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解决方案

换源:

  赵伟锁定的目标产品,就是建筑行业最常用的螺纹钢。

这种材料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市场需求量巨大,只要质量出众,价格有竞争力,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高强度钢生产起来,对成本,人力,设备精度的要求都非常高。

螺纹钢的生产则恰恰相反,工艺成熟,门槛相对较低。

赵伟语气笃定,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人,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以钢铁厂和轧钢厂两个厂子现有的技术底子,生产合格的螺纹钢易如反掌。

只要能够把这种东西大批量地生产并销售出去,厂里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利润来源,有了利润这个源头活水,再来干其他事情,比如升级设备或者推广高强度钢,就会事半功倍了!”

听完赵伟阐述的方案后,唐永泽的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额间的“川”字纹深深刻下。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直视赵伟,“你的方案听起来确实不错,但这里我有一个关键问题,希望你能够如实回答我。”

“唐厂长请讲。”赵伟脸上依旧挂着从容的微笑,伸出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显得胸有成竹。

一旁的孟家齐不由自主地稍微坐直了身子,身体微微前倾,对接下来的事情很是关注。

关于唐永泽提出的问题,赵伟到底能不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岳明坐直了身体,眉头微蹙,但没有急着开口说话。

他决定先听听唐永泽具体要问什么,在这件事情上,他内心同样盘旋着自己的疑惑。

现在唐永泽率先发问了,他不好立刻插嘴,只是端起桌上的搪瓷杯,抿了一口早已凉透的茶水。

“我的问题就是,”唐永泽一字一顿,目光紧锁赵伟,“现在市场上做螺纹钢的厂家那么多,竞争白热化,你凭什么觉得我们厂能够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胜出?”

说完他锐利的眼神紧紧盯着赵伟,等待着答案,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绷紧。

赵伟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将目光转向旁边的岳明,询问道:“岳厂长,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问题?干脆一起提出来,我统一给你们一个回答。”

岳明脸色微微一怔,接口道:“我的问题跟唐厂长本质上一样,如何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里脱颖而出,建立起我们的优势?”

他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沿,目光灼灼,“这才是我认为关乎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事情!”

说到底,两人对于赵伟所描绘的螺纹钢前景都不看好。

螺纹钢市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他们没有什么优势。

就在前一段时间,他们还派出过不少销售人员,四处奔波,试图寻找中小企业合作。

对方普遍对他们的钢材报价非常不满意,认为缺乏价格竞争力。

赵伟现在想从这个看似饱和的领域下手,除非能大幅降低成本,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否则一切都是妄谈。

赵伟笑着点点头,对两人的质疑并不意外,反而有些赞许,“看样子,两位厂长对市场现状多多少少是有些了解的,并非一无所知。”

这两位厂长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对于厂里接下来的改革,当然会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针对两位的疑问,”赵伟语气沉稳,显得游刃有余,“我有两个清晰的破局方向,请两位厂长听一听。”

岳明和唐永泽两人迅速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惊讶和。

他们原本以为赵伟能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结果对方一下子抛出两个方案,两人的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

他们现在非常想知道,对方到底会如何具体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为了厂里的生计,他们俩可是殚精竭虑,做了不少尝试和动作,最后效果都很一般。

此刻,他们内心涌起期待,如果真让赵伟来主导改革,到底能把厂子改造成什么样子?

赵伟笑着伸出了第一根手指,“首先要做的核心就是工艺革新!这是降低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具体是哪一方面?”岳明赶紧追问,身体不由自主地又向前倾了倾,显得十分关注。

赵伟笑了笑,条理清晰地解释了起来,“首当其冲就是高炉改造!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要优化我们的原料配方,强化冶炼操作规范。

此外,我计划引入简易的炉外精炼概念,这几项措施综合起来,就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这……”唐永泽紧锁眉头,抬头看向赵伟,语气凝重,“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技术难度和投入都不小。”

赵伟哈哈一笑,笑声充满了自信,“唐厂长,没有足够的准备和技术把握,我会主动提出这件事情吗?”

“第二个方向呢?”岳明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刚才目睹赵伟指挥炼钢的过程,他对赵伟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已没有任何怀疑。

对方主动提出了工艺改革,必定是有了详尽的方案和十足的把握。

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赵伟对于整个钢铁厂的改革思路,到底能深入到什么地步?

赵伟轻笑的点点头,继续往下说,“第二个方向其实跟整个行业的现状有关,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如今华夏国内积累的废钢资源很多,价格低廉。”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我们的成本优势。”

“你是说废钢再利用?”唐永泽再次皱紧了眉头。

今天赵伟提出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地冲击着他的固有观念。

赵伟笑着点头,肯定地回答:“没错!废钢回收再利用,现如今华夏的废钢收购价格非常低,这意味着我们用它作为原料重新熔炼制作成螺纹钢的成本,会远低于使用大量新铁矿石,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差距,目前很多同行还没充分重视或有效利用这个点。”

孟家齐听完后,一直捻着烟的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眼神中透出赞许。

看样子赵伟在技术路线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准备,确实非常充分,考虑到了行业的现实情况。

至此,他对于赵伟的怀疑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于把钢铁厂和轧钢厂两个厂子承包给赵伟来经营了。

与其承包给那些不懂实际生产的门外汉,不如交给眼前这个懂技术,有想法,敢行动的年轻人来试一试。

眼下还有一件关键的事情必须跟对方说清楚,就是两个厂子背负的债务,这关系到未来的经营。

当然,孟家齐知道现在提这个还有点早,岳明和唐永泽两位具体负责人的态度才是眼前最关键的。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在两位厂长脸上逡巡,“两位厂长,对于这次与赵伟的合作方案,你们现在有什么看法?”

“我没有意见!”岳明回答得非常干脆利落,“我愿意跟赵伟一起尝试一下,按他的方案来改革!”

一瞬间,会议室里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尚未表态的唐永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