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高考

换源:

  原来,李明深知自家老妈的性格,如果让她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会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为了不让李妈担心,他坚决要求李爸保守这个秘密。

李妈的脸上充满了心疼和忧虑之色,她皱着眉头,语气颤抖地说道:

“真是想想都让人后怕啊!要不是有叶家那个姑娘,咱们的儿子恐怕就……”

说到这里,李妈忍不住哽咽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一旁的李爸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安慰道:

“叶家丫头现在情况还不明朗,我们也只能祈祷她平安无事了。而且明天就是高考了,这可是关系到孩子未来前途的大事,你千万别在他面前提起这些事情,以免影响他的心情和发挥。”

李妈听了丈夫的话,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给儿子增加压力了,于是赶紧擦去眼角的泪水。

而此时,李明正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他的眼神迷茫而混乱。

脑海里全部都是叶晓语的画面。

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他眼前反复播放,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

“我感觉我彻底完蛋了。”

随着第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赵召一脸沮丧地走出考场。

事实上,不只是赵召,很多考生都有同样的感受。

今年的考卷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得多,即使是尖子班的学生们也不禁面露难色。

然而,李明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似乎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

赵召好奇地看着李明,不解地问道:

“明哥,你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呢?”

李明一边向前走,一边淡定地回答道:

“别着急,题目难了,分数线自然也会相应降低,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赵召听后撇了撇嘴,感叹道:

“明哥,你的心态真是太好了。”

李明并没有接话,毕竟他可是经历过一次高考的人。

而且,他如今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对于这场小小的高考,他自然不会感到过分紧张。

这时,赵召突然看到了前方的吴静,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

然而,吴静仿佛没有听到他的呼喊声,依旧低着头自顾自地往前走去。

“哎,吴静我跟你说话呢,你这到底是怎么啦?”

赵召一边喊着,一边快步追上了吴静。

吴静这才慢慢地抬起头来,她的脸上满是沮丧之情。

三个人就这样一路默默无语地走着,吴静始终一言不发。

赵召挠了挠头,他先看看吴静,又转头看看李明,然后开口说道:

“哎我说你们两个别这样闷声不响啊!以前我们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接着他又看着吴静,有点担心地说:“还有吴静你这样子真的让我很害怕。”

听到这话,吴静猛地抬起头,狠狠地瞪了赵召一眼。

赵召见状,立刻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安慰道:

“嘿嘿,这就对了嘛!别这么垂头丧气的。”

李明也笑了笑,伸手搂住了赵召的肩膀。

“赵召啊,等毕业后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干一件大事儿呢?”

李明的这句话让赵召当场愣住,接着便露出惊恐的神色盯着李明。

只见赵召用手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并压低声音说道:

“明哥,难道说你想要……干掉刘伟吗!”

李明瞪了赵召一眼,没好气地回答道:

“嘿呀,你这小子一天到晚都在胡思乱想些啥呢!刘伟早就已经被送进局子里去了,我还能拿他怎样?更何况就算要收拾他,也不该用这种手段嘛。”

赵召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好奇地问:

“那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

他满心疑惑,完全摸不着头脑。

李明将嘴巴贴近赵召的耳朵,轻声低语着什么,声音小得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见。

吴静则站在一旁,好奇地注视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不满。

“你们在说什么呀?怎么还瞒着我呢?”

吴静忍不住插嘴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

赵召听了吴静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神秘兮兮的笑容。

他故意压低声音道:“这可是件大事哦!”

吴静见状,不自觉地撅起嘴来,显然对赵召的回答并不满意。

然而,她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

高考结束之后,李明便整天窝在家里。

在完成报考大学的相关事宜之后,他就彻底将高考成绩抛出脑海,不再去想它了。

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李明深知哪些行业能够赚到钱。

不过,考虑到自己后续还要读大学,且目前并无任何启动资金,于是他下定决心与赵召展开合作。

赵召负责提供资金支持,而他则贡献智慧与脑力。

赵召对李明充满信任,早在考试刚结束时,他就向父亲赵建国提及此事。

起初,赵建国并不太相信儿子所说的话。

然而,当赵召将李明的一整套想法以及详细的企划书呈现在赵建国面前时,赵建国当场表示赞同。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李明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

毕竟,他一直担心赵建国不会同意这次合作。

尽管这笔投资金额对于财大气粗的赵家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又有谁会心甘情愿让自己的钱白白流失呢?

赵建国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最为看重的就是利益。

显而易见,正是因为李明计划从事的项目能够为他带来可观的收益,他才会如此爽快地答应下来。

赵家。

赵建国懒散地靠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疲惫,但他还是盯着赵召,开口问道:

“你那个朋友李明,他家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啊?”

赵召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才回答道:

“嗯……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父母似乎都在单位工作,具体情况我也没多问过。”

赵建国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原本他还以为像李明这样有着如此敏锐头脑和商业洞察力的人,家庭背景一定与经商有关。

毕竟,在他看来,只有长期耳濡目染商业环境的人才能够具备这样的特质。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