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是林常务的司机吗?”
“我是县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的科长,名叫杨丰。
我想找机会见一见林常务,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王泉作为司机多年,立刻明白了,近期可能会有人事调整,眼前这位男士是想向林欣求情。
但杨丰的职位最多也就是副科级,地位不够高,林欣可能不会予以理会,他来到这里也表明他已无计可施。
因此,他想通过王泉这个司机来探听一些消息,制造一个偶遇的机会,借此机会表达一些心意。
王泉在沉默中,杨丰识趣地递上一条中华烟,悄悄放入王泉怀中,说道:“规矩我都明白。”
这种情况,王泉以前也遇到过。
如果是普通人,王泉可能想都不会想就拒绝了,但对方自报家门,还是个科长,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正当王泉思考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些往事,工商局的杨丰?
难道就是那位,三十五岁就担任长林县工商局局长的杨丰?
王泉惊讶地问道:“你说你叫杨丰?”
遇到了大人物。
杨丰点头,反问道:“先生,您认识我?”
刚才还打算随便应付一下,但现在王泉也打算给杨丰一些好意,有意与他结交,于是他把烟推了回去,笑着说:“这名字听起来很熟悉,不过杨科长,烟我就不收了。”
听到这话,杨丰的笑容稍微黯淡了一些。
王泉继续说:“你也别叫我先生了,我叫王泉,林常务呢,中午喜欢去县中央附近的老羊汤面馆用餐。”
听到这话,杨丰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非常郑重地说:“谢谢你,王泉先生。”
杨丰离开后,大约过了十几分钟。
林欣和刘晓文也从县委走了出来。
王泉问道:“领导,今天还去市中央吗?”
林欣点头,王泉随即启动车辆,朝着市中央驶去。
林欣和刘晓文一直在车上讨论即将到来的人事变动。
原工商局局长将被平调。
目前,竞选工商局局长的热门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工商局副局长李原。
李原在工商局工作了五年多,局内关系牢固,资历较深,接管工商局也能迅速稳定地开展工作。
另一个人选是县府办公室主任张谦。
张谦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工作了好几年,资历足够,人脉广泛,组织能力强,想要办大事都能很好地协调各方。
在县办公室工作了这么久,出去担任局长也是顺理成章的。
张谦和王泉对王泉并不熟悉,但李原的名声可不怎么样。
在王泉的记忆中,李原曾担任长林县工商局的局长,任职期间还引入了一家名为鑫鑫化工的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
鑫鑫化工进驻时,以高科技和环保为宣传点,在县里轻松获得了土地和政策支持,迅速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鑫鑫化工被曝光秘密排放污水和有害气体,导致周边居民患上慢性肺病,水资源也遭到严重污染。
后来,在环保行动中,有人向省级部门举报了这家工厂。
王泉记得,由于李原的关系,这家化工厂即使在县里被举报,也毫不畏惧,直到工厂出事,牵涉到李原,两人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李原这才失势。
在李原失势后的调查中,有传言称他与刘晓文也有利益往来,但那时刘晓文已经通过出卖林欣晋升市局,背后有强大的靠山,这些传言没有得到证实。
不过王泉推测,这些传言很可能是真的。
而且今天,王泉听出刘晓文虽然表面上是在分析,实际上是在为李原辩护,结合记忆,这几个人之间肯定有着不寻常的联系。
王泉估计,现在刘晓文可能已经接受了李原的好处。
王泉意识到,如果能找到这些人勾结的证据,就能一举揭发,顺便让刘晓文也倒霉。
王泉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在车上,林欣和刘晓文正在交谈。
由于王泉有着历史记忆,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明显听出刘晓文话语中偏袒李原的意图。
刘晓文轻描淡写地说:“常务,听说李原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他当选局长,两年内要为县里打造一个龙头企业。”
林欣笑着问:“这是哪里的小道消息?”
刘晓文接着说:“这是他在会议上自己承诺的,工商局的人都知道。
而且,他和市里的鑫鑫化工老板关系很好,有传言说李原可以让鑫鑫化工在我们县开设分厂。”
林欣会意地一笑,觉得李原确实有些本事,但这样做有点利益交换的意味,林欣不太喜欢,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林欣兴趣不大,刘晓文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也就不再多说了。
晚上七点,林欣从市中央出来,王泉送她回家,这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回到家后,王泉有些感慨。
以往那些高高在上、与自己不同阶层的人陆续出现,与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这种感觉有些梦幻,但正是王泉所追求的。
这一世绝不能平庸,这一世的生活,一定要波澜壮阔。
第二天中午。
林欣打来电话,“还没吃饭吧?”
正准备去食堂的王泉停下脚步,回答道:“还没有。”
“好的,我们中午共进午餐,我对你对工商局的看法颇感兴趣。”
王泉面露喜色,回答说:“没问题,地点由你来定。”
“你来决定吧。”
王泉稍作思考后说:“那就去你常光顾的那家老羊汤面馆如何?”
“可以。”
与林欣告别后,王泉挂断电话,急忙前往约定地点。
老羊汤面馆是那种虽不位于繁华地段,却因美味而吸引众多食客的餐馆。
王泉曾随林欣光顾过几次,自然而然地与店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当他们到达时,店主热情地迎上前:“小泉,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留了个包间。”
所谓的包间,不过是三面用装饰玻璃隔开的座位,虽不豪华,但胜在清静,不必担心被打扰。
两人正准备上楼,一个身影靠近。
“林常务,真巧,你也来这里用餐?”
王泉循声望去,只见杨丰不知从何处冒出,向他们走来。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保持沉默,装作不认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