆,像决堤的洪水。

这段时间积压在他们肩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生活的重担几乎要将人压垮。

此刻,实实在在到手的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成了释放情绪的出口。

积攒了太久的委屈,焦虑和绝望,再也忍不住了。

赵伟当时就愣在了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他看着眼前这群质朴的工人,心里沉甸甸的。

这群工人当初为国企的发展,不知流了多少汗,做出了多少牺牲,任劳任怨。

现如今落到了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的窘迫地步,要说他们心里没怨气,那绝对是假的。

他没有急着开口说话,更没有上前制止,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耐心地等着那个工人宣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