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他记忆中的彩石村

换源:

  王泉了解这些人的工作方式,这些老油条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了避免这些人拖延工作,王泉立刻书面下达了一份文件送到国土局。

将任务书面分配到个人,便于问责,这样就不用担心到时候被推诿责任。

完成这些工作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林欣还在加班,想要制定一份石锦村石材发展规划。

今天视察的林欣被石锦村的贫困状况所触动,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发展机会,林欣非常希望能够成功。

她追求的是效率。

晚上十一点多,林欣才初步确定了石材发展计划的框架下班。

这几天,王泉一直跟随林欣在长林县巡视。

每天,王泉都会打电话给国土局,询问石锦村石材资源的勘探进展。

周末,回到市里,继续在三江学院的培训班学习,生活简单而充实。

终于,到了周一。

王泉刚回到办公室,国土局的人就送来了一份勘探报告。

看到报告上记录:石锦村可供建材使用的花岗岩储量,在三百万立方米以上,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其他适合做建材的石料,预估也在一百万立方米以上。

也就是说,这里有着丰富的建材石料储备,即使是建立一个建材石料开发基地都绰绰有余。

看着这些惊人的数字,王泉感到非常震惊。

这么大的建材储量,在他的记忆中,只有彩石村有这样的规模。

王泉不太记得彩石村的具体位置,但现在他可以确定,这个石锦村就是他记忆中的彩石村!

长林县远近闻名的石料开采基地。

看到报告后,王泉立刻拿着报告走进了林欣的办公室。

林欣正在伏案审阅文件,问道:“什么事?”

王泉将收到的文件放在桌子上。

“领导,石锦村的矿产资源勘探报告出来了,您还是亲自看看吧。”

林欣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报告一看,看到这些数据,眼中充满了惊讶。

“大家都知道那边有石材,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规模。”

看着这些数据,林欣笑了出来。

在长林县,林欣一直焦虑于如何取得一些成就,以增加税收,但之前一直未能觅得良机。

如今,机会似乎就在眼前。

林欣微笑着对王泉说:“啊泉,你真是我的幸运星。”

王泉也感到兴奋,回应道:“是您一心一意谋发展,真诚地为民众服务,才让我们有了这次的发现。”

林欣面露赞许之色,显然对这番恭维颇为受用。

“早上不要让任何人进来,我需要调整一下之前制定的项目计划书。”

“另外,通知县长和书记,让他们在中午抽出十五分钟,到单位食堂,利用用餐时间,将这个项目敲定。”

王泉也被林欣的果断风格所鼓舞,感到干劲十足,有这样一位领导,自己想要做出成绩,似乎并不困难。

王泉表示:“我马上去安排时间。”

“老板,您新版本的项目计划书完成后,能否让我也看看,学习一下?”

林欣微笑着点头,明白王泉想要积极参与,便说:“这个计划本来就是你先提出的,看看也无妨,反正后续还需要你来协助跟进。”

听到这话,王泉立刻意识到,林欣有意培养他。

“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交代完相关事宜后,王泉便回去通知县书记和县长。

中午时分,县府食堂。

县府食堂通常是一种福利设施,一般会分为大众食堂和小灶两个区域。

大众食堂供应的是大锅饭,虽然是集体用餐,但饭菜质量并不差。

而小灶,顾名思义,是为领导们特别准备的,食物更为精致,普通人难以品尝,王泉也未曾见过。

与林欣一同来到食堂,王泉自觉地坐在大堂,而林欣则上了二楼。

王泉在县府工作已久,不是陪同林欣外出用餐就是四处奔波,很少有机会来食堂,今天他点了红烧牛肉丸、辣白菜和清蒸排骨。

坐在大堂里,悠闲地等待着。

大约三十分钟后,林欣从二楼走下来,面带笑容。

王泉兴奋地迎上前,问道:“老板,事情谈成了吗?”

“谈成了一半。”

“上车吧,我们先去一趟财政局,详细情况车上再说。”

王泉听到这话,自然感到困惑,什么叫成功了一半?

上车后,王泉系好安全带,车辆缓缓启动,林欣便解释道:“我们计划在石锦村建立一个石材基地,县长和书记都非常支持。”

“但县里的财政紧张,最多只能提供政策优惠和五十万的基础建设资金。”

听到这里,王泉感觉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这算什么,五十万?

就这么点?

光是石锦村外那二十多里的山路,想要修好都不止五十万。

当众多车辆抵达时,是否需要一条混凝土道路?

燃料耗尽时是否需要补充?

饥饿时是否需要进食?

这些基本需求是保障的基础,若要吸引企业投资,这些基础设施至少应具备。

五十万,实在是微不足道。

王泉终于明白,为何林欣说这里只完成了一半。

而且,目前只是起点,后续还需与村委会协商,寻找企业等众多令人头疼的事务,困难重重。

王泉苦笑道:“仅凭这点资金就想建立一个石材生产中心,这位县长也太看重您了。”

林欣望着窗外,“不然你以为他们为何答应得如此迅速,还将这种能带来成效的任务全权委托给我,我已预见到这一点。”

“如果简单,早就有人行动了。

但无论如何,今天先筹集修路所需的资金。”

王泉接受了现实,附和道:“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没错。”

在财政局,林欣找到了新任局长李东辉。

“常务,实在是无能为力。”

“目前县里负债累累,可动用的资金有限,所有人都来找我要钱,资金紧张。”

“我现在连办公室都不敢回了。”

王泉坐在一边,看着李东辉那愁眉苦脸的样子,感到无奈。

这位李东辉,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公务员,也是县委书记林超的心腹,有书记的支持,王泉估计林欣想用常务的身份施压,可能不会有太大效果。

毕竟,常务并非县长,对局长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林欣平静地喝了一口茶,轻声说:“东辉,你再考虑一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